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是指依托航空枢纽的客流、物流和信息流优势,促使高端经济要素向机场周边地区集中,在机场周边形成航空核心产业、航空关联产业等产业集群的新兴区域开放型经济形态。
机场不只是一个地方的客货周转地,以机场为中心的临空经济区,越来越成为一个区域或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各地临空经济区都在探索如何实现“机场+产业”>2。
■ “港产城”融合发展是必经之路
郑州新郑机场在一开始就选择了“货运优先”的发展路线。2013年3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批为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2014年6月,首条郑州至卢森堡货运航线开通,打通了国际贸易。今年以来,郑州机场新增了郑州至首尔、德里等9条全货机航线。十年来,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核心,郑州机场年货邮吞吐量突破70万吨、规模位居全国第六位,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在国际货运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起初一片“空白”的郑州航空港,一开始便引入龙头企业,聚焦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近年来以临空产业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在这里逐渐培育并壮大。航空港的发展还带动了河南省经济结构转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院长郝爱民认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为郑州机场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也带来郑州发展的变化。”
在郝爱民看来,郑州充分发挥枢纽优势,形成“枢纽+开放”的立体交通综合枢纽;注重口岸建设,目前航空港已初步形成“1+1+7”口岸体系;加快临空产业集聚,通过临空产业和物流双向促进,保障了郑州的迅速发展。
深圳临空经济建设同样值得关注。中国民航大学综合交通研究所所长欧阳杰认为:“从长远角度来看,要想真正实现空港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港产城”三方面融合发展和良性互动。”
他进一步解释,深圳机场与深圳经济发展之间实现“以港促产、以产兴港”的良性互动。深圳机场的货运总量较高,其中国内货运量稳居全国前三,以跨境电商业务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主的国际货运量增长连续三年保持20%左右的大幅增长,这直接支撑了深圳本地的无人机、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其货运含金量高,对本地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
总结比较郑州、深圳机场货运发展,欧阳杰解释:“货运发展的关键在于机场所在地区或城市的根植性、临空偏好性产业集群所提供的货源,并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扩散效应和集聚效应长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他强调这对鄂州花湖机场非常有借鉴意义。
■ 推动机场群、临空产业集群和航空都市群“三群”联动
机场货运发展要依托产业发展,更会带动产业发展。同时,产业集聚也会促进机场通道更畅通,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是近年来武汉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
作为我国首部以空港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评估、研究的学术成果,《中国空港经济区(空港城市)发展指数报告2023》以36个城市空港经济区为研究对象,本月发布了最新的空港经济区发展排行榜。报告显示,相较2022年的指数报告,武汉空港经济区(天河航空城)前进2个名次,排名第10,反超了郑州空港经济区。
郝爱民认为,武汉在临空经济发展方面具备的优势和条件更多,自身的潜力和优势还有更大发挥空间。“对武汉而言,最重要的在于如何加强完善区域协调机制,通过政策统筹,构建开放平台和口岸,以更好利用要素保障,提升交通枢纽功能,推动临空产业园区建设。”
对于武汉的借“机”腾飞,欧阳杰认为,未来应在武汉都市圈范围内推动机场群、临空产业集群和航空都市群“三群”有序高效联动,努力争取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上一篇:阜阳机场旅客吞吐量创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