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低空经济和太空经济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新质生产力研究文库》发布会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低空经济和太空经济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发布《新质生产力研究文库》,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科技革命历史新机遇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也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所需、改革所向。要主动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边界,以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研究创新;立足低空经济和太空经济产业需求,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和应用场景涌现;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成立仪式上,张东刚、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五号总设计师杨孟飞为中国人民大学低空经济和太空经济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专家发言环节,杨孟飞概要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六大重点领域,展望了太空经济及未来发展前沿。他表示,我国低空经济和太空经济发展将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相信研究中心能为服务和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贡献蓬勃力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范英提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愿与中国人民大学携手,共同探索研究低空经济与太空经济的设施条件、保障措施、法律法规、治理体系等,为低空经济与太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湛介绍,2024年苏州完成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并开展多项试点。目前,全市拥有385家低空经济链上企业,在低空制造、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等方面成果显著,还搭建了低空飞行服务监管平台与服务中心。未来,苏州将以“规则先行、场景牵引、市场导向、技术保障、安全第一”为原则,推动低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依托航空航天产业基础,积极探索太空经济发展。
发布仪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强介绍《新质生产力研究文库》情况及编委会组成,并面向全国发布征稿函。文库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联合策划,邀请来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负责选题征集、评审和推荐,遴选优秀著作多语种版权输出、面向海外发行。
张东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善同为《新质生产力研究文库》揭幕。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发布文库首本著作《新质生产力:理论、事实与路径》主要成果。
李善同表示,《新质生产力:理论、事实与路径》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概括了其发展的基本事实,并提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政策路径,体现了高校智库在新质生产力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期待中国人民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拓展研究深度和广度,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高水平服务决策部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泉红表示,《新质生产力研究文库》汇集了专家学者的理论思考和前瞻性构想,结合了丰富的实践案例,总结了重要的学术观点,期待后续系列成果发布,凝聚更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正能量。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所副所长眭纪刚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形成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同时也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强化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推动科研院所使命导向。《新质生产力研究文库》由人大出版社出版,系统阐述新质生产力学理基础,值得学者和政策研究者品读。
中国人民大学低空经济和太空经济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新质生产力研究文库》发布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出版社等承办。校内各职能部门、相关学院主要负责同志,《新质生产力研究文库》作者和青年教师代表等参加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