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服务 >

10分钟售罄!无目的地航班能接棒随心飞成为航司新机遇吗?

发布日期:2020-10-13 来源:未知 下载此文章

10分钟售罄!无目的地航班能接棒随心飞成为航司新机遇吗?

  图:10月10日,澳航无目的地航班上,乘客正在观光卡塔丘塔国家公园并拍照。 摄影:JAMES D. MORGAN/GETTY IMAGES

 

       10月伊始,数百名中国台湾旅客在台北桃园国际机场登上了长荣航空一架没有目的地的航班。此次飞行恰逢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飞行员将飞机倾斜,以便乘客能清楚地看到满月。空乘人员为乘客送上了节日的传统美食月饼。三小时后,飞机再次在桃园降落。在疫情大流行时代,它被视为一种“逃离”。

  无目的地航班是航司招揽生意的无奈尝试,这种噱头成功地吸引了铁杆常旅客。专家表示,这种新奇的旅行满足了常旅客想过正常生活的渴望,给乘客一种逃离现实的感觉。但气候活动人士谴责飞无目的地航班对环境造成了不必要的破坏。此外,无目的地航班也暗示了备受讨论的“旅行泡泡”方案尚未实现。

  疫情影响下,全球旅行受到限制,国际航班数量锐减,针对有飞行体验需求但无处可飞的旅客,澳洲航空、全日空、文莱皇家航空等多家航司推出了“无目的地之旅”,从某一机场出发,经过几小时的机上观光游览后,再在同一机场结束行程。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这一新产品受到了当地旅客欢迎,澳洲航空称推出的无目的地航班机票在10分钟内售罄。而长荣航空三天的中秋节航班也抢购一空。

 

  航空旅行已成为部分旅客生活习惯

 

  为什么乘客要忍受拥挤的空间,平淡的食物,感染新冠的风险,尝试“无目的地航班”呢?有乘客认为,这个可以代替她与家人的常规假日旅行。

  澳洲航空首席执行Alan Joyce在给《纽约时报》的一份声明中说,澳航的客户只是怀念飞行的体验。“很多经常乘坐我们航班的人已经习惯了每隔一周坐一次飞机,他们一直告诉我们,他们怀念飞行的体验,就像怀念目的地本身一样。”

  香港大学旅游研究教授Benjamin Laquinto对此表示赞同。定期乘飞机旅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至少在那些能负担得起的人当中是这样的。“(飞行)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现象,就像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一样。”“当你在机场的时候,即使它真的很无聊,也有一些令人兴奋的东西,人们会有一种期待感。”

  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心理学和旅游业交叉学科的教授Sebastien Filep表示,一种与生俱来的“逃离欲望”推动了旅游体验,而疫情大流行时期的封锁可能加剧了这种冲动。Filep说,对于许多旅行者来说,目的地并不总是最重要的。“和谁一起去比去哪里更重要。”他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旅行能带来更大的幸福感”,包括降低压力水平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能否复现“随心飞”热潮?

  疫情发酵冲击旅客数量时,为了刺激出行需求,亚航、越捷航空等国外航司推出了“无限飞”产品。2月底亚航就推出过“无限通行证”产品。而6月18日中国东方航空推出的“周末随心飞”产品则将这一波营销推向一个小高潮。推出“随心飞”后的首个周末,东航表示已经售出了10万份套票,而当时首个周末就激活了6.5万套。东航借此狂回笼3亿元现金流。

  随后两个月,南航、海航、川航等多家国内航司跟进,各自推出不一样的“随心飞”。而9月中下旬,借着双节黄金周的消费高峰,东航、南航、海航等多家航司再次掀起“随心飞”的热潮。由于抢购火爆,海航服务器还曾一度崩溃。

  中国航司“随心飞”的成功也让外媒瞩目,路透社彭博社在内的多家知名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他们认为,中国运能已经急速回升至疫情发生前水准的九成以上,这有部分是出于夏季旅游热潮。行业预测专家表示,预料中国航空业将在2020年底时回升到去年的水准。

  “随心飞”对激活中国航空市场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而目前多家国际和地区航司推出的“无目的地航班”究竟成效如何恐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无目的地航班能解决航司收入困境吗?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国区副总裁于占福对民航资源网表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在其它国家出现的观光飞/极地飞/伪出境航空产品,虽然并不能本质上解决航司目前面对的收入困境,但毕竟也是一道别样的缓解危机的风景。而这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更重要的议题,其实是一个国家的民间航空文化的兴盛程度,以及由航空文化所能支撑的潜在的多样的商业机会,及民航衍生商业生态。这是民航产业发展到更为普及阶段的一种很独特的连带产业,某种程度上也是民航事业发展高阶阶段的一个侧面指征。

  内地航司有可能跟进吗?

  于占福认为,当前中国年均每人的航空出行次数刚刚接近0.5次,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也远低于美国的年人均2.7次的水平。在当下的中国市场,上述服务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和超乎想象;但在更为发达和成熟的航空市场(更多从航空运输的普及率维度而言),这样的服务能被设计出来并能获得市场的热烈反响(有些产品的首航出现了被抢购的盛况),其实体现了民航运输对民众生活方式的深度渗透和重大影响,以及民航文化已经在民众之中非常扎实的基础。航空出行甚至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多数民众非常常态化的生活场景,一段时间的中断,甚至可以产生“重温/再历”的需求。机场值机与登记,机上体验,机场购物体验,这些环节都能唤起人们的行为记忆,对心理产生实际的抚慰。

  而这也仅仅是航空文化衍生产业的一个很小的棱面。航空模型制作,航空驾驶模拟、航空主题餐厅/酒店/夏令营、机场旅游/机场婚礼/机场餐厅、航空拍摄与交流、航空主题博物馆、服装以及日常生活用品、航空迷俱乐部等,其实有形态和题材众多的航空衍生品,后续都有巨大的商业变现机会。

  这些虽然没有在中国大面积出现,但是我们可以预想这是中国航空市场逐渐发展会必然经历的格局。现在其实有部分超级航空发烧群体,他们面对的是航空文化衍生商业供给贫乏的苦恼。潜在的商业机遇已经出现。虽然不是容量巨大的金矿,但是绝对是具有长期成长性和具体潜力的行业。现在能够布局,将有可能直接搭载逐渐宏大的潮流,成为非常有特色的创业题材。

  旅行泡泡或许是更优解

  无论多么成功,无目的地航班都无法弥补航空公司惨淡的销售业绩。

  目前,各大航空公司只提供有限的航班,机票销售对它们的资产负债表影响不大,甚至没有影响。香港快运将于11月推出三次无目的地航班,起价50美元。长荣航空中秋三天航班的价格在200美元至300美元之间,而澳航的一天航班价格在566美元至2734美元之间。不过,虽然航班收入不会太可观,但在疫情下通过这种方式和旅客进行互动,对航司来说,展示创新能力和保持品牌曝光度还是有好处的。

  10月6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计全球航空公司将在2020年下半年消耗770亿美元现金。该组织警告说,航空业有500万人面临失业的危险。在8月公布的季度财报中,澳洲航空录得近20亿美元亏损,长荣航空录得逾2000万美元亏损。

  对亚洲航司来说,跨境航班的恢复将带来更多的安慰。至少从今年5月开始,亚洲政府官员一直在讨论“旅行泡泡”的概念,即疫情较低的国家相互开放旅游线路,并取消对对方游客的隔离要求,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措施都没有实现。

  但有迹象表明,有关旅行泡泡的讨论再次升温。据报道,新加坡和香港正朝着建立双向飞行走廊的目标迈进,泰国最近宣布将于10月底开始接纳中国游客。韩国和日本宣布,他们将在本周开始引入跨境、无隔离的商务旅行。

 

上一篇:Cirium:新冠疫情肆虐下4月至今的航空客运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下一篇:全球航空业前景未明:2021年将烧钱至少600亿 2022年前现金流不会转正

主办单位:民航发展网     承办单位:北京盛世华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10-68160386    传真:010-88210800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其言论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

工信部备案许可:京ICP备190535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