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于疫苗仍未面世,新冠病毒仍难以根除,这对各地机场的有效恢复运营造成一定影响。AECOM 全球航空专家就旅游业,尤其是机场,如何通过保障乘客安全健康出行,帮助大众重拾对出行的信心,进行了研究。
毫无疑问,新冠疫情对旅游业造成了致命打击。今年 3 月,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运量同比暴跌 91%。法兰克福机场的降幅更是高达 97%。希思罗机场也于 4 月 2 日称,预计其客运量将锐减 90%。一些机场完全关停,以响应严格的旅行限制;包括希思罗在内的部分机场则关闭了部分跑道和航站楼。这导致了货运代替客运成为了这些机场当前的主要业务。
如今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旧严峻,缩减运营规模或彻底停运相对简单,而安全地恢复运力则要困难得多。在各国政府准备放松封锁措施、重振经济之际,机场运营商必须开始考虑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顺利且安全地重新开放航站楼。那么接下来,如何为数以千计的机场工作人员和每日数百万的旅客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这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挑战,但也并非完全无计可施。
首要目标就是必须让工作人员和乘客对机场重拾信心,认可其是安全的工作和旅行场所。在考虑该通过哪些风险防控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时,则应围绕以下三个关键点:
/ 让客户确信个人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 尽可能地提高相关安全措施和流程的效率。
/ 加强决策的灵活性:运营商必须要认识到,随着疫情的消退和对新冠病毒的了解加深,当前采取的措施不会一成不变,极有可能会被其他措施取代。
总之,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机场运营商从未面对过如此巨大的挑战,所以当下为加强航空出行安全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在将来都会增强整个旅游业的韧性,也能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
帮助旅客克服航空出行焦虑
疫情期间,各国政府纷纷下令限制国民进行非必要的旅行,这也导致了不少人对出行产生焦虑。为消除这些忧虑,机场运营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要保持整个机场航站楼干净整洁,另一方面要将个人安全置于首位,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身体接触,保证乘客尽可能快速且安全地通过机场。而对于入境旅客而言,则应让他们尽可能快速且安全地离开机场。
另外,乘客在出行前进行健康筛查也将成为必须。旅客可以使用现有的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程序,提前提交健康数据,这省时省力,但数据隐私安全需要得到保障。因此,一些国家正考虑向已经产生抗体的旅客发放“健康护照”或者“适合出行”证件。同时,也可以利用热成像和体温传感技术,让航站楼内外的“筛查通道”,转变为有效的半生物安全区域。
在登机前,乘客可能需要逐一进行体温检测。那么,体温检测该如何实施,又由谁来执行?日前,AECOM 就机场恢复运营为美国东北部的某国际机场提供相关建议时,有一个难题引起了较大的争议,那就是健康检查应该由有资质的护士、医疗专业人士,还是经过相关培训的机场工作人员执行。每一种选择都有利有弊,但鉴于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疫情期间的健康筛查来说至关重要,大多数人认为,由护士来执行健康检查才能更好地重建人们对航空出行的信心。
然而,单靠症状进行筛查,可能无法识别无症状感染者。因此,在有条件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之前,旅行仍会面临一定程度的风险。但通过实施一系列防范措施,可以逐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使风险水平降到大多数旅客愿意承担的可接受的程度。
旅客密度管理
据数学模型显示,当客流量恢复到疫情前 50% 至 60% 的水平时,乘客之间难以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因此,机场运营商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要么降低运力,要么改善对旅客密度和客流量的管理。
AECOM 为美国东北部的另外一个国际机场,进行了数据模拟和乘客使用设施建模,得出相关分析数据,即在旅客保持 2 米(6 英尺)距离的前提条件下,现有航站楼所面临的限制、对运力产生的影响以及通过安检的等待时间。这些分析结果可能会因航站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都足以帮助机场运营商了解调整机场跑道数量和配置后,每小时可以接纳的客流量。
同时,机场运营商和航空公司可以互相协调配合,通过短期措施来平衡和分散航空出行需求,从而降低客流量峰值。另外,机场还可以采取分时登机的方法,让乘客错时抵达航站楼。
分时登机,再加上将旅客分置在不同区域的措施,都有助于减少登机口的拥堵状况和旅客密度。
不过,随着出行人数的增多,保持安全距离将变得越来越难。如果在飞机上实施乘客隔位分散就座,则可能会给航空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逐步降低航站楼内发生病毒感染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排队等待的状况是否会加重?
未必如此。在航站楼内,决定着疫情期间旅行安全性的因素共有两个:一是尽量减少身体接触;二是让乘客尽快抵达登机口。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为旅客创造一个顺畅的航站楼通行环境,是机场运营商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利用现有的几项科学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旅客在航站楼中的通行效率:全自动自助行李托运,只需一步即可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来验证乘客身份;通过行李卫生处理站,使用紫外线或喷雾技术对出入境行李进行杀菌消毒,这些措施都能显著改善行李搬运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环境。类似的方法也可用于对随身行李和乘客物品进行消毒。另外,电子护照和生物特征数据的广泛应用也同样有助于降低病毒感染风险。
针对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措施是否会成为常态?
有这个可能。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变通。机场运营商不能坐等政府取消旅行限制或者批准和实施广泛性的国际旅行措施之后才有所行动,必须立即开始从战术和战略层面考虑该如何应对乘客和航班增多的局面。与此同时,各个大型国际枢纽机场的运营者还可以携手共同建立全球标准,推广最佳实践。
现在的重中之重,是要把机场航站楼转变为一个过滤系统。从航站楼外到登机口,机场运营商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健康筛查、自动值机、行李消毒、非接触式安检等,逐步降低病毒传染风险。如果以上措施有效,让机场运营商足以确信机场内的环境和人员都已在最大程度上隔绝了新冠病毒,即可放宽对身体安全距离的要求,不再担心旅客密度的增大。
而且,即使疫苗研发成功,这些努力也不会白费。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将更加了解旅客的行为,更好地掌握与乘客沟通的技巧,据此改善机场运营,简化乘客值机手续,整个航空业从中学习到的经验,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任何突发情况。
作者: Richard Gammon 及Bijan Pashanamaei (AECOM)
上一篇:定了!重庆第二国际机场在璧山正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