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
在发光
他们背影坚定
脚步铿锵
把坚守视作如常
他们普通平凡
值守空港
唯热爱可抵漫长
这个闪光的群体
有个共同的名字
上海机场人
我们采访了13位坚守至今的同事
他们中最长在岗时间已经超过70天
我们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
支撑你坚守岗位至今的是什么
他们的答案惊人的一致
信念、责任、担当、热爱
那些说不上原因的坚持
原来早已有了答案
最重要的决定
3月27日晚,上海机场客货运生产作业及备勤人员无条件响应召回,驻守或连夜奔赴工作岗位,全力确保口岸客货运行安全畅通,出入境旅客出行顺畅,全力保障出入境航班运行。
“留守”或是“召回”,选择早已作出。
浦东机场交通保障部“畅安班组”班组长陆紫华告诉记者,“我们班组正好是27日上班,当天晚上9点接到上级通知需要留守单位,除了因封控原因无法到岗的组员外,起先,我们班组20人选择全员留下,大家没有半点犹豫,这令我非常感动,在满足最低配置要求的前提下,我们一起商议,让最需要回家的四名组员回去了”。畅安班组的工作职责是对新老P7停车场进行巡视检查,回忆起以往出租车停车场的车水马龙,陆紫华颇为感慨“在这里还停放着11辆出租车,我们已经和所在车队取得了联系,每天都会去看一下这11辆分散在各个区域的出租车,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了希望,希望疫情结束,车子的主人能和往常一样,在浦东机场迎来送往”。
有些班组选择了全员留下,有些人选择“一站到底”。
虹桥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净空噪声监测科科长周轶平选择了独自留下,48天来每天不少于2次巡视虹桥机场机坪,“因为施工停工、周边小区封控等原因,对净空安全来说少了很多危险源,但是也有不少居民想通过无人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周轶平告诉记者,他是个停不下来的人,“我就是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疫情期间他还协助鸟情管理科开展全域割草作业,处置了几次鸟情,“我们和鸟情科是联合党支部,我们共同守护着虹桥机场的这片蓝天,净空安全是机场空中航道的生命线”,在外人看来“孤独”的战场他却干得“有滋有味”,他笑着说“我每天都要和科里的同事们视频,让他们知道我值得托付”。
有些人回去了,又毅然返岗,继续坚守。
虹桥机场场区管理部物业管理科的张航园在浦西封控前回到了家中,在此之前,他和他的妻子叶慧瑛已经在公司留守了19天,“我和我夫人都是共产党员,在收到返岗通知的那一刻,我们已经做好了决定”,张航园的女儿今年5岁,出生后一直没有离开过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同时不在家,最需要得到的是女儿的支持。“我们全家轮番给女儿做思想工作,这其实挺难的,比我返岗决定难多了”,返岗至今已有35天,他欣喜地发现了女儿的变化,“一开始视频的时候她会问能不能带她一起去上班,渐渐地在视频里的她不再哭哭啼啼,会和爸爸妈妈约定一起回家吃好吃的,会把自己的画和我们分享”。张航园向记者展示了这幅特别的“全家福”,画面里的每个人都在闪闪发光。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那些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
有一瞬间,令我湿了眼眶
浦东机场候机楼餐饮公司每天承担着39000份左右的供餐任务,在保障量显著增加、防疫要求逐步提高的情况下,258名餐饮人日夜坚守在职工餐食保供的最前线。食堂管理部经理李厚财和他的团队在最为艰苦的条件下,竭尽所能丰富职工的三时三餐,在浦东封控的前一夜,他拨通了近100个电话,与供货方充分协调接洽,全力确保了员工餐食保障不断不乱。
“最令我感动的就是我们餐饮公司这支员工队伍,没有人喊苦喊累,每天起早贪黑,就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给员工提供安心暖心的饭菜,让坚守岗位的员工能从食物中感受到慰藉。”当切配环节人手不够的时候,李厚财带领驻场机关员工加入到切配队伍,无论是抡起大刀砍大骨、挽起袖子削土豆还是抄起大勺打饭菜,在他的带领下不少员工都成为了多面手,切配、打包、理菜样样能干。
浦东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工会主席张少华已经驻守机场70余天,关爱职工保障后勤,依托防疫小组、关爱小组等网格力量,全力关心好在岗职工的衣食住行。“有困难找主席”这句话已经成为了中心职工最踏实的力量。
在和职工们朝夕相处的70余天里,张少华也从职工的身上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他告诉记者,“中心综合办陈勇同志今年已经53岁了,3月14日开始就一直留守在机场,勤勤恳恳,没有一句抱怨。3月底他妻子突发高烧,家里还有孩子和老人,我们都劝他,让他赶紧回家,他通过视频和家人通话后,最后还是选择留在岗位上,他说我可以回去,但是我的工作必定需要另一位留守的同事来做,在本就缺少人手的情况下,更增添了许多负担,家里都说好了,你们放心,我家人也都支持我坚守岗位。”
有能打胜仗听党指挥作风优良的60、70后,也有把责任二字牢记在心的80、90后。
在货运事业部有一群充满拼劲的年轻人。
FOC副主任顾闻告诉记者,他离开家的时候女儿才6个月,小宝宝变化很大,每天从视频里看着她慢慢长大,学习新的技能,“我其实心里也有过一丝担心,担心回家的时候宝宝不认识我,我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作为团队的领头人,他说他努力让自己成为“最贴心的同龄人”。他向记者分享了疫情期间,最令他感动的一幕,“有位同事突然接到独居在家的母亲摔倒骨折的消息,眼泪在这个大男孩眼里打转,我们都能感同身受他的焦急与担忧,可即便如此,他没有马上离开,在回家前,用了半天时间把所有工作都交接清楚才离开,我想这就是‘责任’,我们选择了坚守岗位,这就是职责所在”。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货运站危险品库班组是一支专门负责保障危险品存储专用库和存储专用区暂存危险品货物安全管理的年轻团队,日常管理着华东地区约50%,全国约25%的危险品货物。疫情期间,危险品库存压力非常大,班组长陆佳告诉记者,西区危险品库班长夏建权一步不离,24小时值守工作场地,“从3月份刚刚进公司穿冬装到现在换夏装,他没有离开过公司一步,别的同事轮流去酒店休息,他还是守着他的危险品仓库,坚持在公司打地铺,他真正做到了我管安全、我保安全,我真的觉得他很了不起。”
谢谢你,并肩作战的战友们
朝夕坚守
看到了上海保卫战胜利的曙光
谢谢你,并肩作战的战友们
这是沪港公司运行管理部TOC经理乔禹在航站区工作的第十七个年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这熟悉的候机楼,他说,“我爱上海,我爱航站楼,航站楼就是我们城市的大门,能够守住这道门,就守住了这座城”。和他一起留下驻守的有几位临近退休的老同志,53岁的沈静同志长出了一半的白头发,今年6月份就要退休的张建国同志二话不说站好最后一班岗。驻守期间,和同事们的距离似乎更近了,无论是爷叔阿姨还是兄弟姐妹,聊聊解封后的日子,“我发现聊到孩子的时候,每个人眼里都有了光,感谢我的同事们告诉了我他们的梦想。”无数次,看到他们和家里孩子视频完躲起来在窗口发呆,“我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回想起来,有句话大家似乎都一样,快了,马上回来了,感谢每个家庭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在刚过去不久的护士节,浦东机场消防急救保障部的医生和护士度过了难忘又感动的一天,T1急救站医生张宝钢告诉记者,驻守的他们和久未见面居家的同事们在线云相聚,互相笑笑对方野蛮生长的发型,聊聊候机楼的日常,他们中的很多人也都冲锋在社区防疫支援的一线,尽己所能为打赢这场大上海保卫战出一份力使上一把劲。
“在物流渠道不那么通畅的当下,保障部值班领导和护士长们在我们自己的植物园里精心挑选和采摘了当季鲜花——月季,制作成花束,用我们内部刊物《消防急救之窗》作为包装,护士节一早,一束束美丽的花束送到了在岗人员手中,感谢让这一切美好发生的有温度的集体”。
“兄弟们在一起是缘分,我们这个团队真的很好,兄弟们都说,有我在公司一期闭环,干劲更足了”货运站冷链班组长苏军飞骄傲地告诉记者,“兄弟们真的很喜欢和我在一起,疫情结束了,我们说好了,去我家吃饭,然后一家家家访,上门感谢家人的支持,其实也是去吃饭”。在人手紧缺,最为困难的时刻,他和兄弟们夜班连着早班,坚持24小时在岗,承担起整个货站冷藏货物交运工作,强压之下仍旧确保了高效率、严标准和零失误完成每一项冷链操作。“管理上,我非常严格,每天上下班都要了解冷库的现有容量不能超过警戒容量”在外人看来,每天的冷链搬运工作已然是一次次大强度的锻炼,“累,确实很累,但是我们士气非常高,隔离期间我也要求我的组员们每天锻炼身体,刚来半个月的时候,我们一个内场年轻组员哭了,说他想父亲了,我和他父亲通了一次电话,原本有隔阂的父子关系被这场疫情修补,毕竟家和万事兴”。
“彼此之间的陪伴、勉励,就是我们能坚守47天的最大精神动力”虹桥机场安检护卫保障部护卫一科四分队分队长严超会和青年员工聊宠物、聊游戏,和年长员工聊教育、聊理财。“各级党政、工会给到我们充足的后勤保障物资,给了我们极大的‘安全感’,让我们的坚守更有了底气。物资匮乏的情况下我们留守员工的食、住始终是最优先保障的。”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被激发,是同事是战友是家人。“恰逢几位留守员工过生日,我们保障部为他们提前备好了蛋糕,我自己也是吃着保障部准备的长寿面,度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温暖的组织、有爱的同事,我觉得,任何困难我们都能一起克服。”
如常的上海一定会回来
5月17日,上海市16个区都已实现社会面清零。
候机楼的烟火气一定会回来
如常的上海一定会回来
“我和同事在一起时,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害怕畏缩,只有勇往直前,默默地尽职尽责工作,无私的敬业奉献。”浦东机场机电信息保障部客桥运行科科长蒋亮告诉记者,“我们在一起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都要平平安安回家。家人们都还在等着我们”。疫情结束后,他最想要好好陪伴我的父母,“我的父母已经80多岁了独自居住,疫情期间母亲在家中不慎摔倒,导致手臂骨折,年迈的父亲在电话那头焦急而无助,而我却无法陪伴在他们身边,心中万分愧疚,好在现在一切都好,接下来我要好好弥补,抽空多陪陪我的父亲母亲,带他们多出去走走,看看我们美丽的大上海”。
有的人想要弥补对家人的亏欠
有的人想要为可敬可爱的职工做得更多
“住宿场地有限,许多员工只能在躺椅、充气床垫或拼起来的长凳上休息,甚至有些员工只能睡在车里,但大家都能服从大局,充分理解公司困难,没有人抱怨牢骚,与公司同心战疫,共渡难关。”浦东机场地服公司工会主席芮昱把员工的点滴付出都看在眼里,倾听员工需求,了解在岗和居家员工的实际困难,这条民情直通车开进了员工的心里。“疫情结束了,条件允许的时候,希望可以抓紧组织三八节、儿童节活动,开展疗休养,员工们真的付出了很多,大家都非常不容易,抓住短期调整放松的机会,使员工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复工复产后的航班保障之中,工会永远是职工最信赖的最可依靠的娘家人。”
每个人的故事都不尽相同
却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吗?
你愿意成为他们的一员吗?
花开疫散
奔赴最美的航空港
继续发光
(张雯倩)
上一篇:简焯坤任ACI亚太区理事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