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本期嘉宾首都公务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靳永发   访本期嘉宾首都公务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靳永发,希望通航业界同仁在2016年继续保持信心,抱团取暖,共同推进行业越来越好的发展!、   IFLY:从公务机地面服务提供商的角度,与我们分享一下首都公务机公司2015年的收获与感受?   靳永发:从公务机航班量来看,2015年的情况和2014年差不多,没有太多变化。考虑到整个行业发展速度的放缓,而且机场的容量有限,加上受到时刻、停机位等资源的限制,在量上实现突破已经很困难,所以首都公务机公司在2015年将工作重点放在练内功上,通过完善内部流程、提升服务品质等措施,实现质的提升。   IFLY:从公务航班起降量看,2015年北京首都机场的公务机航班运行相比2014年,有哪些变化?   靳永发:2015年,首都公务机的公务航班量约10600架次,相比2014年有所增长,但幅度不大。其中,国际公务航班量较2014年增加了2.4%,国内公务机航班量增加了2.1%。自2013年以来,随着国内公务航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国内公务机航班量和国际公务机航班量逐渐趋于平衡,目前基本是对半分。   IFLY:为确保公务机业务在高负荷情况下安全运行,首都公务机公司在过去一年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靳永发:为了提高运营效率,首都公务机公司在2015年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是增加人员和设备,比如在远机位设置专门的人员和保障设施,保证公务机停靠远机位时得到快速及时的保障;其次是主动对接联检单位的要求,为客户节省时间;同时,进一步优化机位资源配置,和首都机场共同出台了公务机调机办法,争取做到停机位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在快速传递信息方面,公司还开发了ERP平台,并为机坪添置了移动通信设备;此外,还尝试了国外较为流行的交钥匙服务,即飞机落地后,将钥匙交给机务人员,由他们按照起飞时间将飞机事先摆放好出港顺序。但由于涉及规章、机务人员资质等问题,推动这项服务还需要时间,但这会是一个发展趋势。   IFLY:首都公务机在服务网络拓展方面有怎样的举措或规划?   靳永发:在服务网络拓展方面,首都公务机2015年在首都机场集团成员机场中选择了天津、重庆、南昌、呼和浩特、长春和贵阳6家机场,采取服务采购的形式,为客户在当地提供通道服务,客户通过我们采购的VIP通道不仅可以坐公务机,也可以做普通航班,这其实也是对长期客户的一种增值服务。今年,除了去年6家机场还会继续合作外,我们还会拓展一些新机场,目前正在选。   IFLY:2015年,首都公务机公司与美国FBO企业Million Air公司以及航油供应商EPI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请您介绍一下三方的合作模式?   靳永发:由于资源限制,再从量上去发展肯定是有问题的,而且国内整个FBO行业发展都不尽如人意,我们也很想知道美国的FBO究竟是怎么做的。鉴于这样的想法,我们与美国Million Air公司、EPIC公司进行了业务合作。首先是品牌互换,即各自品牌出现在合作方的FBO基地;其次互派人员学习交流,看看各自市场在运营模式、服务标准、安全管控等方面的差异,然后在遵守规章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合作形成内部的运营标准;通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如果运营标准能够被来自不同区域市场的客户所接受,我们就会将这一标准在国内进行推广,甚至向民航局请示,看能否上升为行业标准。   IFLY:立足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您如何看待连锁经营模式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   靳永发:从世界范围来看,FBO的运营模式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一是连锁经营,二是业务全面。连锁经营肯定是一种发展趋势,在欧美成熟市场,已经有很多规模较大的FBO连锁企业,如Million Air在北美地区就有二三十家。在业务方面,FBO的功能将越来越全面,除了供油和停场之外,还将实现飞行服务站的所有功能,甚至包括买卖二手公务机、提供投融资解决方案,维修、餐食、租车等业务将成为FBO基本的功能。   IFLY:您认为2016年中国公务机市场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靳永发:2016年,我觉得不会有井喷式的发展,也不会有断崖式的下跌。我认为,这一方面有宏观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是2013年下半年以来,大家买飞机、用飞机的期望并没有实现,关注点转移到运营环境、资源等问题上。目前,从国家的经济体量来看,公务机肯定是有需求的,但不会出现井喷式的发展和大幅度的下跌,会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2016年,首都公务机公司在资源问题解决不了的情况下,肯定会继续练内功,通过中外合作交流,不断完善运营机制,探索发展新路径。另外,十三五期间,我们还制定了基地+网络的发展策略,随着北京第二机场的修建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我们将以京津冀为主运营基地,然后采用多种合作形式去网络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