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消费者而言,从基本层面来说,谷歌作为搜索引擎的漏斗顶层地位多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谷歌一下,然后找到行程和订票细节、目的地的信息、路程、旅游产品以及许多其他相关信息。
旅游产品提供商要花几十亿美元才能把自家的酒店或航班搜索工具等广告放在谷歌平台搜索出来的结果或特定服务结果里。2018年,仅Expedia集团和宾客集团两个品牌就为此投入共约100亿美元。
谷歌在旅游业内的角色在过去数年里以及现在都在改变,最关键的是,正是这个不断进化的角色让业内高管们担忧不已。
旅游产品的购买正在逐渐从单纯的元搜素模式转变为引导订购模式,尤其是在机票订购分类里更是如此。这种细微转变带来的影响是所有人都看到了的,但谷歌想以何种程度利用这一方式,还有,谁会是损失最多的那一方?
从一般层面来说,现阶段值得我们深思谷歌这个搜索引擎巨头的旅游业壮志能实现多少。要知道,在旅游业内,谷歌再也不能被称为是搜索引擎巨头。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他们对谷歌的某些独霸现象很担忧,并在媒体和公开场所表达了看法,但对谷歌的实际影响非常小。
当然,监管机构也在设法挫败谷歌打造跨行业广告网络巨头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欧洲,但谷歌仍然想办法绕过障碍并增强自己在旅游业的影响力。
因此,谷歌在旅游业的战略决定,应该都是主要由谷歌公司自己做出的。
做决定很难
首先,许多人期待谷歌旅行(Google Trips)手机应用程序能进一步发展,把其他旅客搜素和购物功能、目的地内容(目前Google Area 120孵化推出的平台Touring Bird就是个专注于旅游活动搜索的应用程序)等服务包括在内。
如果谷歌愿意投入,那么这种用一个应用程序“碾压所有对手”的想法并不离谱,但这可能会让其它无数专注于某个细分行业的品牌头疼不已。
此外,如何利用产品供应的基础让人们接受这些服务和其他平台可能是谷歌面临的最大问题。
考虑到谷歌和旅游业中间商的紧张关系(正如上面提到的为了获客而投几十亿美元在谷歌上做广告的旅游品牌),这一点尤为重要。
如果谷歌决定把元搜索和引导订票工具逐渐向生态系统的供应端靠拢,那么可能会严重影响它从OTA那里获得的收入基础。
但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旅客们的要求和舒适程度,许多旅行品牌和旅游业老牌公司都常常会忽略这一点。
但让几乎所有人(当然除了谷歌)感到失望的是,消费者觉得能轻松找到服务和各种服务的直接提供商要比和OTA等打交道好得多。要知道,OTA和飞机、酒店以及博物馆没有任何联系,只是单纯售票而已。
尤其当前“无摩擦”式的旅行概念大行其道,消费者们必然更希望快捷、方便的搜索和订购选择,这不仅是从用户数据的角度出发的。
谷歌拥有抓取用户搜索习惯、订票历史和许多其他相关内容的能力,所以其提供的个性化数字化的轻松体验可能让许多业内同行感到气愤,但就提供更好的服务来说,谷歌完全可能赢得旅客们的心。(Lizzy/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