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出行方式的现实变化,无论是接送机还是自己乘机出行,有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择自驾方式前往机场,但这也同时加剧了对于机场道路和停车资源的依赖。   特别是最近两年,在公共假期和出行高峰等时段,我们时不时都会听到一些一二线大城市的机场停车场出现爆满超员、大范围排队拥堵,甚至是溢出车辆违规拥堵正常停车位、行车或行人通道和消防安全设施等隐患的窘况。   起初,笔者本以为这其中完全是因为机场停车场运行准备不足、管理不到位,还有部分司机社会公德心和自身素质修养缺失所造成的,但是先后几次亲眼所见某些大型机场肆意浪费原本就紧张有限的车位资源用于服务那些特殊车辆,这才明白原来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权益车位正在无时无刻地侵害着公众的利益。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国内个别大型机场近两年都纷纷与航空公司、银行等企业合作,在原本就车位较为有限的停车场辟出大片所谓的专享(专用)停车区,仅供所谓的高端客户和贵宾会员使用。即便是在节假日和春运等机场停车场难以满足需求的高峰时节,很多这些空荡荡的停车区域却依旧谨守逼格,毫无对普通车辆开放之意。   此外,还有一些机场,专门将距离候机楼较近或位置相对方便的车位供内部或一些特权车辆使用,这本身就有悖于机场所应保有的优先提供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属性,更别说对于其他停车场使用者权益的不尊重了。实际上,不少国外机场的停车场也会把一些较为方便的车位作为特殊用途,比如将其列为残障人专用停车位等公益目的,而非特权目的。   总而言之,对于肩负着一定公共服务和社会责任的机场来说,其停车场的运行管理能力和水平也应该被视为把控机场运行服务保障的重要一环。身为一名每年在国内搭乘上百次航班的旅客,真心希望能够在各地机场的停车场少见些不公,多一些井然有序和公平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