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进一步抑制原油需求,加上近期美股熔断,全球经济发展唱衰,近日国际油价跌至冰点。
3月18日,国际油价暴跌逾20%,创下近18年来的历史新低。
大家都知道,燃油成本是航空公司最大的经营成本,对航空公司经营业绩影响很大。
在国际油价出现暴跌后,3月9日,华夏航空发布公告称:
“为降低原油、航油价格和汇率及利率的波动风险,公司拟开展原油、汇率套期保值业务。”
就在今天,国内另一家上市航空公司-吉祥航空,也发布公告称:
“为规避生产经营中原油、航油价格波动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以投机和套利交易为目的,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1.什么是航油套保
航油套期保值,就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商品(原油)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
即交易人在买进(或卖出)实际货物(原油)的同时,在期货交易所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交易合同作为保值。
航空公司实施航油套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油价波动的影响,但也不排除部分航空公司以此进行投机和套利交易。
2.航油套保的玩法
1、常规玩法
航空公司实施航油套保的普遍做法是,在协议期内按照固定价格购买燃油,以对冲未来油价上涨的风险。
这种做法比较保守,重在维持航空公司燃油成本稳定。
2、对赌玩法
航油套期保值更高级的做法是,找一家银行,签一个类似“对赌协议”的东西。
航空公司针对燃油买进一个延卖期权,并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一个延买期权。
一旦燃油价格下跌,航空公司付钱给银行;
一旦燃油价格上涨,则银行付钱给航空公司。
这种做法更偏向于投机,利用期权把一项投资,可能发生的正面或负面回报,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以此对赌谋利。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做法风险很高,一不小心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3.航油套保是把双刃剑
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内多家航空公司进行套期保值,但结局大家都知道,亏损的一塌糊涂。
2008年,在东航139.28亿元的亏损中,燃油套期保值损失为64.01亿元,占比46%。
而在国航的燃油套期保值中,损失更是高达74.72亿元,占比更是高达82%。
套期保值,使当年本已亏损严重的国航和东航,雪上加霜。
2008年,航空公司套保失败,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采用了不合适的套保策略(使用期权而非期货套保)。
二是对未来市场油价走势做出错误判断。
三是使用了复杂的结构性产品,其中竟包含5、6种模型。
基于前车之鉴,航空公司需要明确认识到:
套保的重点在于锁定成本,而非提升收益,更不是投机的金融工具。
航空公司在制定套保计划时,不要过于激进,应该量力而行。
我们看到吉祥航空在本次公告中提到: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实施的原油套期保值交易总购买额度不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0%,期货市场建立的头寸数量不超过公司上年航油总使用量的二分之一。”
这就是一种保守策略,符合企业实施套保的实际需求。
此外,航空公司在制定套保计划时,还应避免使用复杂的衍生品,应推崇“极简主义”。
越复杂的套保产品,就意味着越发不可预测和越发难以把控的风险,一旦失手,对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
在套保数量方面,航空公司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用油计划,及相关的基差水平来做决策,并非越多越好。
本次吉祥航空套保计划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方面的保守策略,公告内容如下: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期货品种主要以公司使用的油料品种和与其关联性紧密的油料品种为套期保值交易标的,套期保值交易数量控制在公司实际用油量以内。”
由此可见,吉祥航空的套保计划,是权衡各种风险后,有备而来的。
总而言之,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套期保值是一项维持公司经营成本稳定性、提升公司长期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但是,在实施套期保值时,航空公司应当保持理性,不要盲目投机,更不要“步子迈得太大”。
吉祥航空的套保策略,值得同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