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概括2021年中国民航客运市场,“疫情”是一个逃不过的关键词。2021年,疫情在国内不同地区出现分化,例如华北、东北地区在一季度和四季度疫情反弹,中南、西南地区在三季度反弹,西北地区主要在年底,各地区旅客吞吐量的波动与疫情高度同步,全年民航客运市场出现宽幅震荡。按日计算,全民航旅客运输量最高超过2019年同期的12%,最低仅为2019年同期的10%,全年旅客运输量为2019年的66.7%。
得益于国内疫情得到强力控制,国内社会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国内航空运输逐步恢复,国内机场正在全力恢复既有的生产规模,在此背景之下,长沙机场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1月11日,国资潇湘融媒从湖南机场集团获悉,2021年,全省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502.5万人次,同比增长6.2%;航班运输起降22万架次,同比增长7.3%;货邮吞吐量21.3万吨,同比增长9.1%。其中,长沙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998.3万人次,同比增长3.9%,全国排名第12位,时隔四年,长沙机场旅客吞吐量重返中部第一;航班运输起降16.2万架次,同比增长4.3%;货邮吞吐量20.9万吨,同比增长8.9%,全年新增拉萨、包头、凯里、和田、舟山、洛阳等20个新航点,通达国内航点121个、国际航点20个。
长沙机场时刻资源紧张
湖南机场集团如何破局?
在疫情反复、资源极度紧张且航司经营困难的情况下,湖南机场集团不断完善优化市场结构,推进“湘京”“湘沪”“湘川”快线建设,争取重点城市时刻增量,长沙至北京的航班密度每天达27班,实现全时段覆盖;长沙至海口、昆明、成都、哈尔滨、西安、重庆、沈阳、乌鲁木齐、长春、南京等国内主要干线航线上,每天平均达到往返8班以上。
同时不断优化航空公司结构,长沙机场冬春航季增加426个时刻,时刻增量向基地航空公司倾斜,基地航司份额占比为42.6%。积极推动湖南航空在湘时刻新增工作,2021年新增乌鲁木齐、济南、长春等航点,通航昆明、成都、哈尔滨等14个城市,在湘运力投入增至7架,成为长沙航空市场占比第7的航空公司。除此之外,湖南机场集团结合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推出空铁地联运产品。提供“一票畅行、行李无忧、免费磁浮”等九大特色服务,为旅客带来长沙到韶山核心景区仅55分钟的便捷体验。
目前,长沙机场始发航线达到118条,占比为65.1%。直飞航线88条,占比49%,无论是航线条数还是占比份额都是中部三个机场中最高,航班结构优化成果明显。
“智慧中转平台建设”落地
打造一流乘机体验
长沙机场是中国十大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每年承载着以千万计的旅客吞吐量。随着机场窗口化功能逐步凸显,长沙机场立足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枢纽功能,通过中转市场培育提升机场客流。
2021年,长沙机场中转旅客吞吐量达83.6万人次,同比增长10%;中转占比4.2%,同比增长5%,急转成功率同比提升32%;推出为旅客办实事60项服务举措,连续3年荣登“全球最佳机场百强榜”。
长沙机场是国内首批实现省际跨航司行李直挂服务的机场,率先在全国推出跨航司中转平台、中转通小程序并建立中转联盟。中转最短衔接时间(MCT)、急转保障、中转产品走在全国同类机场前列。“智慧中转平台建设”在全国217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CAPSE创新服务奖。目前,长沙机场基本实现了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无忧中转服务。除了便捷的乘机体验,湖南机场集团不断创新,为旅客提供无纸化乘机、分舱优先登机、行李直播、可视接机等一批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让旅客的出行更智能、更环保、更人性化。
作为开放强省的桥头堡,湖南机场集团表示,在2022年将持续提升长沙机场枢纽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航线网络布局,深挖客流潜力,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促进航空市场恢复,为湖南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贡献民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