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用航空 >

科技创新推动通用航空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15-06-09 来源:未知 下载此文章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李克强总理强调的助力“双中高”的“双引擎”之一,已经成为新常态下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有力保证。通用航空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民用航空的重要一翼,承接中国航空工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使命,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创新,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在通用航空领域,创新能够发挥的作用和蕴含的影响力超乎想象,以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将是通用航空成长的必由之路。

面对通用航空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中航工业通飞作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领军企业,以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源泉,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立综合创新体系,运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方法,重塑产品体系和商业模式,不断打造及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通用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来促进航空强国目标的实现。

一、通用航空产业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通用航空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将基本建成。《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通用航空的发展目标为飞行总量达到200万小时,年均增长19%。经济社会发展给通用航空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通航企业在市场选择、运营模式、核心能力建设方面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2.市场竞争要求通用航空企业创新发展

2010年以来,国家对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将之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通用航空发展,如《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2010)、《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促进民航业发展重点工作分工方案》(2013)、《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2013)等,对通航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环境空前利好。截至2015年3月,我国现有通用航空运营服务企业达到246家,较2013年增长26.5%;机队总数达1987架,较2013年增长20.1%;从业人员总数达1.3万人,较2013年增长16%。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投入到通用飞机制造产业。在通用航空市场潜力没有充分释放的前提下,市场竞争者大量进入,使得通用航空产业的竞争力度不断增大。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3.中航工业通飞发展战略和产业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创新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通用航空的应用空间比较狭小,市场需求不够旺盛,通用航空产业规模不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在我国航空工业中,通用航空制造业是相对比较薄弱的一个业务板块。通飞成立以来,提出了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创造能力的发展战略,全球化、全谱系、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发展思路,“传播航空文化,实现飞行梦想,引领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企业使命,以及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通用航空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愿景目标。与通飞宏伟的战略目标相比,我们通用航空产业的实力还很弱小,基础还很薄弱,通用飞机的研发水平还比较低,通航运营服务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差距还很大。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创新来加快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二、中航工业通飞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

建立企业综合创新体系,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观念创新是基础,机制创新是保证,科技创新是核心,产品创新是目标,管理创新是途径。通飞积极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加速科技创新的决定》,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产品和服务体系,构建了全球化、全谱系、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发展模式,塑造了新的产业发展业态。

1.全球化、全谱系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先进技术和自主产品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通用航空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要通过自我掌握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来体现。中航工业通飞以国际化的视野,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打造国内外协调互补的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体系,通过国际并购、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方式,初步形成了全谱系的通用航空产品格局,批量生产西锐SR20、SR22、“小鹰”500、运5B、A2C、赛斯纳208B、“奖状”XLS+等飞机,正在研制“海鸥”300、“领世”AG300、“愿景”SF5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等,起飞重量从600公斤到53.5吨,覆盖活塞、涡桨、涡扇通用飞机及特种飞行器的通用航空产品谱系。

2.多措并举掌握核心技术

公务机是通用航空的高端产品,具有航线飞机无法比拟的运行高效快捷、飞行舒适安全、行程安排灵活、使用私密性好等优点。通飞作为我国通用飞机制造的领军企业,进军公务机制造领域,发展自主品牌的先进公务机,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发展公务机产业,关键是要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通飞通过合作生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以我为主、自主创新三步走的思路,发展中国高端公务机产业。一是与美国赛斯纳飞机公司合作生产“奖状”XLS+公务机,学习公务机生产制造的先进技术;二是在并购美国EPIC公司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改进设计,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发涡桨轻型公务机“领世”AG300;三是在以我为主、自主创新的前提下,通过必要的国际合作,研制生产先进公务机。通飞自投研发资金开展了《先进公务机构型研究》等项目研究,以先进公务机的技术基础为切入点,通过对先进公务机研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一系列预先研究,梳理先进公务机设计流程,以提高整个设计团队的设计能力,为后续先进公务机的研制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

3.建立产品集成创新体系

通飞以集成创新为手段,统筹国内外技术资源和生产能力,建立产品集成创新体系。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是国务院立项批复的三个大型民用飞机项目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53.5吨。在AG600研制过程中,通飞统筹全国资源,进行产品研发。通飞作为责任主体,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作为总设计师单位,中航通飞华南公司作为飞机主承制单位,利用全行业力量,开展飞机研制。此外,通飞联合香港科技大学、中航工业基础院进行产学研合作,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平等自愿、创新共赢”的原则,以联合研发、委托研发、技术转让、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利用各自的科研、人才、设施及信息资源等优势,共同在通用飞机开发领域进行前沿技术和应用技术创新合作和人才交流培养合作,推动先进通用飞机的产业发展。

4.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壮大技术人才队伍,创造企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通飞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力度,另一方面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通飞自筹资金设立了科技发展研究项目和通用飞机关键技术研究专项项目,重点支持主业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通过技术能力的提升促进新产品研发。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的技术难题,使得我国第一种全复合材料涡桨轻型公务机“领世”AG300成功地飞上了蓝天。通飞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成立了通飞大学,通过专题培训,提升科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通飞加强公司内的集团首席技术专家、特级技术专家和一级技术专家队伍的管理,强化了“期满解聘、通过考核重新竞聘”的要求,推进专家能上能下,促进了专家履职的压力和动力。通飞积极培育优秀人才,2014年获批珠海市高层次人才、青年优秀人才17人;聘用的外籍专家罗尼成为“国家外专局千人计划”专家,扩大了公司人才品牌影响。

5.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为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通飞组织所属单位,完成了《中航工业通飞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制定,对所属单位的专利数据信息、商业秘密、自主知识产权状况、专利战略研究情况、技术标准分布、专利标准化情况、知识产权纠纷、知识产权融资状况、国际技术合作知识产权状况、竞争对手情况、主要产品及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为通飞在关键技术领域形成核心专利战略布局提供依据,使知识产权在科研、生产和经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铸就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现代企业应该具备的特质。建设航空强国,是航空工业履行国家战略性产业使命、更加有效地支撑国家战略安全的必然要求。中航工业通飞将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探索“互联网+”下的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完善包括航空制造、通航作业、飞行培训、爱飞客俱乐部和综合体、通勤航空等业态的全产业链布局,重组价值链环节,以通用航空的大发展助力航空强国建设,为实现飞行梦和中国梦贡献力量

上一篇:直升机超低空飞行,是把双刃剑!

下一篇:北京拟首次划定通航创业“特区”

主办单位:民航发展网     承办单位:北京盛世华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10-68160386    传真:010-88210800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其言论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

工信部备案许可:京ICP备190535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