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完善其机场?这个问题迄今还未在英国的竞选活动中被太多提及。这并不意外:保守党(Conservative)、工党(Labour)和自由民主党(Liberal Democrat)在这个问题上各有各的主张,在希思罗机场(Heathrow)是否该建第三条跑道的问题上分歧尤其大。
与此同时,香港面临着即将无闲地可用的局面。香港上次建新机场还是在1998年,当时它把新机场建在了远离市中心的一座岛上。
为了坚决守住香港作为亚洲最重要商业中心的地位,香港政府对于该做什么心中没有半点犹豫:上月,香港行政会议(Executive Council)批准兴建香港国际机场(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第三条跑道。
英国商业游说人士及航空公司能做的却只有失望。英国还在争论的时候,别人已采取行动了。
在伦敦市长、保守党议员候选人、觊觎保守党领袖宝座的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看来,情况比这还要糟。
约翰逊强烈反对希思罗机场建第三条跑道,他长久以来一直倡导采用香港的解决办法:在泰晤士河口(Thames Estuary)建一座新机场。正如香港意识到无法继续使用其窄小的启德机场(Kai Tak Airport,乘客在该机场降落时能看到附近居民公寓内的景象),约翰逊认为,由于希思罗机场位于人口密集的西伦敦,在那里扩建是不可能实现的。
2013年访问香港时,约翰逊兜售了其在伦敦某地新建一座机场的主张——该地如今已被人们戏称为“鲍里斯岛”(Boris Island)——他当时说道:“香港等雄心勃勃的城市已偷偷抢在我们前面。”
最令人难堪的是,原本应该在为伦敦规划新机场的英国公司和建筑师,反而一直在为香港的机场建设工作。
约翰逊参观香港的机场时,获悉有英国人参与了该机场的建设:莫特麦克唐纳(Mott MacDonald)和奥雅纳(Arup)的工程师,以及渴望成为泰晤士河口机场设计者的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的建筑师。
香港的新跑道并非没有招致非议。1415亿港元的建造费用,实在是成本不菲。香港还面临建筑工人短缺的问题。
尽管如此,在英国踌躇不前时,这块前英国殖民地却在向前迈进。任期即将结束的保守党-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委派戴维斯委员会(Davies Commission,由经济学家霍华德·戴维斯爵士(Sir Howard Davies)任主席的机场委员会——译者注)来告诉它该怎么解决伦敦机场问题,但只能等到大选后再公布答案。
该委员会已经摒弃了约翰逊的机场方案,在我看来这么做并不明智。它很可能会建议在希思罗机场建第三条跑道,或在盖特威克机场(Gatwick)建第二条跑道。虽然我认为下届政府应该接受建议并着手落实,但我明白,预期中的分不出明显胜负的大选结果会使这种想法变得很难实现。
另一方面,是否存在某种让英国政治人士能够一致认可的方案?我认为存在,那就是改用更大的飞机。
香港对其两条跑道为何不够用的解释令我深有感触。规划者原以为绝大多数客机会是大飞机,平均载客量300人。事实正好相反,航空公司使用了较小的窄体客机,平均载客量190人。
这反映出,全球正转向点对点直飞,而不是让旅客乘坐大飞机在枢纽机场中转。这种情况下,或是巨型客机空客A380 难找到顾客的原因。
香港方面表示,这是顾客的选择。这没错,但飞行对污染、噪声水平和机场附近居民区有着巨大影响。政府可以影响人们的飞行方式。
对于伦敦这样游客数量巨大、机场容量有限的城市而言,更大的飞机从环保角度讲更为适用一些,尤其是考虑到老式的波音747 (Boeing 747)已快退役、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更为宁静的替代者——比如阿联酋航空(Emirates)在迪拜机场大量使用的空客A380。
2010年,自由民主党在参加竞选时曾承诺,以针对每架飞机征收的税项取代英国的航空旅客税(Air Passenger Duty),后者是针对每名离港旅客征收。工党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在联合政府内部,保守党最初同意了自由民主党的主张,但后来表示针对每架飞机征税似乎违反国际法。
自由民主党说的是一种税额与飞机重量和飞行距离正相关的税。
为何不征单一税呢?征单一税会鼓励航空公司使用更大、更宽体的飞机,优先发展长程而非短程航班,从而鼓励更多的人在短途旅行时乘坐火车。
正如英国下议院图书馆(House of Commons Library)一份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尚不清楚针对每架飞机征税违反哪部法律。这值得研究研究。如果英国不再是“机场先锋”,那么它最起码能在更可持续的飞行方面走在前列。(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