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记者从安徽通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暨肥东白龙机场开航活动上了解到,肥东白龙机场当天正式开航。这标志着安徽低空经济发展拉开序幕,通航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安徽将新建29个A类通用机场,构建包括航空培训、低空旅游、短途运输和公商务飞行以及航空应急救援及医疗救护等省级特色运营体系。
白龙机场近期开通合肥至黄山航线
肥东白龙机场由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团建设运营,去年10月通过竣工验收,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保障设施最完备的2B级A1类通用机场。该机场投入运营后,将开展航空短途运输、应急救援、农林植保、航空培训、航空观光旅游、航空文化运动、航空科普教育等多领域业务,同时也承担皖中区域航空应急救援职责。
近期,白龙机场开通合肥-黄山航线,来回飞行时间约2.5小时,单程票价300元起,前期体验票价单程99元。飞机为9座小型飞机,有2名飞行员,1名机务,可以载客6名。
活动现场,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团与省应急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气象局等16家省直部门、县区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集中签约,项目总数达15个,涉及航空应急救援、通用机场建设、北斗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有力推动了“通航+”多业态发展。
省通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斌表示,作为落实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任务、推动安徽通航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将充分发挥通航产业联盟作用,积极搭建项目合作平台,加快组建通航产业基金,吸引通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安徽集聚,助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着力打造高能级飞行服务保障、无人机管理、航空应急救援三大平台。”汤斌表示,将大力拓展应用场景,提升通航服务能力,积极培育壮大通航产业市场,全面推进“通航+”多业态发展。
民航通航“两翼齐飞”格局加速形成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聂爱国表示,通航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力强。目前,安徽省已建成4个通用机场、在建5个通用机场,20余个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正在加速推进,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通航服务“市市通”。
据介绍,作为全国第三个全域低空空域改革试点省份,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通航产业发展的政策,构建了省级低空管委会、通航服务中心、通航公司三级组织架构,实现通航飞行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全省通用机场加快建设布局,民航通航“两翼齐飞”格局正加速形成。
根据安徽省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省运输机场达到8个,通用机场达到30个,形成以合肥机场为核心,以黄山、阜阳、安庆、池州、芜宣、亳州、蚌埠机场为骨干,以肥东、砀山、岳西等通用机场为补充的“一枢七支多点”的机场体系。
到2025年,安徽省通用航空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通用航空年飞行量达到5万小时以上,通用航空器数量达到100架以上。在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方面,将新建肥西、庐江、濉溪、蒙城、砀山、泗县、固镇、颍上、界首、明光、定远、桐城、太湖等29个A类通用机场,改扩建宁国青龙湾机场,并开展巢湖、泾县、当涂、望江等7个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黄金一小时”救援体系将全省覆盖
“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将积极构建通用航空省级特色运营体系。在航空培训方面,发展运输航空飞行员培训,鼓励开展私用、商用驾照、运动驾照培训,拓展华东地区通用航空企业飞行员、航空爱好者培训业务。
在发展低空旅游方面,安徽省将充分发挥皖南山水资源、皖西红色资源、环巢湖生态资源、皖北楚汉文化资源优势,结合旅游强省十大精品线路,串联周边省市重点景区及周边景点,打造空中游览线路。开展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长江、淮河等低空旅游项目试点,探索推进低空旅游常态化运营。
安徽省还将积极发展短途运输和公商务飞行。构建全省“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空运输服务网络,积极开发“通通联”、“支通联”等短途运输航线组织模式,先期争取开展1-2条短途运输试点航线,探索短途运输常态化运营和“干支通”通程航班。
在航空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方面,安徽省加快构建全域航空应急救援及医疗救护体系。依托规划建设通用机场和直升机起降点,按照“100~ 150公里飞行半径、接报后15分钟起飞、30分钟到达”标准,构建覆盖全省的“黄金一小时”生命医学救援体系。推进全省航空应急教援体系建设方案实施落地,全面提升安徽省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争取将安徽省列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示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