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作用,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对于行驶在“深层次接轨上海”快车道的江苏省南通市而言,江苏省赋予了这座“万亿之城”新的职责使命。
与上海市共建南通新机场是其中重要的一环。2月22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人工作会议在南通市召开,长三角地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江苏省和上海市在会上共同签署了《深化推动“两场”同步建设合作协议》《“两场”建设涉及南通市的属地工作协议》,南通新机场项目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
而就在此前的1月29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网站政务公开栏目发布了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机场集团”)与南通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城建集团”)新设合营企业案的公示,双方签署合资协议,拟共同新设合营企业。
该合营企业拟投建运营的机场,正是等待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的南通新机场。据了解,南通新机场建成后,有望成为江苏省第一大民用机场,也将助推“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向前迈进一大步。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通新机场已确定将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周期约3~4年。而在此之前,已经动工的北沿江高铁将在南通新机场附近设站,新机场将与上海市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行有效衔接。
南通积极筹建新机场
据介绍,上述合营企业将主要从事民用机场的投资、建设、运营等。交易完成后,上海机场集团将持有合营企业51%的股权,南通城建集团将持有合营企业49%的股权,双方将对合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
南通新机场也被称为继虹桥和浦东国际机场之后的“上海第三机场”。公开资料显示,南通新机场规划占地面积约67万平方米,比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还大16万平方米,是江苏省第二座4F机场。
记者此前在采访中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将加快推进南通新机场及综合枢纽规划建设,完成南通新机场工程前期工作,并已进入预可研报审阶段,新机场确定选址于通州区二甲镇。同时,南通市已成立南通新机场枢纽建设指挥部,项目计划于2023年开工。
如今,开工日期正式确定为2023年11月。据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22-2024年全省交通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三年滚动推进计划的通知》,南通新机场将在2023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26年或2027年正式完工。
江苏省和上海市加紧共建南通新机场,或缘于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年旅客接待量已日趋饱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19年,上述两大机场已完成旅客吞吐量1.22亿人次,超过两大机场1.2亿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规划设计目标。
但由于空间限制,《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市内不再新建机场跟港口。为此,多个环沪城市在新机场选址过程中便加入了争夺,其中江苏省苏州市和南通市最为突出。
最终,南通新机场在经过比选等多个流程后,选址于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通过实地评估、区域经济的发展等因素综合考量,在南通市建设‘上海第三机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说。
在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该机场未建在上海市和苏州市,而是最终选址南通市,主要是考虑到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以及上海都市圈区域内的机场均衡布局、规划引导等综合性因素。南通市及周边部分区域作为人口和经济都十分发达的区域,其航空服务比较欠缺,新建机场的需求比苏州市更紧迫,也更有发展潜力。
何建华也指出,南通市空域容量和地面交通条件较好,与周边机场之间的距离比较均衡。长江像一条“巨龙”,上海市是“龙头”的“下颚”,而“上颚”就是南通市。近年来,南通市也一直在推动建设深层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努力让“上海北”成为“北上海”。“在南通市建设新机场,不仅可以更好地协调上海市与南通市两地发展,对整个长三角地区发展而言也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加速布局“轨道上的机场”
2月13日上午8时许,在建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无砟轨道斜拉桥——沪渝蓉高速铁路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北岸启东侧江面,打桩船“海力”801号在多艘护航船只配合下启动作业。一根长51.4米、直径2.8米、重78.6吨的主桥4#墩首根钢护筒缓缓“沉”入江底,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作为沪渝蓉高铁的东段线路,上海市至南京市至合肥市高速铁路即“北沿江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沿江通道主要路网客流运输任务。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作为南通8条重要的过江通道之一,对于南通新机场建设为“轨道上的机场”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拨转至2020年6月。彼时,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重大合作事项签约仪式上,《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签署,提出实现南通新机场与上海市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效衔接,建设“轨道上的机场”。
2022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新建北沿江高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起自上海市新建上海宝山站,经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南京市及安徽省滁州市、合肥市,接入既有合肥南站。
“北沿江高铁是提升南通市交通枢纽能级的关键工程,有了这条高铁,南通市可以时速350千米/小时的速度快速通达上海市乃至更远的地方。”何建华表示,北沿江高铁将在南通新机场附近设置海门北站,待新机场建成后将与上海浦东、虹桥两座国际机场共同构成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北沿江高铁无疑将是其中的关键性工程。
“只要北沿江高铁上海段再接入浦东国际机场便可实现‘轨道上的机场’格局,让南通新机场可以更好地对接上海市轨道交通系统。”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教授陈为忠建议,南通新机场可以参照虹桥国际机场“空铁联运”模式,实现高铁站与新机场间的无缝衔接。
此外,已经开通运营的沪苏通铁路一期可直接连接上海虹桥站和上海站,沪苏通铁路二期将可连接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东站,即通过高铁网络可以让上海市主要交通枢纽直达南通新机场,从而大大缩小两地之间的时空距离。
这也是“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再提速的缩影。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地区铁路运营里程达13749.7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6700余公里,覆盖江浙沪皖三省一市95%的设区市,总里程位居全国主要城市群首位。
2023年,长三角铁路还计划开通5个项目、开工5个项目,全力推进22个在建项目,即年内确保金甬铁路、沪苏湖铁路等5个项目按期高质量开通,稳步推进杭温高铁等22个重点续建项目建设。
推动世界级机场群建设
“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期,充分用好南通襟江带海、区位优越、资源充沛的独特禀赋。”在2023年江苏省两会期间,南通市市长吴新明表示,要统筹落实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放大“南通好通”优势,聚焦南通新机场和通州湾新出海口两大核心。
根据规划,南通新机场首期规模包含两条远距离跑道,4F级平行跑道相距2250米,同时建设一个每年可满足4000万人次乘机的候机楼,满足空域容量限制的最大年旅客吞吐量则可达到4900万人次以上。以此计算,南通新机场的规模或将超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另据长三角各地交通部门统计数据,目前长三角地区共有24个运输机场,以上海市为核心,以南京市、杭州市和合肥市等机场为重点的长三角机场群初具规模,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在全国占比分别达到19%和36%,在全国四大机场群中排名第一。
而在机场规模方面,长三角地区已有7个千万级机场,分别为上海浦东、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宁波栎社、温州龙湾和合肥新桥机场,而南通新机场建成后也将迈入千万级机场行列,进一步助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
“长三角地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有着链接亚太地区与中国的门户、枢纽位置,中国经济与人口最为集中且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客货运输和中转需求最为旺盛,和完整、成熟、可持续、立体配套交通的体系等一系列优势。”柏文喜感慨道。
但长三角地区并不满足于此。2022年9月22日,杭州亚运会重要基础配套项目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新建T4航站楼72万平方米,为现有三座航站楼总和的1.8倍,和2019年的40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相比,提升蜕变后的萧山国际机场能够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的出行需求。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也正如火如荼建设中。2023年2月16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实地调研时指出,要全力打造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新标杆。
陈吉宁表示,要坚持面向国际塑造功能定位,更好带动周边、联通全市、链接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全球,在重塑全市功能型、枢纽性、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中实现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两翼齐飞”,成为服务长三角区域的核心枢纽和国家沿海大通道的重要功能节点。
此外,记者注意到,2022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南指廊工程建成,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二期先导段、嘉兴军民合用机场飞行区等5个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柏文喜分析认为,未来“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要进一步协调发展,需要从规划层面统筹考虑,作好功能分工与搭配,在建设运营层面加强统一协调、沟通与调度,从而让“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发挥最大的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