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台湾复兴航空再次发生空难,也由此引发一个老话题:支线航空到底安全吗?
参与多起空难索赔官司的律师郝俊波(航家专栏)分析,空难肯定会引起消费者对支线航空的暂时性恐慌,所以短期内对支线飞机业务会产生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影响会逐渐减小,因为最终还是市场需求决定行业前景。
昨日上午近11时,台湾复兴航空一架ATR-72型客机在台北市南港坠河,这也是去年7月至今,该航企第二次发生空难。众所周知,相比大型干线客机而言,乘客对于小型支线客机的安全性本就更为担忧,所以每每发生空难都让行业受到较大冲击。更值得关注的是,支线航空一直受困于客源不足和运营成本居高难下等难题,再度深陷安全劫会让这一产业面临更为尴尬的境地。根据台湾方面相关负责人介绍,昨日坠河的ATR-72班机上共有58人,包含53名乘客,其中中国内地乘客31名。截至昨晚21时,该起空难已造成23人罹难。
台湾“陆委会”发言人吴美红表示,初步了解,该航班上搭乘两个内地游客团,其中一团16人,一团11人,还有4人是“个人游”游客。她表示,台当局当日上午已成立空难灾害应变中心。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时,由于搜救仍在进行当中,有关内地游客伤亡情形并未完整对外公布。而针对事故原因,台飞航安全调查委员会专案调查小组已将两个黑匣子送回实验室,当晚进行解读。
据报道,台湾“金管会”已表态,复兴航空机体险和责任保险由8家保险公司共保,事件发生后,“金管会”已请保险公司积极协助并尽速处理保险理赔事宜。
资料显示,台湾复兴航空成立于1951年,是台湾地区最早成立的民营航空公司,主要经营台湾岛内航线以及短程境内境外航线,目前也经营两岸航线。ATR-72型飞机由法国与意大利合资的飞机制造商ATR公司制造,为双螺旋桨民航机,与其前身ATR-42相比,机身更长、载客数更多,航程超过1650公里。该客机于1988年进行首航,1989年投入商业服务,芬兰航空是首个接收此型号飞机的航空公司。飞机单价约为1190万美元。另悉,内地已经淘汰此机型。
事实上,2004年的包头空难、2010年的伊春空难以及去年台湾澎湖空难等,均发生在支线航空领域,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前院长田保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支线航空发展缓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多乘客都对支线小飞机的安全性存在偏见,认为飞机越大越安全、越小越不安全。而正在拓展支线业务的奥凯航空创始人刘捷音则坦承,支线飞机客舱较小,有局促感;而且支线飞机主要飞中短程航线,因此飞行高度不会很高,比较容易受气流影响,乘客会有一些颠簸感。这些都容易使旅客产生恐惧。不过,刘捷音也指出,支线小飞机飞行速度慢,重量轻,对机场设施要求小,甚至可以在硬草地上着陆,所以,根本不存在支线飞机不安全之说。
“现在支线航空发展确实受到颇多制约,包括飞行员紧缺、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乘客对支线飞机存在一定误区认为其安全性不如大飞机等,都使支线航空发展较慢,如果较为频繁地发生空难,对于整个行业都将有较大冲击,”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更重要的是,与远程干线客机相比,支线航空因飞行路途短,可替代的交通方式较多,所以空难的影响往往格外明显。”
参与多起空难索赔官司的律师郝俊波则分析,空难肯定会引起消费者对支线航空的暂时性恐慌,所以短期内对支线飞机业务会产生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影响会逐渐减小,因为最终还是市场需求决定行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