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疫情大扩散,航空业遭遇史无前例的冲击。
停航、裁员、亏损、破产、倒闭成了航空业挥之不去的梦魇。
今年上半年,全球已有20多家航空公司破产,除了没有航空公司的南极洲外,6大洲都有航空公司宣布破产。
但是大家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国最先爆发疫情,我国民航业也是最先遭遇严重冲击,那么到目前为止,怎么没有一家航空公司宣布破产的呢?
在以前的文章中你不是还说我国航空公司小、多、杂的特点明显吗?按照道理,越小、越多、越杂的公司越经受不住打击,越扛不住啊!
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运输航空公司62家。其中:国企48家,民营14 家。客运航空公司53家,全货运航空公司9家。
如果说今年货运航空形势不错,那么还有53家客运航空公司呢。如果说国企能抗,那么还有14家民营航空公司呢。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到目前为,我国民航业尚无一家公司破产呢?
翼哥以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有血液:货币政策宽松,贷款容易
我们知道,这一次疫情冲击下,市场进入冰冻期。
旅客大幅减少,航空公司大幅削减航班,由此带来的最为可怕的结果就是没有现金流了。
但庞大的固定费用仍要支出,库存现金不足的航空公司必然捉襟见肘。
一旦贷不到款,现金流支撑不下去的航空公司必然破产。
但由于我国货币政策快速反应,精准施策,较好地应对了疫情带来的挑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实际上,今年的货币政策是较为宽松的。
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2%。M2连续第4个月增速高于10%,说明当前我们的货币总体供给是宽松的。
去年我们GDP增长是6.1%,M2增长速度是8.3%左右,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相差2个点左右,今年2-6月份,GDP是负增长,但M2增长速度3月份是10.1%,后来这三个月都是11.1%。
虽然有资金流入楼市、股市,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许多资金是到企业的。
上半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77万亿元。
民航之翼写了多篇三大航发行超短融的文章,加起来大概要有2000亿元,而且利率几乎都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
这都说明了目前市场上融资相对容易。
疫情发生以来,银监部门多次提出,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企业,金融机构不抽贷、不停贷、不压贷,努力做到应续尽续、能续快续。
只要银行不抽贷,继续贷,资金这道血液不断流,航空公司就还能继续撑下去。
二、有希望:疫情得到控制,民航开始复苏
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我国疫情防控形势较好。
虽然间或出现一些局部疫情,但全国形势是持续向好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民航整体还是处于逐步恢复之中。
从旅客运输量来看:已从2月份的834万人次上升到6月份的3074万人次。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测算,增长了近3倍,这个增速还是比较可观的。
从月度亏损额来看:全民航已从245亿元的亏损缩小到76亿元的亏损额,这个下降幅度还是令人振奋的。
几乎所有人都这样认为,民航受到的冲击只是暂时的,只要能活下去,未来也许就是自己的。
经历了2008年冲击后并活下来的春秋、吉祥、华夏最终都实现上市,而且目前情况还都不错。
这些公司成了大家尤其是民营航空公司的榜样,所以时下的公司都竭尽全力活到民航全面复苏的那一天。
现在就在黎明前,希望就在眼前。
三、有托底:地方政府都有一个航空梦
我们发现,许多地方政府特别热衷于搞民航,搞航空公司。
假如不是局方相关限制,估计现在国内最起码有上百家航空公司。
实际上,从过去几十年的经验也可以看出,这么多年来,国内真正破产最后倒闭的航空公司没几家。
就算是倒闭了,最主要的原因也不是亏损原因。
一般来说,就算是航空公司不行了,最后总有接盘的。
鹰联航空不行了,后来就成了成都航空。
东北航空不行了,后来就到了河北了。
奥凯航空不行了,都倒手了三四次了。
如今青岛航空股东也变成国资了,红土航空业投奔湖南了。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就是投资没风险,我要继续扛,只要熬过这一波,肯定有得涨!
不过,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翼哥还真希望有一家航空公司按市场的程序走完破产倒闭这一个过程,让民航市场真正走一条健康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