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丰台区低空经济研讨会在丰台科技园举行,国内顶尖的通用航空、无人机、飞行汽车、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低空经济产业专家齐聚丰台,共商低空经济发展大势。
本次研讨会以“低空经济与未来交通”为主题,由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主办。会上,北京市丰台区委副书记、区长初军威提出了丰台区低空经济发展的路径和策略,表示丰台区将大力发展低空经济。
会上释放了几个关键信号,丰台区将依托航天三院、航天十一院、中国通号、交控科技、天兵科技等重点院所、重点企业,培育低空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依托丰台园西II区和北宫镇辛庄村集体产业用地加快启动低空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低空经济发展先导区。
传承轨道交通、航天航空优秀基因 低空经济在丰台孕育萌芽
低空经济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是一种容纳并推动多领域协调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eVTOL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低空经济产业链涵盖了从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到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再到卫星互联网、卫星导航等众多细分技术领域。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最新发文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丰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础。丰台区内航空、航天、兵器等独特的大院、大所,在飞行器的设计制造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初军威区长在研讨会上介绍,丰台区有50多家在低空保障、低空飞行与综合服务领域深耕的科技企业,形成了低空经济的初步生态。此外,丰台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产业,将为低空经济产业的融合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目前,中关村丰台园已经形成了轨道交通、航天航空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聚集了170余家轨道交通重点企业、120余家航天航空重点企业,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涵盖了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装备研制和运维管理产业链的全环节,聚集了中国中铁、中国中车、中国通号、京投装备等多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航空航天产业集群覆盖了航天航空及地面兵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工程建设等领域,聚集了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兵器工业集团等多家业内头部企业。
依托轨道交通、航天航空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丰台区将在低空经济领域前瞻布局、系统谋划。“丰台区在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与综合服务四个环节均有涉及,发展低空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台区将抓住机遇,加快推动低空经济技术和产业融合创新,打造低空经济新场景、新业态。
产业要素聚集 打通低空经济产业上、中、下游
在研讨会上,相关专家介绍,无人机产业链分布面广、涉及领域多,研制、生产、销售、运行维护等关键环节的相互依存度较高,价值分布相对集中,主要由原材料供应商、系统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运营服务商、终端用户等构成,其中,终端用户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最末端。系统集成商位于产业链核心位置,主要为从事无人机系统创新研发和总体设计的单位,大型核心企业为主体、中小型同质化企业聚集周边同步发展。
“丰台区有不少明星企业,比如航天十一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研究院)的航天彩虹无人机形成了从小型到大型长航时,从固定翼到旋翼的国内最全无人机型谱。中船海丰成功突破低空管控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空地融合通信、航空医疗救护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并成功实现湖南省飞行服务站、国家东南和东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航空应急救援模拟仿真训练装备及系统等重要产业化项目落地。”
初军威区长在研讨会上介绍,丰台区聚集了很多低空经济产业要素,很多企业与科研院所可以发挥优势、相互赋能,打通低空经济产业上、中、下游。例如,可以充分发挥应龙无人机等企业在无人飞行器制造上优势,重点聚焦无人机核心零部件、飞控系统、无人机整机的研发创新。依托中国通号、交控科技发挥在智能感知、安全控制、调度指挥和运输管理方面的核心技术优势,加强低空空域运行调度指挥系统研究和应用,解决未来低空空域内大量无人机和有人机协同飞行的技术难题。
蓄势抢飞 低空经济产业园将在丰台落地
在研讨会上,初军威区长透露,丰台区将规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他介绍,丰台区依托丰台园西II区和北宫镇辛庄村集体产业用地加快启动低空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引导与资源支持生态企业的孵化与产业发展。“未来将用2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低空经济发展先导区,聚焦科技研发、高端制造和低空保障,不断提升区域产业承载和服务能力。”
除了规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在研讨会上,初军威区长还提出了其他四点重大举措,首先是积极搭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平台。汇聚行业专家、领袖企业及产业平台组织,汇集无人机、通用航空相关领域的资源和人才,重点是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开展低空经济相关的理论研究、创新应用研究、低空装备的研发、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开发、无人系统的相关设计、优化、改进、检测与试验等服务。
以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培育低空智能制造产业。加快无人机核心零部件、飞控系统、无人机整机的研发创新。依托航天、航空、兵器等资源优势,加快以无人机后勤物流、eVTOL平台、无人机感知平台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充分发挥米波通信等企业在通导遥技术优势,在毫米波雷达、低空网络通讯等方面加快形成新优势。
以“大交通”理念发展低空经济新业态。依托中国通号、交控科技等轨道交通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聚焦有人机/无人机有效协同与调度、安全管控与空域利用的最优协调、高密度及复杂环境下的飞行安全等关键问题,研究城市低空航空器调度指挥系统和城市空中交通数据闭环,开展低空城市态势感知和低空AI大脑等领域的研发,培育低空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此外,加快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供给。依托中船海丰、应龙无人机、蜂巢航宇、信德智图等企业,加快无人机应用场景建设,加大无人机在应急救援、城市消防、城市治安、血液运输、水务监测、国土测绘、文化旅游、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应用。
上一篇:低空经济应“飞”出“新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