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总经理韩志亮在第二届清华大学航空产业管理论坛上发表演讲。
北京新机场建设的一个亮点是引入社会资本。
6月17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的“第二届清华大学航空产业管理论坛”上,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亮透露,首钢基金联合体已中标北京新机场停车楼经营权转让项目,停车楼项目经营权转让期25年。综合服务楼项目经营权转让期30年,经营权受让方为华润置地联合体(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和北京华润曙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为了吸引社会资本来,我们自己参与了20%,要让别人有信心。”韩志亮说。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是北京新机场机场工程项目法人。
据悉,北京新机场停车楼经营权转让项目是中国机场停车领域首个PPP项目。
2014年11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北京新机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中明确,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北京新机场工程。据了解,北京新机场工程总投资799.8亿元,资本金占总投资的50%,其中,民航局安排民航发展基金180亿元,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安排自有资金60亿元。
韩志亮透露,北京新机场通过“类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方式引入社会资本,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立项有资本金的项目,如停车楼项目,转让经营权25年,建设期内收取50%经营权转让初始费,每年收取“底价+提成”的年费。第二类是有立项无资本金的项目,如综合服务类项目,转让经营权30年,社会资本全部投资,每年收取年费。第三类是无立项无资本金的项目,如飞机维修设施等,加快项目进入,引入社会资本。
韩志亮认为,通过“类BOT”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对机场方而言是解决资金问题,保障长远收益。对经营方而言是锁定长期经营,实现稳定收益。“双方能够达到互利共赢。” 韩志亮称。
韩志亮认为,目前民航业的产融结合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民航业投资,开展股权投资,推进兼并重组,实现产业多样化和效益最大化。另一种是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民航业,对外投资,“民航业需要对外投资,同时民航业也需要吸引社会投资。”
机场的运营并非易事。韩志亮认为,目前民用机场建设资金主要通过政府出资和银行贷款解决,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财政和企业资金压力很大。“根据民航局的数据,全国至少有70%以上的机场亏损,中小机场亏损数量更是超过了80%,特别(是)民航贷款让机场财务背负了负担。北京机场投用前几年肯定也是亏损的。” 韩志亮称。
解决机场盈利之困,韩志亮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提升行业的均衡性上发掘价值,未来通用航空将是新兴市场。第二是从促进产业的多元化上发掘价值。“目前每个省有机场管理集团,我认为可以加大合作。机场集团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多元化发展。”韩志亮表示。
韩志亮认为,机场集团与社会资本结合的新方向包括交叉持股、混业经营、兼并重组、管理输出等。
韩志亮援引相关数据称,中国的人均年乘机次数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目前美国、欧洲、日本人均年乘机次数分别是2.4次、2.1次、0.9次,中国的人均年乘机次数为0.3次,大约为美国的八分之一。2020年中国人均(年)乘机次数(将)达到0.47次,2030年中国人均(年)乘机次数(将)达到1次。
韩志亮认为中国民航发展潜力巨大,“恐怕今后十年二十年是看民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