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冠肺炎(NCP)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举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有关研究表明,疫情将打断中国经济2019年底的弱企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受冲击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尤其是线下服务业。那么,新冠肺炎疫情对通用航空的影响究竟如何,下一步政府和企业该何去何从,如何有效应对?
笔者通过对行业数据的分析,并参照2003年非典经验,初步分析了疫情对通用航空的影响,探讨了此次疫情中通用航空所面临的“危与机”,提出了相关应对的政策、措施建议,供关心通用航空发展的政府、企业、读者共同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在冷峻疫情中,借此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与通用航空一道,期待春暖花开!
准确判断疫情影响的前提,是准确把握通用航空运营的特征,包括整体趋势、业态特点、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等。因此,笔者从2019年通用航空运营数据为例,分析其运营时空特征,作为判断疫情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依据。本文涉及数据均为不完全统计,且不含民航飞行学院,特此说明。
2016年至今,通用航空发展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传统通航飞行增长较快。截至2019年底,通用航空企业由320家增加至478家,飞行小时大幅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12%。无人机应用发展迅猛。2019年,实名登记无人机39万架,较2018年底翻,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飞行总量超百万小时。
通用航空作业具有非常明显的时间性、季节性,且不同业态分布特征不同。
受气候及春节影响,每年的1—2月飞行量较低,按照近两年数据看,1-2月的飞行量占全年飞行量的比例不足10%。特别是2月,往往是全年飞行量的低谷。通用航空作业的高峰出现在6月—8月,占到全年的30%以上。
通用航空不同的细分业态在每个月的飞行小时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据不完全统计,以2019年为例,得到以下结论(见下图)。
工业作业——与通航作业总量的时间分布接近,低谷在2月,高峰小时出现在9月,达1.2万小时。
农业作业——主要集中夏秋两季,特别是4—9月,其他月份飞行量很少,高峰出现在7月,达到1.5万小时。
消费类作业——受假期影响明显,受暑期和国庆长假影响,高峰月份主要集中在7月、8月、10月,高峰月份达到近0.5万小时。
通航应急——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上半年持续时间较长,主要在3月—6月之间,4月达到高峰,达到0.3万小时,下半年主要是10月飞行小时较多,6月—9月飞行量较小。
飞行培训——全年分布较平均,除1月、2月受冬季结冰和春节假期影响外,全年分布较为平均,每月保持在3万小时以上。
从全国各省来看,通用航空作业区域重点集中在山东、新疆、广东、四川、湖北、黑龙江、陕西等地,上述7个省份的作业量之和占全国50%以上。
2019年通用航空作业区域空间分布图
2003年3-4月非典疫情大规模爆发,第2季度中国GDP较1季度大幅回落2个百分点。通用航空运营情况与经济关联性较强,宏观经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通用航空业务发展。可以预判,此次疫情将对通航运营产生影响,造成通航运营飞行量的缩减。
此次疫情的爆发期自1月21日起至2月初,恰逢上文提到的通航运营不活跃期,疫情期与通用航空不活跃期的叠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疫情的影响。
笔者对比了2019年、2020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一至十五)通用航空运营的同比情况,2020年春节期间,实际开展飞行活动通航企业较去年减少过半,中南、华东地区开展通航运营的企业仅2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1家。通用航空飞行小时也缩减为去年同期的一半不到,但缩减的总量不大,合计不足1300小时。
同时,我们发现,春节期间,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广东、浙江等地所属的民航中南、华东地区管理区,通航飞行量同比缩减最为严重,占全国通航飞行小时总缩减量的75.1%,合计近1000小时。
从2003年非典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影响来看,疫情对消费、培训等的影响要超过农业、工业等产业。类似的,此次疫情对通航消费、培训类作业的影响,从规模、持续时间上,都将超过对工业、农业作业的影响。
工、农业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被无人机替代的趋势,无人机在疫情背景下,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适应性更强。因此,工农业作业相对受影响较小,且无人机作业抵消了部分不利影响。
消费、培训类飞行,规模和总量近几年逐年上升,此次疫情对人员的聚集、流动采取严格限制,因此将大幅抑制上述需求,消费、培训类作业将受到严重影响。
2003年非典疫情时,当年6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第1、2产业在第3季度迅速回暖,第3产业到第4季度才明显回暖。可以预见,此次疫情对工农业作业的影响短期较强,恢复较快;但对消费、培训类作业的影响较大,持续时间将更长。
湖北、广东、浙江等疫情较为严重的省份,2019年的作业量分别占全国6%、8%、2%。其中,湖北省以飞行培训作业为主(85%),飞行培训小时全国排名第4,占全国(不含飞院)培训作业量的8%。广东、浙江省的工业作业量分别排名全国第一、第二,占全国工业作业飞行总量的32%、6%。
疫情的发生将造成上述省份通用航空飞行的推迟、甚至取消,特别是湖北省的培训飞行将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上述地区的作业量的锐减,对全国的通用航空作业量的影响较大,具体程度取决于疫情持续的时长。
此次疫情中,全国不少城市的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利用无人机开展防疫工作,并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重点涉及社区空中指挥、空中巡查、短途物资运送、小范围消杀喷洒、人群零接触测温、夜间救援工程照明等,为通用航空创新参与抵抗新肺疫情开辟了全新战线。随着应急、公共服务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无人机以其在疫情中更好的适应性,将在公共服务的更多场景中得到创新应用。
内蒙古通航空中国王350飞机
此次疫情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产业链条、运营保障、中小企业危机等三个方面。
一是通航产业链条不确定性增强。通航制造企业延后开工,无法按期交付产品,将导致延期交付风险,为后端链条带来不确定性。通用机场只保障防疫应急飞行,一般通用飞行基本暂停。通航公司飞行暂停,履行服务合同延迟,经营停滞,上述种种,都将使得产业链条的不确定性增强。
二是民营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加剧。中小型企业是通航企业中的主体,受运营中断造成的订单合同违约、飞行人员工资、航空器租赁、基地机场租用等成本都将对中小企业资金造成压力。资金周转困难,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风险还可能沿着供应链和担保链上下及横向传导,引发局部性危机。
三是参与防疫救援保障机制待明确。通航企业作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件应急的响应机制尚未形成。在预案中,何时启用通用航空,动用哪种机型、如何部署形成合力,目前,暂未形成可操作的方案。同时,疫情中,运行环境更为复杂,保障风险进一步增大,如何更好的保护机上人员、航空器、运送物资、机场的安全,也对相应的保障机制提出更高要求。
内蒙古通航空中国王350飞机
一是深化通用航空应急领域研究。进一步深化通用航空在公共事件应急领域应用,完善公共事件应急领域的法规、机制、预案、管理等,探索构建灵活高效的跨区域通航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公共应急的响应层次和响应水平。
二是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负担。一是发挥好专项基金作用。针对抗疫过程中,积极请战并参与救援的通航公司,考虑特殊时期的生产成本,通过公共卫生应急、通用航空发展等专项资金予以奖励。二是发挥好通航企业诚信体系平台作用,与金融部门共享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相关数据,为其提升信贷效率、降低信贷成本创造条件。
三是推动科技应用变革行业发展路径。为无人机、智能化装备在通用航空应用提供机会,为其创造较好的产业生态环境,重视新技术应用下对管理模式变革的深层次要求,深化改革,加快适应,为行业实现创新发展开路。
协会作为通航企业的娘家人、代言人,在疫情面前也有很多大有可为的地方。
一是加强宣传防疫抗疫宣传。推广通航防疫有益经验,总结抗疫先进事迹和案例,为通航在公共事件应急更好发挥作用积累素材,体现民航行业担当;
二是协助协调保障资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受疫情影响而经营困难的企业提供供需信息、协调保障资源,协助企业渡过难关;
三是推动管理优化。针对疫情期间,企业遇到的重要、集中问题,及时汇总并向局方反馈,发挥好协会做好桥梁,共促行业发展。
四是筹划设立基金。筹划设立通用航空中小企业的共助基金,坚持市场化原则,为企业互帮互助、抱团取暖搭台,提升行业自救能力,为下一步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一是主动降低成本。组织共享联盟,降低飞行员、机务人员、房屋、设备租赁等成本占比过高,加大组织灵活性,增加日程成本的弹性,减少固定支出。
二是多元筹措资金。灵活地运用多种筹资工具来降低成本,利用好金融工具的应用,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是加快提升新科技适应能力。积极转型,主动将传统通用航空与新兴工具融合,战略谋划,既把传统通航重资产模式做精细,同时,逐步向轻型化、服务化领域拓展,提高企业适应新趋势的能力。
金汇通航阿古斯特A109直升机
【本文数据:来自通用航空相关系统及北京大学、恒大研究院等,部分通航公司相关领导为本文提供了相关信息和建议,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