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近两年民航客运量发展变化情况(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民航客运量数据制作)
4月29日,北京市宣布自4月30日零时起,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国内低风险地区进京出差、返京人员不再要求居家隔离14天,正在隔离观察的可以解除观察。据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消息发布后的半小时内,该平台机票搜索量迅速攀升,北京出发机票预订量较上一时段暴涨15倍。消息发布后次日,A股航空股应声暴涨,国航、南航分别上涨5.84%和4.65%,华夏航空等个股涨停。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既是我国民航市场回弹的表现,亦不能排除炒作因素,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民航出行需求仍然比较低迷。
理性看待机票预订量暴涨
民航客运正在走出低谷。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4月最后一周(4月24日至30日)民航客运量完成425.7万人次,环比上一周(368.6万人次)增长15.5%,但同比仍下降62.6%,恢复程度不到四成,仍处于超大幅度下降区间。横向比较看,4月,美国机场通过安检旅客人数328.7万人次,同比下降95%;韩国机场旅客吞吐量256.14万人次,同比下降75%。综观而言,当前民航客运正在走出低谷,但与正常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处于缓慢恢复过程。
机票预订量暴涨与低基数有较大关系。4月29日去哪儿平台北京出发机票预订量短时间内暴涨15倍,表面上看涨幅惊人,但实际上与前一时段超低基数有很大关系。比如,与国内疫情严重期间民航客运量低谷那一周(2月11日至17日)115万人次相比,4月最后一周客运量增长了2.7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恢复程度还不到四成,即使有“五一”假期刺激,5月1日至5日恢复程度仍然不到四成。此外也不排除炒作因素。
机票预订量暴涨是需求长时间“压抑”后的暂时性爆发式释放。短期内暴涨的机票预订量,大多不是立即出行需求。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4月30日民航客运量(76.0万人次)环比29日(66.3万人次)并没有如机票预定量那样同比例增长,只增长了14.6%,且五一假期日均客运量仅为63.2万人次,比4月29日甚至下降了4.7%。因此,4月29日暴涨的机票预订量既是需求长时间“压抑”后的暂时性爆发式释放,更是今后一段时间(未来1至2个月)出行计划在短时间内的集中提前释放,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机票价格打折仍是主流,以北京至上海、广州、深圳等传统热门线路机票为例,5月中旬机票价格普遍在5折以下,其中至广州、深圳的折扣力度更大,80%左右航班折扣在3折以下,且票源充足,表明民航出行需求仍然比较低迷。
航空业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受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当前航空业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呈现“航空公司已经出现破产、股价短期内暴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的特点,具体来看:
——航空公司已经出现破产。据民航资源网统计,截至5月2日,英国最大的国内航线运营商Flybe、美国阿拉斯加州最大航空公司RavnAir、澳大利亚第二大航空公司维珍澳洲等9家航空公司已经破产或申请破产保护。在支线航空公司接连出现破产倒闭的同时,大型航空公司经营也困难重重,欧洲航空业领头羊汉莎航空每小时损失约100万欧元,表示不排除启动破产保护程序。亚太航空中心(CAPA)甚至预测,到5月底世界大多数航空公司将破产。
——航空公司股价短期内暴跌。从航空公司资本市场表现看,投资者普遍不看好,“股神”巴菲特已经清仓航空股,5月7日美国四大航空公司——美国航空、美联航、达美航空、西南航空股价较1月17日分别下跌66.3%、74.6%、64.8%和53.6%。从国内看,5月7日中国国航、南方航空股价较1月17日分别下跌25.1%和26.6%,明显高于同期上证指数6%左右的跌幅。
——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当前,疫情仍在境外不断扩散蔓延,全球出行受限、航空出行需求急剧下滑,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计,今年二、三、四季度全球航空运输需求同比分别下降82%、56%和33%,全年航空业损失高达3140亿美元。同时,4月IATA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航空公司商业信心指数仅为14%、未来一年预期指数进一步降至6.5%,均远远低于50%的临界线。
从国内看,一季度我国航空公司共亏损336亿元,其中国航、南航、东航、海航、山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华夏航空等8家上市航空公司共亏损217亿元。
考虑到未来一个时期航空运输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预计我国航空公司经营状况短期内难以有效改善。对此,建议国家加快研究制定面向航空公司的一揽子扶持政策,加强部门间沟通,研究返还2019年航空公司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的可行性,明确今年初确定的免征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的期限,建议至少到今年年底,及时引导企业预期。用好旅客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研究扩大民航发展基金使用范围,重点用于帮助我国航空公司“活下去”。研究制定对航空公司进行注资的具体操作方案,明确注资范围、标准、额度及相应条件,全力帮助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作者单位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下一篇:五一后境内民航市场复苏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