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2022年,民航应属最惨的行业之一了。从近期各行各业上市企业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看,2022年财报预告比惨大会,航空公司一定是主角之一。
就连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巴菲特,也在航空股连跌几个跟头,赚不到什么便宜。
亏出新高度!三大航2022年预亏超千亿
2022年,国内民航市场依旧深处冰冻模式,市场一片萧条。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数据,2022年度中国民航累计运输总周转量599.3亿吨公里,同比下降30.1%,国内航线与国际航线分别下降39.5%和1.9%;累计旅客运输量25,171万人,同比下降42.9%。
近日,多家航空公司发布了惨淡的2022年业绩预告。受新冠疫情冲击以及油价高企等多重因素影响,航空公司在2022年再遭滑铁卢,继续深陷亏损漩涡。
根据Wind数据统计,在疫情前的2019年,各大航空上市公司均取得盈利,但2020年开始多数航空公司产生了巨亏,并且有数家企业越亏越深。到了2022年,航空公司预计无一取得盈利,亏损额预计将大幅扩大,数额之高令人咂舌。
而三大航为2022年度亏损最为惨重的企业,累计亏损超千亿元。用民航专家林智杰的话说:“去年是民航业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年,亏损的数额也超过了疫情前两年的总和。民航业在疫情三年中亏掉了有史以来所有的利润。”
其中,中国国航(00753.HK)预计在2022年巨亏370亿元到395亿元,为行业亏损之最。在2021年,中国国航的亏损额为166.42亿元。换言之,中国国航2022年亏损额预计同比攀升超过120%。
东方航空(00670.HK)预计在2022年亏损360亿元到390亿元,亏损额亦较2021年大幅上升;三大航的另一大企业南方航空(01055.HK)也难逃亏损泥潭,预计2022年亏损303亿元到332亿元。
对于2022年业绩产生巨亏的原因,各大航空公司给出的理由大同小异:新冠疫情致旅客出行需求处于低位;同时,亦受油价高企、汇率波动等多重不利因素冲击。
航空暖风正袭来
度过了寒风凛冽的2022年,民航市场当前正从低谷中逐渐走出来,迎来了暖风的吹拂。
当中最直接的推动因素是去年12月初国内放开疫情管控,令压制了整整三年的民航市场需求得以走向复苏。而春节假期,则是驱动民航市场拨云见日的大好契机。
我们先看节前的民航需求情况。
去年12月,已陆陆续续有“阳康”们坐上了民航客机进行旅游及商务活动,带动了多家航空公司客座率的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于去年12月,我国民航正班客座率为65.8%,环比增长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
同时,东航和南航去年12月国内航线的客座率也均优于2021年同期,分别为63.45%及66.84%,2021年同期则分别为59.26%及65.51%。
进入2023年,民航需求进一步复苏。据民航局数据,春节假期七天民航运输旅客900万人次,比2022年春节同期增长79.8%;平均客座率达76%,比2022年增长20个百分点。
东航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运以来,东航的航班和旅客运输高峰日出现在1月27日。东航当日共执行航班2688班,运输旅客超35万人次,与2019年春运高峰日相比,执行航班量达到2019年的92%,旅客运输人次达到2019年的81%。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跨境机票订单更是同比增长4倍以上。
票价上调有望提升利润水平
在国内疫情放开前,就有部分民航公司上调了机票价格,这对刺激企业业绩复苏有一定的帮助。
在去年11月,国内多家航空公司对旗下运营的部分航线进行了调价。其中,东航官网显示,东航于2022年11月17日起上调了国内10条航线经济舱票价,上调幅度均不低于8%。此次调价后,东航的京沪航线经济舱全价突破2000元大关。
此外,春秋航空(601021.SH)、吉祥航空(603885.SH)和华夏航空(002928.SZ)等公司在去年11月也相继上调了机票价格。
在打开了票价上涨通道之后,部分航空公司随后下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有利于激发旅客的出行需求。
截至日前,中国国航、首都航空、幸福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相继宣布自2023年1月5日起对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进行新一轮的大幅下调。
此次调整后,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成年旅客收取燃油附加费80元,800公里及以下航段每位成年人收取燃油附加费40元,较调整前可分别省40元和20元。
航空公司此次下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与今年1月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下降至4800元左右有关。按照民航局规定,煤油出厂价低于每吨5000元的基础价格时,将免征航空燃油附加费。
浙商证券近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十四五”期间航空供给增速确定性下降,疫情后需求侧有望迎来大爆发,供需错配驱动强周期,同时机票全价天花板打开,核心航线票价全价较2017年底涨幅40%-70%,航空公司有望通过涨价步入强盈利周期。
中泰证券则表示,结合当前票价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航空需求的复苏节奏决定了航空票价弹性及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修复进程,未来2-3年或将进入航空投资的大时代。
本文源自:财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