2017年12月31日,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工程实现功能性封顶封围,标志着北京新机场工程达到一个新的重大里程碑,为2018年全面开展航站楼内部精装修和设备安装等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新机场工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特别是自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赴工地现场视察以来,广大建设者深受鼓舞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夺取了一个个新胜利:航站区工程方面,3月16日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6月30日钢网架结构封顶合拢;8月30日综合交通中心工程(停车楼及综合服务楼)主体结构封顶,12月31日整体功能性封顶封围;同时,飞行区、市政交通配套、机电设备、弱电信息等工程平稳推进,运营筹备工作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2017年上交了一份圆满答卷。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综合体包括旅客航站楼(核心区及五个指廊)、综合交通中心(停车楼及综合服务楼)工程及地下轨道等,总建设面积超过142万平方米。其中,旅客航站楼约70万平方米;综合换乘中心约8万平方米,停车楼约25万平方米,综合服务楼约14万平方米,轨道站台和站厅层约25万平方米。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综合体设计总承包单位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航站楼核心区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为北京城建集团、五个指廊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为北京建工集团、综合交通中心(停车楼及综合服务楼)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中建八局。
新机场航站楼综合体设计、屋面及玻璃幕墙施工技术复杂,挑战极大。从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设计单位会同多家设计顾问,用2年多时间完成航站楼整体外围护设计,提供了上千张详细图纸和技术规格要求。在深入研究、充分论证基础上,航站楼外围护采用了多项创新、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建筑材料,包括:航站楼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系统、航站楼无横梁幕墙系统、大面积超白玻璃应用、C形柱顶铝结构天窗、智能遮阳天窗玻璃、综合楼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系统等。
航站楼和综合换乘中心的外围护系统包括顶部金属屋面和周边玻璃幕墙两个主要部分。航站楼金属屋面采用了富于动感的三维曲面设计,以钢结构网架作为主要支撑,构造包括底部钢承板、中部保温—隔声—防水复合层、表面遮阳—通风—排水双层金属板等主要层次,总面积约为29万平方米,另有屋面采光天窗面积约4.7万平方米;航站楼核心区及指廊周边幕墙造型处理简洁,采用了超白中空玻璃,面积约11.1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停车楼及综合服务楼)的屋顶金属屋面约1.8万平方米,采光顶0.7万平方米;周边采用双层通风玻璃幕墙,面积约2.7万平方米。
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建设施工单位制定了详细的工期计划,每天、每周、每月都有明确目标,再通过日、周、月报实时反映施工进度,严密监控,并及时调整纠偏,确保按计划推进。航站楼由一个中央天窗、六条条形天窗、八个气泡窗及贯穿指廊中部采光带等组成顶部主要自然采光体系。曲面屋面的数万块玻璃都有唯一的“身份证”,每块玻璃共有四层,上下两层是玻璃层,中间为中空层,中空层的内部则是‘智慧芯’——整齐排列的铝网根据屋面曲面变化而有不同角度,不仅可避免强烈日照,还能满足航站楼自然采光需求,实现节能环保、美观、人性化。
还值得一提的是:新机场切实贯彻绿色理念,全力打造绿色机场。航站楼及停车楼项目荣获国家绿色建筑最高标准“三星级”和节能建筑“3A级”双认证,是我国第一个节能建筑3A级项目,具有重要标杆意义。在旅客步行距离、首件行李到达时间、四项主要中转时间(国内转国内、国际转国际、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节能环保、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等方面树立了全新标杆。航站楼除采用可开启高侧窗和自然采光带有效改善自然通风及自然采光外,还在室内空间采用高效过滤PM2.5措施,设置CO2监控装置;公共区域全面采用LED智能照明灯具显著降低人工照明能耗;航站楼内全年供冷系统采用螺杆式热回收冷水机组,回收冷凝废热得到的热水作为生活热水热源;停车楼屋顶可绿化率可达100%,并设置光伏发电系统(2.13MWp)。
为满足下一步施工要求、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航站楼屋面预留少量施工进出通道、外围预留50个登机桥通道、一层局部幕墙预留物料进出等施工通道。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实现功能性封顶封围,为2018年全面开展精装修和设备安装创造了条件。下一步新机场建设将进入承上启下的关键期,航站楼工程将全面转入楼内各项精装修以及行李系统、电梯、消防、楼宇自控等机电设备安装以及地下轨道、室外登机桥施工等;飞行区场道、灯光及市政交通工程等配套工程将全面推进,运营筹备工作将深入展开,全面建设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将新机场打造成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预计到2018年底,新机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新机场管理公司完成工商注册,为2019年验收、调试、演练和试运行奠定基础。
北京新机场2017年11月25日航拍图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施工图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施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