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生态圈
图片来源:图片来源:双流区委宣传部
“将卫星厅改造为公务机候机楼;货运区增加3条货运通道;建设1.3万平方米的信息中心大楼(ITC)……”4月20日,《关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提质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代立项)报告的批复》正式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
根据批复,双流机场提质改造工程将改造西跑道、东跑道及部分跑滑系统,1号、2号航站楼安检及值机系统以及卫星厅、货运区等,对现有飞行区、航站楼及配套设施等进行提档升级。项目估算总投资为30.05亿元,建设工期36个月。
这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在“两场一体”的新格局下,总投资30亿元的双流机场提质改造项目将有力带动其“客货并举”的转型,助力成都建设国际航空门户枢纽。
3月26日,成都正式开启“转场”——原在双流机场运行的国际客运航班全部转场至天府机场运行,包括港澳台地区航班也临时转场运行。外界一度担忧两场运营将使得双流机场陷入“阵痛期”,不过双流并没有在这场危机中迟疑。
一方面,全面启动“提质改造”工程,加密货运航线,在“客货并举”的转向中寻找新的优势;一方面,依托空客、中国商飞、顺丰等链主企业加码项目招引,以“两业融合”助推航空经济的转型。
双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双流区“121”城市功能体系,双流做强国际航空门户枢纽的目标是到2027年,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全货运航线超30条,航空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下一步,双流将主动融入全球航空产业链分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生态圈。
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仪式 图片来源:双流区委宣传部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4月26日,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仪式在成都举行。这也是空客公司、TARMAC Aerosave及成都市双流区政府三方联手成立的中国首家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合资公司,将为中国客户和亚洲客户提供全新的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
毫无疑问,这是双流进一步提升航空维修产业能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生态的标志性事件。与此同时,“两场一体”背景下双流机场、天府机场“1+1>2”的协同效率进一步显现,成为成都建设国际航空枢纽门户的强大助推力。
“客货并举”做强核心功能
“过去三年,成都客运国际航空枢纽受疫情影响明显,国际客运航线航班几乎停滞;随着天府机场的投用,国际客运航线于2023年3月全部平移至天府机场运营。”在双流机场相关负责人看来,疫情和转场给双流国际机场发展的重大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
一方面,双流国际机场迅速转变市场重心,抢抓国际货运市场发展先机,大力发展客改货或全货运航线。在一批国际货运物流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实现地区货运的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双流机场在客运上围绕差异化发展主推精品商务快线打造,与国航、川航等基地航空公司合作“北上广深乌拉杭”打造快线网络。其航线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国内航点覆盖面由“广”逐步过渡至“精”,积极推进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
比如,双流机场联合川航、海航等航司陆续备案21条以成都为始发、中转或目的地的国内通程往返航班,逐渐构建起“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空运输网络,“今年一季度,双流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31.9万人次,单机载客数位列国内主要枢纽机场第二,国内航线执行率位居国内枢纽机场首位。”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图片来源:肖建 摄
2022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22.1万吨;即便货运增速迅猛,但相对仍然是一块短板,如何推动“客货共兴”成为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当务之急。
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深化“两场一体”协同高效运营,建设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加快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
在“转场”的背景下,双流机场空出丰富的时刻资源和空域空间,拿出更多资源支持精品航线和全货机航线。
双流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新开成都至金奈、布达佩斯全货运航线,成都至布鲁塞尔全货运航线加密至每周9班以上,在飞国际地区货运航线保持在20条以上,基本实现国际重点城市货运枢纽城市的通航,有效解决成都、四川乃至周边区域企业跨境物流的空运需求。
按照双流提出的“121”城市功能体系,其要坚持“客货并举”、提质提速,加快产业提档,做优做强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核心功能。一面要推动货运提能,一面要聚焦精品航线。
其中,双流机场客运将重点瞄准商务客群,布局“北上广深乌拉”等精品快线,加大宽体机投放,聚焦打造精品商务航线枢纽,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商务旅客比例由31%提升至60%。
“我们首先就是要推动客运提质、做强精品商务客运枢纽。”双流区国际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蒲钊胜说,在成都“两场一体”布局中,双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城市机场是双流机场最大的优势,如广州的白云机场和上海的虹桥机场一样,实现了城市与机场融为一体。
这也成为双流机场“客货并举”、提能提质,乃至实现航空产业跃升的重要推动力。
“两业融合”助推产业出圈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建圈强链”已成为成都打造制造强市,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坐拥空港优势的双流,承担着航空经济建圈强链的重任。
4月18日,全球最后一架波音747机型飞机在双流起飞 图片来源:双流区委宣传部
4月26日,空客公司、TARMAC Aerosave及成都市双流区政府三方联手成立的中国首家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合资公司,便是航空领域建圈强链的突出范例。
空客法国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空客通过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将其在中国的业务范围扩展到整个产业链,从零部件制造、飞机总装和交付、机队运营到拆解、高价值零部件回收等全方位服务。
为什么空客如此青睐成都?
事实上,3月末,空客公司重要合作伙伴——美国凯旋集团和德国KID高管先后在空客中国战略、发展及运营副总裁胡永东的陪同下来到双流,洽谈战略合作相关事宜。面对合作伙伴,胡永东就已经介绍过空客选择成都的原因——
“双流航空产业经过长时间积淀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航空产业生态圈,产业基础扎实;聚集了量质齐优的航空人才,产业发展动能充沛……”
这也是双流区航空产业生态竞争力的直观体现。尤其是航空维修领域,随着中国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国产民机维修基地、空客飞机全生命服务周期项目陆续投运,双流以链主企业为引领,已经汇聚了20家航空维修企业,正形成全国航空维修领域“第三极”产业地标。
4月6日,空客与中国航空业合作伙伴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将在空客天津建设第二生产线,拓展A320系列飞机的总装能力。
据空中客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傅里透露,未来空客在中国的产能将翻倍。而据“中国航材”公众号消息,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与空客签署160架空客飞机批量采购协议,包括150架A320系列飞机,以及10架A350飞机,总价值约200亿美元。
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 图片来源:双流区委宣传部
“空客全生命周期项目3个月签约、3个月动工,借势引进成发泰达飞机动力制造维修等配套项目12个、协议总投资超百亿元。”2023年双流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总结,也向外界进一步打开双流航空产业的想象空间。
这一项目具有强大的产业链集成和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将进一步补齐成都客改货、飞机拆解、飞机改装等产业链薄弱环节,带动飞机租赁、二手飞机交易、航材贸易三大市场,使得成都在全球航空产业链中实现地位跃升。
更进一步,双流航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借助空客全生命周期项目有望与天津的320总装线构成“北装南修”的空客布局,培育形成成都航空产业新的增长极,对全市航空产业的建圈强链意义重大。
近年来,双流以“两业”融合转变为抓手,不断推动航空经济转型发展,逐渐在“一市两场”的格局中找到新定位。尤其是空客、中国商飞等链主企业带动下,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要素加速集聚,使其在航空维修等“运行支持”领域优势越发突出。
“扭住空客、中国商飞、顺丰3个航空链主企业和民航机载设备审定中心、民航校飞中心、民航航油航化审定中心、民航西南医学中心等四大‘功能平台型’项目,围绕飞机全生命周期、航空物流链、机载设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链集聚效应。”
成都国际空港经济区招商部副部长雷蕾此前表示,双流区目前已聚集航空维修企业20余家,产值占全国航空维修产业产值的12%。
从航空研发设计到制造维修以及现代物流领域,不断丰富的产业链正在成为双流航空产业的重要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区内聚集起24家科研院所、3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的赋能效应不断凸显,推动其形成高度聚集且相互推动的产业生态。
这不仅是建设航空门户枢纽的关键要素,亦是支撑双流航空经济转型,乃至进一步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重要推动力。根据规划,2027年双流区航空核心产业规模要超过2000亿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生态圈。
建设空港公园城市示范区
从双流机场出发,驾车20多分钟即可到达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在这里,巨大的吊臂有条不紊地搬动着一个个集装箱,每天都有大量的电冰箱、柴油机、碾米机、化工制品等本地产品将从这里发往波兰、德国、老挝、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 图片来源:胡兵发 摄
依托口岸优势、区位优势,双流不断推动“天上”“地面”协同发力,构建起航空物流全产业链。在“空中货运走廊”畅达全球外,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也已经与13个国家实现无缝对接。
这成为成都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支撑,亦使得双流自贸试验区的发展能级不断提升。短短六年,已经成为四川自贸实验区面积范围最广阔、区位优势最明显、产业基础最扎实、口岸功能最成熟的核心区域。
去年8月,双流国际航空经济区内一块占地4.98平方公里的环港经济区被悄然划定,成为全区加速两业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产业来看,航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成为双流航空经济提档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从城市发展来看,新业态、新场景不断重塑城市空间,推动其逐渐走向“人港城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从“城市的机场”到“机场的城市”深度转型,真正构建起高品质航空经济产业生态圈?
“我们将紧扣‘两核一带’进行功能布局,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环港经济区,力争到2027年实现产业增加值200亿元。”在双流区国际空港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看来,“两核”分别是国际空港经济区打造百亿级航空先进制造业驱动核、国际空港商务打造航空现代服务业驱动核,“一带”是在环港生态带依托机场管控区2000亩生态用地,提速打造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带。
成都双流空港花田 图片来源:苏弘 摄
目前,“两核一带”重点片区已落地项目26个,总投资近280亿元。其中,“两核”即是为了配合机场提能改造,打破机场与城市的空间格局和视野局限,分别聚焦“研—造—修—卖—拆”全产业链航空制造维修以及总部经济、特色会展、跨境贸易等高端业态。
比如,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的空港国际会议中心主体结构已经完工,空间格局逐渐与双流机场融为一体,成为双流临空商务承载地及面向世界的“窗口”。
“目前,我们已经签约引进盛屯西区总部基地、澳康达西南中心等重大项目8个,总投资36亿元的空港国际会议中心、总投资20亿元的澳康达西南中心项目主体封顶,计划2023年投运。”双流国际空港产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重点项目将进一步推动空港商务区成形成势。
他表示,接下来将紧扣“空港特质、公园品质、国际气质”的发展定位,一手抓产业项目建设、一手抓城市功能完善,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比如,重点招引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优化产业生态圈,布局新消费场景,实现片区业态转型升级。
在推动“两业融合”深度转型的过程中,双流正在打造人、城、境、业和谐相融的空港公园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探索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空港表达”。
文字 | 淡烻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生态圈
图片来源:图片来源:双流区委宣传部
“将卫星厅改造为公务机候机楼;货运区增加3条货运通道;建设1.3万平方米的信息中心大楼(ITC)……”4月20日,《关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提质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代立项)报告的批复》正式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
根据批复,双流机场提质改造工程将改造西跑道、东跑道及部分跑滑系统,1号、2号航站楼安检及值机系统以及卫星厅、货运区等,对现有飞行区、航站楼及配套设施等进行提档升级。项目估算总投资为30.05亿元,建设工期36个月。
这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在“两场一体”的新格局下,总投资30亿元的双流机场提质改造项目将有力带动其“客货并举”的转型,助力成都建设国际航空门户枢纽。
3月26日,成都正式开启“转场”——原在双流机场运行的国际客运航班全部转场至天府机场运行,包括港澳台地区航班也临时转场运行。外界一度担忧两场运营将使得双流机场陷入“阵痛期”,不过双流并没有在这场危机中迟疑。
一方面,全面启动“提质改造”工程,加密货运航线,在“客货并举”的转向中寻找新的优势;一方面,依托空客、中国商飞、顺丰等链主企业加码项目招引,以“两业融合”助推航空经济的转型。
双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双流区“121”城市功能体系,双流做强国际航空门户枢纽的目标是到2027年,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全货运航线超30条,航空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下一步,双流将主动融入全球航空产业链分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生态圈。
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仪式 图片来源:双流区委宣传部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4月26日,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仪式在成都举行。这也是空客公司、TARMAC Aerosave及成都市双流区政府三方联手成立的中国首家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合资公司,将为中国客户和亚洲客户提供全新的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
毫无疑问,这是双流进一步提升航空维修产业能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生态的标志性事件。与此同时,“两场一体”背景下双流机场、天府机场“1+1>2”的协同效率进一步显现,成为成都建设国际航空枢纽门户的强大助推力。
“客货并举”做强核心功能
“过去三年,成都客运国际航空枢纽受疫情影响明显,国际客运航线航班几乎停滞;随着天府机场的投用,国际客运航线于2023年3月全部平移至天府机场运营。”在双流机场相关负责人看来,疫情和转场给双流国际机场发展的重大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
一方面,双流国际机场迅速转变市场重心,抢抓国际货运市场发展先机,大力发展客改货或全货运航线。在一批国际货运物流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实现地区货运的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双流机场在客运上围绕差异化发展主推精品商务快线打造,与国航、川航等基地航空公司合作“北上广深乌拉杭”打造快线网络。其航线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国内航点覆盖面由“广”逐步过渡至“精”,积极推进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
比如,双流机场联合川航、海航等航司陆续备案21条以成都为始发、中转或目的地的国内通程往返航班,逐渐构建起“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空运输网络,“今年一季度,双流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31.9万人次,单机载客数位列国内主要枢纽机场第二,国内航线执行率位居国内枢纽机场首位。”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图片来源:肖建 摄
2022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22.1万吨;即便货运增速迅猛,但相对仍然是一块短板,如何推动“客货共兴”成为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当务之急。
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深化“两场一体”协同高效运营,建设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加快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
在“转场”的背景下,双流机场空出丰富的时刻资源和空域空间,拿出更多资源支持精品航线和全货机航线。
双流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新开成都至金奈、布达佩斯全货运航线,成都至布鲁塞尔全货运航线加密至每周9班以上,在飞国际地区货运航线保持在20条以上,基本实现国际重点城市货运枢纽城市的通航,有效解决成都、四川乃至周边区域企业跨境物流的空运需求。
按照双流提出的“121”城市功能体系,其要坚持“客货并举”、提质提速,加快产业提档,做优做强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核心功能。一面要推动货运提能,一面要聚焦精品航线。
其中,双流机场客运将重点瞄准商务客群,布局“北上广深乌拉”等精品快线,加大宽体机投放,聚焦打造精品商务航线枢纽,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商务旅客比例由31%提升至60%。
“我们首先就是要推动客运提质、做强精品商务客运枢纽。”双流区国际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蒲钊胜说,在成都“两场一体”布局中,双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城市机场是双流机场最大的优势,如广州的白云机场和上海的虹桥机场一样,实现了城市与机场融为一体。
这也成为双流机场“客货并举”、提能提质,乃至实现航空产业跃升的重要推动力。
“两业融合”助推产业出圈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建圈强链”已成为成都打造制造强市,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坐拥空港优势的双流,承担着航空经济建圈强链的重任。
4月18日,全球最后一架波音747机型飞机在双流起飞 图片来源:双流区委宣传部
4月26日,空客公司、TARMAC Aerosave及成都市双流区政府三方联手成立的中国首家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合资公司,便是航空领域建圈强链的突出范例。
空客法国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空客通过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将其在中国的业务范围扩展到整个产业链,从零部件制造、飞机总装和交付、机队运营到拆解、高价值零部件回收等全方位服务。
为什么空客如此青睐成都?
事实上,3月末,空客公司重要合作伙伴——美国凯旋集团和德国KID高管先后在空客中国战略、发展及运营副总裁胡永东的陪同下来到双流,洽谈战略合作相关事宜。面对合作伙伴,胡永东就已经介绍过空客选择成都的原因——
“双流航空产业经过长时间积淀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航空产业生态圈,产业基础扎实;聚集了量质齐优的航空人才,产业发展动能充沛……”
这也是双流区航空产业生态竞争力的直观体现。尤其是航空维修领域,随着中国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国产民机维修基地、空客飞机全生命服务周期项目陆续投运,双流以链主企业为引领,已经汇聚了20家航空维修企业,正形成全国航空维修领域“第三极”产业地标。
4月6日,空客与中国航空业合作伙伴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将在空客天津建设第二生产线,拓展A320系列飞机的总装能力。
据空中客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傅里透露,未来空客在中国的产能将翻倍。而据“中国航材”公众号消息,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与空客签署160架空客飞机批量采购协议,包括150架A320系列飞机,以及10架A350飞机,总价值约200亿美元。
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 图片来源:双流区委宣传部
“空客全生命周期项目3个月签约、3个月动工,借势引进成发泰达飞机动力制造维修等配套项目12个、协议总投资超百亿元。”2023年双流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总结,也向外界进一步打开双流航空产业的想象空间。
这一项目具有强大的产业链集成和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将进一步补齐成都客改货、飞机拆解、飞机改装等产业链薄弱环节,带动飞机租赁、二手飞机交易、航材贸易三大市场,使得成都在全球航空产业链中实现地位跃升。
更进一步,双流航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借助空客全生命周期项目有望与天津的320总装线构成“北装南修”的空客布局,培育形成成都航空产业新的增长极,对全市航空产业的建圈强链意义重大。
近年来,双流以“两业”融合转变为抓手,不断推动航空经济转型发展,逐渐在“一市两场”的格局中找到新定位。尤其是空客、中国商飞等链主企业带动下,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要素加速集聚,使其在航空维修等“运行支持”领域优势越发突出。
“扭住空客、中国商飞、顺丰3个航空链主企业和民航机载设备审定中心、民航校飞中心、民航航油航化审定中心、民航西南医学中心等四大‘功能平台型’项目,围绕飞机全生命周期、航空物流链、机载设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链集聚效应。”
成都国际空港经济区招商部副部长雷蕾此前表示,双流区目前已聚集航空维修企业20余家,产值占全国航空维修产业产值的12%。
从航空研发设计到制造维修以及现代物流领域,不断丰富的产业链正在成为双流航空产业的重要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区内聚集起24家科研院所、3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的赋能效应不断凸显,推动其形成高度聚集且相互推动的产业生态。
这不仅是建设航空门户枢纽的关键要素,亦是支撑双流航空经济转型,乃至进一步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重要推动力。根据规划,2027年双流区航空核心产业规模要超过2000亿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生态圈。
建设空港公园城市示范区
从双流机场出发,驾车20多分钟即可到达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在这里,巨大的吊臂有条不紊地搬动着一个个集装箱,每天都有大量的电冰箱、柴油机、碾米机、化工制品等本地产品将从这里发往波兰、德国、老挝、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 图片来源:胡兵发 摄
依托口岸优势、区位优势,双流不断推动“天上”“地面”协同发力,构建起航空物流全产业链。在“空中货运走廊”畅达全球外,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也已经与13个国家实现无缝对接。
这成为成都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支撑,亦使得双流自贸试验区的发展能级不断提升。短短六年,已经成为四川自贸实验区面积范围最广阔、区位优势最明显、产业基础最扎实、口岸功能最成熟的核心区域。
去年8月,双流国际航空经济区内一块占地4.98平方公里的环港经济区被悄然划定,成为全区加速两业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产业来看,航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成为双流航空经济提档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从城市发展来看,新业态、新场景不断重塑城市空间,推动其逐渐走向“人港城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从“城市的机场”到“机场的城市”深度转型,真正构建起高品质航空经济产业生态圈?
“我们将紧扣‘两核一带’进行功能布局,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环港经济区,力争到2027年实现产业增加值200亿元。”在双流区国际空港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看来,“两核”分别是国际空港经济区打造百亿级航空先进制造业驱动核、国际空港商务打造航空现代服务业驱动核,“一带”是在环港生态带依托机场管控区2000亩生态用地,提速打造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带。
成都双流空港花田 图片来源:苏弘 摄
目前,“两核一带”重点片区已落地项目26个,总投资近280亿元。其中,“两核”即是为了配合机场提能改造,打破机场与城市的空间格局和视野局限,分别聚焦“研—造—修—卖—拆”全产业链航空制造维修以及总部经济、特色会展、跨境贸易等高端业态。
比如,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的空港国际会议中心主体结构已经完工,空间格局逐渐与双流机场融为一体,成为双流临空商务承载地及面向世界的“窗口”。
“目前,我们已经签约引进盛屯西区总部基地、澳康达西南中心等重大项目8个,总投资36亿元的空港国际会议中心、总投资20亿元的澳康达西南中心项目主体封顶,计划2023年投运。”双流国际空港产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重点项目将进一步推动空港商务区成形成势。
他表示,接下来将紧扣“空港特质、公园品质、国际气质”的发展定位,一手抓产业项目建设、一手抓城市功能完善,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比如,重点招引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优化产业生态圈,布局新消费场景,实现片区业态转型升级。
在推动“两业融合”深度转型的过程中,双流正在打造人、城、境、业和谐相融的空港公园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探索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空港表达”。
文字 | 淡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