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许多新闻报道经常冠以世界最大的单体候机楼、世界最大的卫星厅为新闻标题,似乎以世界最大引以为豪,笔者以为这是一种对机场候机楼、卫星厅的误读。对于机场来说,单体候机楼、卫星厅大固然可以布局更多的近机位,但也引起其他问题。
一、机场候机楼模式
1、多候机楼、卫星厅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乘飞机出行的人越来越多,机场吞吐量越来越大,航班越来越多,候机楼越来越多,T1、T2,……,卫星厅S1、S1、…….。
但这种模式带来了一个问题,乘客登机往往需要长距离奔波,中转也变得非常不方便,特别是当乘客在不同航空公司之间的中转。为解决这个问题,机场都要都采用捷运系统,或者摆渡车来解决乘客登机、中转不便的问题。
2、单体候机楼模式
为了解决这个多候机楼、卫星厅问题,于是设计者就设法将单体候机楼建造的大一些,如北京大兴机场(候机楼直径达到1200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新机场、迪拜世界中心机场。候机楼形状也不再是简单的造型。如凤凰型(更准确的说是海星型)。如大兴机场、青岛的胶州机场、成都天府机场,目的是可以布局更多的近机位。
这种超大型的候机楼同样会造成乘客登机,中转需要进行长距离奔波。
二、机场候机楼是不是越多、越大越好
一个机场有许多候机楼当然不好,现在新建的机场很少采用多候机楼模式。如有经历过在巴黎戴高乐机场转机的,转机过程一定令你崩溃。
单体候机楼是不是越大越好呢?当然也不是。其他的不说,光能耗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超大型的候机楼、超大空间,冬天需要加热,夏天需要制冷,你可以想象这种超大型候机楼一年需要消耗多少能量。
因此,大型机场建设应追求高效、便捷、绿色为荣。
2018年世界排名前10大机场效率指标
注1:浦东机场候机楼面积不包括卫星厅面积;
注2:/是缺少数据。
三、大型机场的第三种候机楼模式
那么,大型机场的候机楼有没有第三种模式,答案是肯定的,有兴趣的可以参阅笔者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