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机场空港 >

亲爱之青年--读李大钊《青春》一文有感

发布日期:2025-05-07 来源:未知 下载此文章

亲爱之青年--读李大钊《青春》一文有感
 
(通讯员:张曼玉)1916年的春天,27岁的李大钊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青春》一文。这篇文章如同一声激昂的理想号角,在历史的天空久久回荡,唤醒了100年前的“00后”,也让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之一振。

文章开篇写道:“春日载阳,东风解冻,远从瀛岛,反顾祖邦,肃杀郁塞之象,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彼时,正值青春的李大钊先生正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他由春天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联想到人生命中的春天,进而想到祖国的春天。他渴望能有一场如春风般浩荡的革命,改变腐朽颓废的旧中国,寻得一个春意盎然、充满希望的青春新中国。从对自然的人文感悟,升华到青春向上的辩证唯物观点,这不仅展现了李大钊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更表达了一代革命家“铁臂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豪情壮志。

在新疆机场集团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每日都有形形色色的旅客往来。安全检查站年轻的安检员们,如同初升的朝阳,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守护着机场的安全防线。他们虽身处平凡岗位,却也怀揣着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恰似当年李大钊先生所期待的青年模样。他们明白,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每一个细微的检查环节都关乎着无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份责任与担当,与李大钊先生笔下对青年的期许遥相呼应。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
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文中的这段话,即便是在当今这个和平繁荣的时代,新疆机场集团伊犁伊宁国际机场的青年读来仍觉振聋发聩,更何况是一百年前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的有志青年呢?李大钊先生多次在文章中用“吾亲爱之青年”亲切地呼唤青年读者,言辞恳切、情深意长,无不体现了他对当时的青年人改变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殷切期望。他以此文将希望寄托于当时的青年人,无数青年志士积极响应号召。这其中就包括彼时正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青年学生毛泽东。毛主席曾说:“李大钊先生是我真正的老师,我在李大钊先生的影响下,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李大钊先生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播种者。

《青春》这篇文章,百年来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一代代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前行道路。如今,我们这代年轻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在新疆机场集团伊犁伊宁国际机场,年轻的安检员们以青春的热血和专业的技能,为每一位旅客的出行保驾护航。他们深知,自己的工作是民航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他们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百年来,无数有志青年被李大钊先生感召。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人,他犹如漫漫长夜中的一道破曙星,为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我辈青年阅读《青春》,定当以行动树立青年榜样、以青春传承时代理想,弘扬五四精神,做新时代的爱国青年。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这盛世,如您所愿,向大钊先生致敬,向青春致敬!

单位: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


上一篇:陶润文前往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那拉提机场、昭苏天马机场调研指导工作

下一篇:首都机场集团“五一”假期日均保障旅客63万人次

主办单位:民航发展网     承办单位:北京盛世华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10-68160386    传真:010-88210800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其言论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

工信部备案许可:京ICP备190535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