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由北京飞往大连的MU2312航班上,一名男性旅客违规多次使用手机,并殴打前来劝阻的客舱安全员,导致航班返航。航班落地后,该旅客被首都机场公安分局西航站区派出所民警带走调查,最终警方给予该旅客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航班上数个小时不能与外界联系,可能让部分旅客难以忍受。特别对那些需要依赖信息获取财富、习惯于使用手机进行娱乐的旅客而言,航班上“与世隔绝”的时光就更加难熬了。旅客想在航班上继续使用手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旅客也应该认识到,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也正是因此,确保安全是民航不可侵犯的底线。
中国民航坚持不允许旅客在空中使用手机,是因为旅客携带的电子设备发射出来的电波信号会干扰飞机通信、导航等电子设备,从而影响飞行安全。飞行安全直接关系到旅客安危,中国民航对任何涉及飞行安全的细节都不会忽视,更不会心存侥幸。《中国民用航空法》明确规定,禁止旅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对于违犯者予以治安管理处罚乃至刑事处罚。
也许有些初次搭乘飞机出行的旅客并不清楚这些规章制度,但民航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一规定告知了旅客。在航班起飞前,客舱会播放广播和客舱安全视频,明确告知旅客不能在空中使用手机。如果旅客仍然没有留意这些规定,客舱乘务员还会在起飞前进行客舱安全检查,发现旅客使用手机后,也会提醒旅客。绝大多数旅客都能够理解民航规定,按照规章关闭手机。即使有的旅客不大乐意,在听取了客舱乘务员的解释后,也都能配合安全工作。
为了守住安全这条底线,对故意违反民航安全规定的旅客,民航应该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一方面,民航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现有规章制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处罚;另一方面,民航系统也要拿出一套办法,防止个别旅客把航空安全当儿戏。例如,民航可以建立“危害航空安全旅客”名单,将这些旅客按照危害航空安全的程度分为不同等级。根据旅客危害航空安全的等级不同,航空公司选择性地为这类旅客提供服务。这种方法会对故意违反安全规定的旅客起到震慑作用。既然不遵守民航安全规定,那么,民航为了确保安全,也可以拒绝为其提供航空运输服务。
确保安全是民航的底线,也是航空公司生存之基,是旅客对民航的起码要求。而故意违反民航安全规定的行为,对航空公司、对其他遵守规定的旅客都造成了伤害。11月13日MU2312航班的返航,根源就是一名男性旅客违规多次使用手机。该航班的返航,给航空公司带来了经济损失,也影响了其他旅客的行程。因此,应该鼓励航空公司和其他旅客运用法律的武器,起诉该旅客,追究其民事责任,要求其赔偿损失。只有让故意违反航空安全规定的旅客在经济上也受到惩罚,才会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安全对民航的重要性。
民航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围绕安全展开的。确保航空安全并不能只靠民航一己之力,还需要旅客的支持与配合。只有严惩故意违反航空安全规章制度的旅客,才是对民航人工作的尊重,才是对其他旅客负责的态度,也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确保安全是民航不可侵犯的底线。
上一篇:飞机上扰乱秩序?拘留五到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