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邱世磊)随着新疆旅游旺季的到来,全疆机场航班量持续攀升。为进一步规范航班计划动态调整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在缓解能需矛盾、维护运行秩序方面的作用,提升民航运行安全水平和运行品质,5月19日新疆机场集团运行管理委员会(全域管控中心)依据民航局最新下发的规范性文件《航班计划动态调整工作指南(试行)》要求,组织全员开展航班计划动态调整专项培训,着力增强对疆内支线机场航班时刻变更申请的全流程管控能力。 自4月起,全疆支线机场航班调时工作职责正式移交至新疆机场集团运行管理委员会(全域管控中心)。面对新的工作职责和要求,提升全员业务能力迫在眉睫。此次培训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迅速组织开展,主要从四个层面确保全员能够熟练掌握调时申请的审核要点、上报流程以及相关方案的制定。 政策理论层面,首先深入学习了民航局对航班计划动态调整的政策背景与原则,明确了旅客影响最小化保障能力优先等核心要求,清晰界定了调时适用场景与禁止性规定,杜绝将调时作为数据优化手段的错误认知。 流程操作层面,熟练掌握调时申请全流程规范,包括如何依据备降超20班容量溢出50%等量化指标准确判断启动条件;学会协同空管、航司、机场三方数据,进行调时方案的科学制定与合规性审核;通过模拟演练,掌握了特殊航班(国际包机、援疆任务航班)的优先保障流程与双审核备案机制。 风险管控层面,强化了对新疆地域特色风险的应对能力,例如针对冰雪季、沙尘天气等极端情况,学会运用能需矛盾颗粒度分析工具,制定分时段、分航点的精准调时策略,避免全域性调整造成的连锁延误。 技术工具层面,熟悉了民航运行数据共享平台的使用,能够借助平台的冲突检测功能、效能评估模型,自动校验调时方案的合规性,辅助选择最优调整策略,提升决策效率与精准度。 此次培训是提升团队业务能力、保障机场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未来,还将持续开展相关培训与学习活动,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确保在航班计划动态调整工作中做到准确、高效,为新疆民航事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