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登机有代步机器人辅助、航班问询有AI问询助手、送餐也有专用机器人AI+出行AI+物流AI+运行,作为国内机场智慧发展的先锋,深圳机场在市国资委指导下已完成AI模型本地化部署,拓展人工智能服务场景,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和机场运行效率,为建设世界一流机场蓄势赋能。   AI+出行,旅客乘机更省心   2024年,深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创新高,首次突破6000万人次,彰显深圳民航市场的旺盛需求。为了让旅客能够享受更加多样化、便捷化的出行体验,深圳机场深入分析旅客需求和服务痛点,从开车抵达机场,到携带行李登上航班,探索不同服务场景下的智能机器人应用,为旅客提供全天候、智慧化周到服务。   今年春运期间,华为泊车代驾全球首个机场商用试点落户深圳机场。试点基于车辆高阶智能驾驶能力和机场道路、停车场等场所的智能化配套,实现特定类型车辆在机场停车场自动泊位与自动驶出,帮助旅客节省长距离步行和寻找车位的时间,提供更加便捷、智慧的出行体验。   在航站楼内,深圳机场还加快推进了旅客代步机器人、行李运输机器人测试进程,主动为需要的旅客提供智慧化服务。在它们的助力下,旅客和其所携带的行李能够安全、快捷地抵达指定地点,省时又省力。旅客在深圳机场候机时,想喝杯咖啡、点个外卖,提供服务的可能是穿梭在航站楼里的咖啡机器人、送餐机器人。   AI+物流,查验搬货无人操作   同时,深圳机场以智能技术赋能航空物流业务,在航空物流的作业场景中,引入了AMR(自动移动机器人)、无人驾驶牵引车、AGV(自动导引车辆)等智能化设备,助力货物查验、搬运、分拣等环节逐步实现全过程无人操作、全天候运行,有效缓解了现场操作压力,提升货物处理效率。   在空运跨境电商货物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深圳机场快件中心联合菜鸟率先应用了多个智慧监管AI模型,不仅增强了对跨境包裹的实时管控能力,还大幅提高了监管效能和通关速度。其中,机械臂+单件分离器+六面扫描仪的三合一跨境包裹自动上线设备实现了跨境包裹从卸货、投放、排序、扫描的全自动作业,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   AI+运行,数智转型更丝滑   近期,深圳机场完成了基于国产华为昇腾算力集群的千亿参数大模型DeepSeekR1-671B 满血版全栈本地化部署,在安全领域率先实现落地应用。此次部署聚焦算力层面的自主可控,采用的是华为昇腾AI高性能算力集群,并以算力为支撑构建机场专属知识库,将航班和物流数据等18类异构数据源深度融合。同时,针对民航运行生产的特点和需求,深圳机场创新性开发安全适配器,在基础模型中精准注入民航法规、应急处置预案等专业知识,助力提升安全类任务处理能力。   深圳机场还将依托深圳机场联合创新实验室,持续探索AI技术在航班运行、物流运输、旅客服务、经营管理等场景的创新应用,推动AI有机融入机场全生命周期的运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