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机场空港 >

2019年国内机场运力排名:北上广居前三,中部之争胶着

发布日期:2020-03-1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下载此文章

  近期,中国民航局官网公布了2019年中国机场吞吐量数据。

  21世纪经济研究院以旅客吞吐量为分析维度,观察过去一年中国民航机场的表现情况,同时结合2020年1-2月的部分机场运力数据,对疫情之下的机场运力进行解读。

  我国民航业的发展依然稳定,2019年吞吐量超过13亿人次,排名前十的机场整体迈过了4000万人次关口。其中,北京首都机场排第一,上海浦东、广州白云分列二三名,西部地区机场占据4个席位。

  受疫情影响,2020年2月份多个机场的运力较上年同期出现了大幅下滑,民航“失去的2月”能否在今年找回来,依然面临考验。

 

2019年国内机场运力排名

  长三角机场群运力最高

  2019年我国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3亿人次,达到13.516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9%。

  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12.122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5%(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以及大陆至台湾地区航线完成2784.8万人次,比上年减少3.1%);国际航线完成1393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

  各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达到39个,较上年净增2个(银川河东、烟台蓬莱机场)。年旅客吞吐量200万-1000万人次机场有35个(含北京南苑机场),较上年净增6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9.8%,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以下的机场有165个,较上年减少4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6.8%,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在国内四大城市群的航空运输方面,2019年的旅客吞吐量均超过1亿人次。其中长三角机场群最高,吞吐量26557.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7.0%;京津冀机场群次之,在2019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4665.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1%;珠三角九市完成旅客吞吐量14202.5万人次,较上年增长7.4%,列第三位;成渝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11040.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8.2%,排名第四。

  具体的机场数据方面,2019年,北京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依然傲视群雄,尽管同比2018年出现1%的下降,但仍为国内唯一一座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的机场。

  尽管北京首都机场运力下降,南苑机场停航,但随着大兴机场的启用,北京地区的整体运力依然呈现上涨态势。2018年北京旅客吞吐量为1.075亿人次,2019年增长到1.082亿人次。

  此外,以旅客吞吐量排名,国内机场2-10名的位次未发生变化,依次为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成都双流、深圳宝安、昆明长水、西安咸阳、上海虹桥、重庆江北、杭州萧山。

  同时,随着杭州萧山机场在2019年末的旅客吞吐量突破了4000万人次,使得排名全国机场前10位的机场,整体跨过了4000万门槛。

  不过,在疫情影响下,21世纪经济研究院预计,2020年国内航空运输将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

  从民航西南局近期公布的2020年2月份数据看,整个民航西南局管理的49座机场,其旅客吞吐量共计较去年同期下降81%。其中,成都双流、重庆江北、昆明长水和贵阳龙洞堡机场的2月运力增速依次为-76.24%、-81.75%、-83.78%和-81.75%。

  以成都双流机场为例,2019年2月的旅客吞吐量为417.8357人,而2020年2月的运力仅112.0993万人。

  民航中南局公布的1月10日至2月18日运力情况显示,民航中南地区共运输旅客吞吐量下降48.56%。其中,湖北地区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62.97%、湖南下降47.38%、广东下降44.59%、海南下降48.49%。

  民航西北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10日至2月18日期间,24个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482.72万人次,同比下降47.91%。

  尽管随着疫情逐步受到控制,各地陆续复工复产,但民航“失去的2月”,能否在今年接下来的时间内找回来,仍是一个未知数。

  疫情影响中部头名之争

  中部机场头名之争,仍未落定。

  2019年末,武汉天河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为2715万人次,《武汉民航航线开发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其发展目标是“中部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到2020年,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3500万人次。

  不过,武汉天河机场的这一目标面临着来自郑州新郑机场的挑战。

  2015年,新郑机场以173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第17位,同期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为1894万人次,排名全国13位。

  此后,新郑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增速连续几年皆高于天河机场,并于2017年成功超越后者列全国第13位,同年天河机场仅排名全国第16位。

  2018年,两座机场之间的位次差距进一步扩大。新郑机场为全国第12名,天河机场则保持“原地踏步”。

  2019年,武汉天河机场借“军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成功实现增速的“逆袭”,旅客吞吐量增速达到10.8%(同期新郑机场仅6.8%),且全国机场排名提高到14位。此外,天河机场10.8%的增速,在全国39座旅客吞吐量突破1千万的机场中排名亦达到了第3位。

  正是看到了重点赛事活动对于航空产业的推动作用,2020年的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国际影响力,举办全球供应商大会、国际性学术论坛等100场以上重点赛会节展活动。

  然而,受疫情影响,武汉天河机场已经从1月23日起关闭了离汉离鄂通道,预计将对2020年的旅客吞吐量造成一定影响。

  如以3500万人次的目标计算,2020年武汉天河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增长需要超过28%。在疫情过后,武汉天河机场的运力是否能够获得快速恢复乃至反弹,不仅关系到上述目标是否能完成,亦关系到中部机场头名的归属问题。

  西部迎机场扩张潮

  在中部机场的头名争夺激烈之时,西部机场亦出现了新的变化。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注意到,昆明长水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增速趋缓情况正在持续。2015-2019年,昆明长水机场的增速分别为16.4%、11.9%、6.5%、5.3%、2.1%。

  除北京首都机场外(因大兴机场启用,同期旅客增速为-1%),昆明长水机场的增速为前十大机场中最低。为何“失速”?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认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为云南省多条高铁的开通,对省内的航空市场带来冲击。

  就过去而言,云南省由于特殊的地理地形,长水机场与其他城市机场形成了紧密的联系,游客通过长水机场中转至省内的丽江、大理、芒市、西双版纳机场,或周边的成都、贵阳机场。

  但随着昆明与成都、贵阳之间的高铁开通,以及昆明与丽江之间的动车开通,部分客流被分散至铁路运输中。

  在云南省内,不仅长水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下降明显,丽江、大理机场亦出现明显的下降。2019年1月初,昆明与丽江之间的动车开通后,2019年丽江机场的客流量从上年同期的6%下降至-4.7%,大理机场亦从2018年的12.3%下降至0.1%。而尚未开通高铁的芒市机场与西双版纳机场,2019年的吞吐量则比2018年大幅提高,分别为17%和24.2%。

  高铁对航空业的影响明显,这似乎难挡云南省计划修建昆明第二国际机场的意愿。2月23日,云南省宣布将新建昆明第二国际机场,分流长水机场的省内航线,以发展区域机场群协同效应,形成滇中城市群的航空双枢纽新格局。

  同时,云南省宣布将建设昆明与丽江之间的超高速磁悬浮列车。在这一背景下,昆明长水机场是否有足够的旅客增长潜力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目前,长水机场的运力远未达到设计规划。根据2019年中国民航局批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总体规划,长水机场将按照近期(2030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远期(2050年)年旅客吞吐量1.4亿人次进行规划。以2019年的4806万人次旅客吞吐量计算,仅占该机场最大承载力的34%左右。

  除昆明外,目前成都新机场已在建设,重庆在近期亦明确提出了对第二机场的选址计划,由此可预计的是,西部地区将在未来迎来一波机场运力的扩张潮。

上一篇:石家庄机场:首个中转复工团队起飞

下一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国门下的战“疫”

主办单位:民航发展网     承办单位:北京盛世华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10-68160386    传真:010-88210800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其言论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

工信部备案许可:京ICP备190535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