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民航局官网,为在全行业规范落实好民航局关于开展安全“吹哨人”行动的要求,5月19日,民航局下发《关于落实安全“吹哨人”有关要求 更好防范安全风险隐患的通知》,从思想认识、基本原则、制度机制、系统平台、信息利用、奖励政策、齐抓共管等七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以进一步加强对民航安全工作的监督,充分调动广大一线员工参与安全管理、报告安全隐患的积极性,更及时、更直接发现并防范民航安全运行中的风险。
《通知》指出,要充分认识安全“吹哨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认识最熟悉、最靠近、最能发现薄弱环节、小的差错和轻微不安全事件的往往是身处其中的一线岗位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通过“吹哨人”不但可以更好知悉安全运行中的核心风险、传统风险、衍生风险和新兴风险,而且可以发现隐蔽性、组织性、系统性安全风险。因此,充分发动广大一线人员愿当、敢当安全“吹哨人”尤为必要,对当前形势下尽快扭转不利态势、保持行业安全平稳运行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同时,这也是促进民航安全文化尤其是报告文化、诚信文化建设,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为安全”良好文化氛围的重要举措。
《通知》明确,要坚持好安全“吹哨人”的基本原则。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要摆正心态、明确导向,正确认识安全“吹哨人”对丰富本单位安全管理手段、提升安全绩效、提高安全管理质量和安全运行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要严格坚持自愿性原则,注重引导员工自发自觉自愿地发现、报告身边的安全风险隐患。要严格坚持保密性原则,未经报告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透露报告人身份、报告内容和奖励等情况,违者依法依规承担相应责任。要严格坚持保护和非处罚性原则,进一步明确安全风险隐患自愿报告的非处罚性规定和对主动报告违章行为的减免处罚政策,除对经查实确属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外,其他自愿报告的事件和信息不作为对组织或个人进行处罚的依据。要严格坚持诚信原则,要实事求是、诚实守信,不得诬告、陷害他人和企业,否则一经查实,依法追究举报人的法律责任。此外,要妥善使用各类安全报告方式方法,引导员工遵守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保护管理办法》。
要建立完善安全“吹哨人”相关制度。各地区、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措施和《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有关精神和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并不断优化升级本单位员工安全报告系统或平台,本着及时、高效的原则健全完善各类报告处理程序,将建立安全“吹哨人”作为“风险防控到班组”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欢迎安全生产专家对重大风险隐患、违法行为“吹哨”。各地区要完善安全信息管理制度,畅通信息渠道,把本辖区生产经营单位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作为安全监督的重要内容,作为安全管理体系符合性检查的重要项目,及时指导和纠偏,督促责任落实,将发现问题及时“吹哨”视为法定职责。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将安全“吹哨人”制度作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中“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危险源识别”和“安全风险评估与缓解措施”要素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将积极的“报告文化”作为“安全促进”的重要内容,作为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通知》要求,要切实用好民航局安全“吹哨人”系统平台。要用好面向行业所有人员的“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简称SCASS)。该系统主要用来收集涉及航空器不良的运行环境、设施设备缺陷的报告,涉及执行标准、飞行程序困难的事件报告,除事故、征候和一般事件以外的其他影响航空安全的事件报告。要用好面向行业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各单位应按照《关于规范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使用的通知》要求,于每月10日前通过该平台对上月收集的各类有效安全信息进行共享。要用好面向包括行业所有从业者在内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民航政府网站举报平台,以及电话、传真、信件等渠道,主要收集向民航行政机关反映的民航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或违法行为等与航空安全直接相关的问题或意见。
要高效利用好安全“吹哨人”报送的各类信息。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广泛收集员工报告的各类信息,针对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做到立即核实查证、立即排查整治、立即采取纠正措施,有序做好系统防范。要建立科学模型,对各类安全报告信息及时汇总、分类、梳理、分析,认真查找薄弱环节、短板弱项、管理漏洞,科学评估本单位安全形势、把握趋势、寻找规律。要从报告信息中以小见大,善于发现组织、系统、文化上的隐蔽性问题。各单位应及时共享本单位收集梳理的各类有效信息,促进对本地区、本领域甚至全行业安全风险隐患的及时提醒和广泛警示。要对员工实名报告的信息及时反馈,更好鼓励和保护员工的积极性。民航行政机关要对收到的各类报告信息依法依规做好受理、核查、处理、协调、督办、移送、答复、统计和报告等工作。要注重时效性,深入发掘各类安全报告资源的价值,加强应用工具研究和数据成果的开发,快速精准发现问题,分类分层分领域及时发布告警信息、信息简报和信息通告。要关注本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信息共享情况,督促辖区内单位及时核实反馈。
要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吹哨人”奖励政策。各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对主动报告重大安全风险、重大事故隐患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实行重奖。各单位要立足工作实际,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受理、谁奖励”的原则,在现有制度基础上,完善安全“吹哨人”奖励的具体实施办法,鼓励及时、如实上报重大安全风险、重大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民航行政机关要及时受理报告信息,迅速查清事实,根据贡献程度及时兑现奖励,并注意保护好报告人的个人信息。
《通知》强调,要齐抓共管为落实安全“吹哨人”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党组织要结合“迎接服务党的二十大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工作,将当好安全“吹哨人”作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积极动员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安全“吹哨人”。同时,积极塑造安全“报告文化”“诚信文化”,激发员工愿当安全“吹哨人”的深层动力。各级工会、群团组织要持续深化“安康杯”竞赛、民航职工技能提升活动、“青春”“创新创效”系列主题活动,切实发挥“民航青年讲师团”作用,将践行安全“吹哨人”情况作为集体、班组、个人等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因素。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示范,把外部的“哨声”当作改进提升自身工作的命令和动力,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认真抓好安全隐患整改落实,在推动民航高质量安全发展中体现忠诚担当。
4月11日,在民航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吴世杰曾提到:民航日常安全管理,十分关注包括飞行员在内的空勤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这是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民航系统在常态化安全检查的基础上,会不定期开展安全整顿,这些检查和整顿都会不同程度的涉及包括空勤人员队伍稳定、思想稳定的相关内容。
“3.21”事故发生后,对民航一线从业人员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一定冲击,部分员工情绪波动,尤其是部分年轻空勤人员出现应激心理反应,情绪较低落。
民航局对此高度重视,全国民航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专门提出要求,主动采取措施,帮助飞行员、乘务员和安全员纾解心理压力,各航空公司已在第一时间按照民航系统长期以来较为完善的制度政策开展相关工作,落实各项运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空勤人员保持稳定的、积极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全身心投入飞行安全工作。
这项工作目前取得很好的成效,全行业空勤队伍总体稳定,完全能够担当确保航空飞行安全的重任。
据民航局通报, 5月12日,西藏航空公司TV9833航班在执行重庆—林芝客运任务时,在重庆机场起飞滑跑过程中偏出跑道。根据机组反映,飞机在起飞过程中出现异常,按程序中断起飞,偏出跑道后发动机擦地起火。机上共计122人,其中旅客113人,机组9人。事故发生后,40余名轻伤旅客已送往医院救治。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近期,有美国媒体发布关于“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原因的相关报道,经中国民航局与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参与事故调查人员证实, 对方明确表示,未向任何媒体发布有关调查信息 ,他们严格按照《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3的框架要求,与中国民航局开展合作,并将根据需要继续为查明事故原因提供专业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