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传一份《吕梁市财政局关于公务出行优先乘坐飞机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称,为充分利用航空资源,积极推动吕梁航空事业发展,就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出行优先乘坐飞机有关事宜作出通知。抄送单位包括吕梁市各机关部门、各人民团体。25日上午,吕梁市财政局有关人员确认了上述通知的真实性,并透露该通知内容由市财政局起草,发布是以吕梁市政府的名义。另有当地机关人员对记者表示,所在单位已开始按通知内容执行。通知还明确,国有企业可参照执行,机票及相关费用,按照《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单位报销(据4月25日澎湃新闻)。   对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第八条的明文规定:到出差目的地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时,出差人员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选乘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尽管吕梁市在要求公务出行优先坐飞机的同时,还设定了目的地为直航城市、仅限乘坐经济舱等相关限制,但由政府发文号召公务人员出行尽量坐飞机的举动,显然与上述规定的基本精神不符。 既然如此,吕梁市为何还要发布如此奇葩的通知呢?其实,他们也有自己难言的苦衷。近年来,因拉动投资、地方形象等考虑,不少地方重视机场建设,但机场建设远超当地人乘坐飞机的实际需求,导致不少中小机场只能依靠政府财政与民航局补贴生存。据民航局发布的《关于2016年民航小机场补贴预算方案的公示》,2015年,有146个小机场获民航发展基金补贴,共计12.11亿元。这意味着,在全国各市(县)上马的200多家机场中,占比达70%到80%左右。而吕梁机场,便是其中之一。 一个城市出于发展考虑兴建机场,本身没有问题。但即使要建,规模是不是越大越好?设计吞吐量是不是越高越好?装修成本是不是越土豪越好?本地客流是否能提供足够的客源支撑?这些问题都不能不考虑。如果一个机场,单纯出于行政决策而非市场实际需要,那么,亏损在所难免。而出现亏损以后,像新闻中吕梁这样,号召公务出行优先坐飞机的方式,说白了,只是变相的财政补贴。而且,仅仅靠公务出行这点儿生意,想要为机场经营输血续命,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恐怕也不容乐观。即使真的勉强续命,靠纳税人的钱养着这样一个机场,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管是个人,还是政府部门,恐怕都不敢说每项决策总能做到完全正确,这一点,本无需苛责。关键在于,能否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有没有一个长效的纠错机制避免类似问题反复出现。具体就新闻中吕梁机场面临的困境而言,从当初的建,到如今的救,我们看到的问题,恰恰是决策机制缺少公共性导致的问题。如果当初兴建机场时,能真正做到开门决策,对规划设计的合理性能有一个充分的预判过程,很多不必要的成本可以避免。即使如今出现问题之后,正如有媒体指出的:既然可以用红头文件鼓励出行乘坐飞机的形式来吸引客源,自然也就会对平头百姓的乘机意愿不屑一顾。实际上,很多机场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自行减亏止损,通过调整经营策略、航班航次、优惠价格,提升自己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力,甚至可以与周边其他机场分一杯羹,但正因为亏损了有政府兜底,赔钱了有政府补贴,所以不少机场宁愿走高冷路线,也不愿意亲民经营。 在涉及公共利益问题上,通过一定程序的讨论或决策机制形成共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则。不过,我们还需注意的是,一方面,尽管开放式决策理念正在被我们的社会管理部门逐渐认可,但是关门研究、闭门决策的惯性,在诸多事关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出台过程中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作为公共利益代言者的社会职能部门,由于其自身的经济人本性,同样有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利性。因此,在现代社会里,政府行为往往只有置于公共领域的监督之下,其决策和管理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公共理性。本报评论员 肖金(来源:新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