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机场空港 >

新疆机场集团集中预报八年魔剑“丝路天眼”护航云端安全

发布日期:2025-03-27 来源:未知 下载此文章

(通讯员:阿卜拉江,穆叶塞尔)2025年3月23日,两场特殊的气象科普活动在乌鲁木齐同步展开。

     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T3航站楼出发大厅,预报员郑静怡手持《世界气象日宣传单》正向驻足旅客讲解,宣传展台上,印有云朵博士卡通形象的折页被旅客装入行囊,即将飞往北京、喀什等20余个城市。

十公里外的米东区121小学里,三年级(3)班的学生们正盯着大屏上的动画PPT。“飞机害怕什么样的天气?”随着预报员的提问,孩子们争相举手。当课件切换到集中预报室工作场景时,学生们惊叹:“原来有这么多叔叔阿姨在保护我们的航班!”

这场跨越候机楼与课堂的科普行动,让公众看见了新疆机场集团集中预报室的八年蜕变——从分散性预报业务,升级为统筹全疆各机场的区域气象服务中心。

破局:丝路枢纽的气象突围战

作为“一带一路”核心航空枢纽,新疆机场群承载着连接中亚、西亚、欧洲的空中桥梁使命。27个机场如珍珠般散落在天山南北、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帕米尔高原之巅,最远相距超过2000公里。2016年的数据显示,全疆气象预报员持证率不足50%,部分支线机场甚至面临“单人值守、全天待命”的困境。

“那时遇到复杂天气,我们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曾在和田机场工作5年的预报员曼吾拉回忆道。这座被沙漠环绕的机场,年均沙尘天气达100多天,但那时预报设备匮乏,“当沙尘前锋移动时,我们只能根据上下游机场的实况,判断沙尘移动。”这种预报员分散值守、数据孤岛化的困境,正是2016年民航局气象工作会议指出的核心难题——如何破解中小机场“气象人才单兵作战、技术资源零散分布”的困局。

在民航局“创新气象信息与人才集聚机制”的改革蓝图下,新疆机场集团2017年率先启动集中预报试点:将原本分散在全疆各地机场的预报力量重组为“1+N的智慧服务”作战体系,让沙漠边缘的观测数据与阿尔泰山的雷达回波,在乌鲁木齐的集中预报一体化平台上实现毫秒级交互。

突围:从各自为战到全域联动

2024年4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笼罩吐鲁番机场。集中预报室通过气象集中预报一体化平台,提前19小时38分钟捕捉到大风形成趋势。值班预报员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向机场吐鲁番机场发送预警信息。最终,5架次航班在窗口期安全起降,确保了运行安全。
这样的场景,如今已成为新疆民航的日常。通过构建“1个中心+N个终端”的智慧气象网络,集中预报室实现了三大突破:

数据孤岛打通:整合卫星云图、MICAPS系统、全疆12个地区雷达等各类数据源,建成包含17个机场气候志的案例库。

服务标准统一:开发一周天气预报、72小时预报、24小时精细化预报、复杂天气预警等6类服务产品,重要天气预报准确率提升至81.8%

服务产品智造:开发节日专题预报、今日天气提示等定制化产品,用户满意度连续五年超90%。

南疆最远端的和田、于田机场,现在能享受到和乌鲁木齐同等的气象服务。新疆民航管理局专家在评估报告中如实评价。2023年,该体系入选全国中小机场四型机场建设优秀案例。

创新:在戈壁滩上书写气象答卷

在机场集团全域IOC大厅,集中预报室席位区,24块屏幕组成的数据墙实时显示着全疆机场实景。高级工程师李晔轻点操控屏,和田机场跑道端的实时画面即刻呈现。

“这是我们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李晔介绍道。该系统通过部署54台高清摄像机,实现1400公里外机场天气的身临其境,实现情景感知重建。

2024年,在全域+区域工作机制下,启动集团级全域加区域会商14次、区域级会商84次,为全疆机场安全运行和航班正常性提供决策依据。

致远:为中国民航探路气象改革

在集中预报室,新入职的预报员王诺娅正在学习《集中预报运行手册》《集中预报运行指南》。这两本凝聚八年实践经验的宝典,详细规范了从管理规程到操作规程的各个流程。“以前要跟师傅学一年多时间,现在通过手册和指南学习更快了。”她手中的平板电脑上,正显示着集中预报工作规程。

面向未来,新疆机场集团已绘制清晰的发展蓝图:

技术攻坚:研发短临预报系统,将强对流预警提前量提升至45分钟

服务延伸:开展高高原机场预报技术储备,攻克帕米尔高原机场预报难题

模式输出:形成可复制的“集中预报新疆标准”,目前已有7个机场集团前来考察

“我们正在改写中国西部航空气象的历史。”集中预报室主管表示。随着集中预报一体化平台升级工作的启动,这套诞生于丝绸之路的智慧气象体系,正在为中国民航探路气象服务现代化提供鲜活样本。


上一篇:新疆机场集团伊犁伊宁国际机场联合无线电管理中心开展电磁环境排查 保障航空通信安全

下一篇: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夏航季新增6个通航城市

主办单位:民航发展网     承办单位:北京盛世华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10-68160386    传真:010-88210800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其言论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

工信部备案许可:京ICP备190535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