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
其中,关于南通新机场的正式官宣,备受关注。
《纲要》明确提出,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增强面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其实,这一说法,早在今年7月,就已有相关报道。南通市市长徐惠民在一档直播节目中公布: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已被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和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共同组成上海航空主枢纽。
此次来自中央的正式官宣,再次明确了南通新机场的定位。同时,毫无意外的,再次引发了关于“上海第三机场”的又一波讨论和猜测。
“上海第三机场”缘何长居热搜榜?
早在2009年,“上海第三机场”的提法就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当时,有媒体报道称,嘉兴军用机场将改建成军民合用机场,文中就提及“可以将嘉兴机场定位为上海第三机场。”
如今,十年过去了,嘉兴机场尚未通航,但关于“上海第三机场”的讨论,却从未停歇。除了南通,还包括崇明、奉贤和苏州等地,都曾多次被坊间传为“上海第三机场”候选名单。
今年3月,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顾晓红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民航局没有受理过上海第三机场选址的申请。在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当中,也没有上海第三机场。”今年9月,上海市交通委主任谢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从未使用过“上海第三机场”的概念。
虽然已有官方辟谣,但“上海第三机场”的提法依然频频见诸报端。
对此,民航资源网专家欧阳杰指出,长三角经济重心和航空市场偏于上海西部,虹桥机场趋于饱和,而浦东机场区位相对远离长三角,交通不便,且上海航空总容量无法满足需求,由此第三机场说法兴起。
民航资源网专家林智杰则表示,“上海第三机场”的规划很有意思,很少听到上海市政府或是上海机场集团提,而多次提出的却是嘉兴、苏州、南通等地方政府,这本身就比较耐人寻味。
欧阳杰强调,相对于“上海第三机场”的争论而言,实际上,上海一市两场主导国际与国内、国际与国际中转市场,疏解部分国内中转市场到其他机场才是当务之急。
“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什么?
“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纲要》对于南通新机场的明确定位。
对此,欧阳杰表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说法不同于“上海第三机场”,这一说法既不排斥其他机场(如论证中的苏州机场),也对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有着促进作用和补短功能,尤其是对长三角地区沿海地区的客货航空市场一体化作用明显。
而其实,为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沪通两地也已共同提出“1+4”一揽子统筹协调合作项目。其中“1”是指大场机场搬迁;“4”即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沪通城际和通州湾。
此前,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在现有空域结构下,南通新机场满足空域容量限制的最大年旅客吞吐量约2360万人次;如果进一步推进空域结构和飞行程序优化等举措,南通新机场满足空域容量限制的最大年旅客吞吐量可以达到4900万人次以上。
最新消息显示,南通新机场目前正处于初步选址阶段,对海门市四甲镇和通州区二甲镇两个选址方案比对,选址年底前有望获批。
关于未来的南通新机场,欧阳杰认为,其主要功能是京东物流基地,位于江苏江北地区,圆通航空基地选址在浙江嘉定机场,两者均为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可作为上海浦东综合性货运枢纽的重要补充。同时南通新机场也是区域性客运枢纽机场,可满足江北地区航空旅客出行需求,尤其与沿江高铁的直接衔接,通过空铁联运方式,串联整个沿海高铁沿线地区航空客货市场。
林智杰也指出,怎么才能让南通新机场吸引上海苏州、南通、无锡等地的国内客源回流,为即将饱和的上海两场腾出更大的空间构建航班波。从国际经验来看,单一枢纽的效率最高,两场三场本身对国际枢纽建设是减分的,怎么才能做好“一市三场”的上海国际枢纽建设方案?是下一步值得思考的问题。
下一篇:这家机场文化味儿很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