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台湾华航空服员大罢工,瘫痪华航全天航班,当晚,台湾华航劳资双方达成共识,空服员罢工结束。台湾《联合报》今日发表社论指出,重新检视这次罢工的成因和解决经过,有几项重要的结构问题必须正视。首先是华航的危机处理。第二是当局处理华航人事的妥适性。第三是政治性与专业性的取舍。社论直言,华航罢工光鲜落幕,空服员赢得亮丽,但切莫忘了多少人因此无辜遭殃,还有暗处死角多少陈年问题积灰深重。 社论摘编如下: 在华航新董事长何暖轩全盘让步下,华航空服员宣布结束罢工,让这场影响上百航班、数万旅次的停飞危机宣告落幕。空服员罢工成功,除了归因何暖轩让步得彻底,主要还在工会团结及战略成功等主客观因素;而华航模式会不会变成其他公民营事业劳工群起效法对象,值得观察,至少目前华信已扬言跟进。 要说这次罢工危机的化解是一个双赢之局,恐不尽然。第一,何暖轩对工会的要求照单全收,只在寻求早日结束罢工,并未见他的谈判手腕有何高明。他送出的大礼比工会要求的多,也显示其一味示好。第二,空服员在达到目的后宣布结束罢工,为何不次日立即上工,却还要给自己补假一天,让上万旅客多受一天折磨?要到糖果就忘了旅客,似难谓负责的表现?第三,这次罢工不仅以旅客权益为牺牲,更将全部压力转移到地勤人员身上,让他们在机场直接承受旅客的叫骂。空服员赢得漂亮,却让同僚付出代价;这点,空服员应知轻重,不能认为理所当然。 简言之,这次罢工因空服员颜值极高而深获民众支持,又因政权交替牵动主管异动而轻易争取到各种优惠条件,值得庆贺。但是,我们要提醒的是,如果空服员不能在日常的工作现场赢得旅客尊重,并落实以客为尊的服务精神,空服员罢工的胜利即无法转换为华航竞争力强大的动力。甚至,旅客可能因这次罢工失去对华航的信任,而不再搭乘华航班机;这点,员工也要有所警惕,不能以为这只是资方需要苦恼的问题。 重新检视这次罢工的成因和解决经过,有几项重要的结构问题必须正视。首先,是华航的危机处理。航空公司罢工动辄影响成千上万人的旅行规划,以及对航线安排的信心,因此航空公司对于因为罢工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航班变动,最基本的危机处理,就是要通知近日内订位旅客其因应方案,包括替代航班的选项、延误的紧急联系、无法替代时的补偿等。但华航管理阶层对此因应迟缓,许多旅客除了从报导得知赔偿一百美元之外,公司连个清楚的说明稿都没有。这或许与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时遭到撤换有关,但如果制度明确,应不致如此漫无章法,此一治理漏洞必须补强。 第二,当局处理华航人事的妥适性。把空服员罢工描述为劳资争议其实并不准确,空服员固是劳方,但华航董事会、总经理所代表的并非资方,而是官方;准公营事业的人事与政策概由当局决定,他们看主管官员的脸色,却不必看股民、消费者、贷款银行的脸色。这次撤换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决定,即来自行政院长林全,岛内公司法明文规定董事会决定总经理,在此事件中却可以跳过不管。这种行政处理弹性,与公营事业的无效率、危机处理颟顸,其实正是一体的两面,相成相因。 第三,政治性与专业性的取舍。包括华航在内的公营或国营事业人事,一直被执政者当成政治酬庸职位运用,往往难以兼顾其专业角色。以何暖轩为例,虽然有交通方面的资历,但其专长是在道路运输,而非航空领域。而这次他临危受命出任董事长,主要是借重他处理台铁和中华邮政劳工抗争之经验,而非航空专长。换言之,在处理突发性的罢工事件,与进行航空事业的长期管理整顿之间,新当局似乎更强调短期事件的解决,而未思及华航长期的管理定位。这也难怪,何暖轩一上桌,就对空服员的七大诉求全盘让步,以示任务达阵;但这只是政治处理,当何暖轩要面对华航长期的营运竞争问题时,他能表现相对的专业吗? 华航罢工光鲜落幕,空服员赢得亮丽,但切莫忘了多少人因此无辜遭殃,还有暗处死角多少陈年问题积灰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