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我国低空空域改革的深化之年。这一关键节点的来到,释放出一个信号:中国通航产业已进入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西安作为我国发展通用航空产业较早的地区,依托西安航空基地,在不断探索中走出了一条通航产业发展的“西安模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体系,在通航产业发展的万亿市场大潮到来之前,已稳立通航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地位。
作为我国通航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西安航空基地始终紧抓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机遇,致力于探索中国通用航空跨越发展之路,在通航领域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和创新实践,推动着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集聚和发展壮大。
顺应通航发展大潮
探索产业新路径
2004年,中国民航局颁布第130号令即《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登记管理规定》,给我国通航产业带来一道曙光。面对“万亿规模天量市场”,各地方政府迅速反应,相继或出台或调整产业规划,航空相关企业纷纷调兵布阵。一时间,通航产业成备受关注的经济新增长点之一。
西安航空基地在这一关键时期,以敏锐的嗅觉,率先把握到通航产业宏大的市场前景,启动布局通航产业。从理清思路到确立路径,从建设通航机场到建设产业园区;从通航服务产业到延伸通航全产业链……西安航空基地按照“系统构建、上下联动、由点到面、内外合作”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以飞行带市场、以市场拉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发展路径。
基于陕西西安通用航空产业起步早、起点高,西安航空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园被国家民航局确定为国家首个“通用航空产业试点园区”,在飞行申报、通航机场运营、通航企业盈利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引领通航产业良性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了陕西西安通用航空产业的对外影响。
通用航空产业的率先发展,带给陕西西安的,不只是一个产业的兴起,更是一份向未知探索的重任。“破冰”通航领域,引领产业发展,西安航空基地一直以饱满的热情不断前行。
转化航空资源优势
搭建平台求突破
陕西是我国航空产业第一大省,有着发展通航产业的得天独厚条件。素有中国“西雅图”之称的西安阎良,更是聚集了强大的航空研发生产能力和雄厚的航空产业配套资源。
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西安在努力寻求突破口。按照“产业链构建,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模式,西安航空基地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措施,系统规划通航产业发展工作,通过构建产业链条、拓展通航市场、建设通航机场等方面来引领产业发展。同时,与国内外、各领域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引领通航产业布局、建设机场网络、改善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了陕西乃至西部通航产业的快速发展。
产业逐步成型,如何推出去?社会对通用航空还不了解,成为发展面临的下一个难题。此时,西安航空基地顺应市场需求,适时推出了体验飞行、航空旅游、航空会展等业务来拓展市场,让通用航空走入寻常百姓家。同时,不断延伸思路,通过举办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来搭建行业交流平台,营造发展氛围。如今,这一国际盛会已成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聚集和前沿发展的风向标,“西安航展”也成为古城的一张全新名片。
“4+4+1”西安模式
打造通航产业新高地
在发展通航产业过程中,西安航空基地以试点平台带发展、展会平台引关注、协会平台强融合、集团平台促合作。在“四大平台”引领下,西安通航产业不断创新发展,取得四大突破:通航全产业链已现雏形,通航机场网络初步形成,同时,通航产业从无人知晓到市场持续扩大,积极推动了我国空域深化改革进程。
西安发展通航产业,已形成一个独特模式,即“西安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多年来,以“园区引领、机场先行、展会搭台、市场拓展、链式聚集、融合发展”的 “西安模式”,在国内颇具影响。其中,园区引领是关键点,机场先行是奠基石,展会搭台是助推器,市场拓展是突破口,链式聚集是活力源,融合发展是催化剂。在通航发展的“西安模式”下,区域通航产业发展磁力彰显。
西安航空基地作为中国发展航空产业的重要承载平台,正在以创新的思维、崭新的姿态、全新的模式,在通用航空这片沃土上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目前,入区通航企业达70余家,拥有飞机数量110余架,尤其是在通航制造、航空会展、机场管理、飞行培训、航空旅游等领域,已形成明显产业集聚效应。
作为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前沿区域,西安“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之都”的宏伟愿景,正在一步步付诸实践。
上一篇:温州通用航空,如何飞出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