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乘客体验中国商用大型客机样机现场。中新社发 邹宪 摄   3月2日,空客A330客机完工及交付中心正式落户天津。对此,法国《欧洲时报》3日评论文章称,此事对欧洲和中国航空制造业意义重大,是典型的双赢案例。对空客而言,无疑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市场;对中国而言,更象征着航空业包括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黄金机遇期。   文章摘编如下: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航空业迎来了空前而持久的繁荣,自然也刺激了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各大航空公司机队扩编、机型更新非常频繁,成批购买空客、波音客机的大单经常见诸报端。波音公司预计,在未来20年,中国市场至少需要6330架飞机,达到目前飞机拥有量的三倍。   在此形势下,欧洲空客、美国波音对争夺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展开了不言而喻的竞争,然而中国也没有始终停留在单纯买家的地位上。2008年9月,欧中合资空客A320完工及交付中心项目正式投产,这是空客在法国图卢兹和德国汉堡之后的第三条同类生产线,亦即空客此类生产线第一次走出欧洲,第一站便是中国。   在这期间,中国人自主研发大飞机的情结并没有一日停息,2015年C919大型客机顺利下线,今年有望试飞。但这与A320一样,毕竟还都是支线大飞机,而今天在天津启动的A330项目则弥补了中国干线大飞机的空白,同时也是空客干线大飞机完工及交付中心第一次走出欧洲。   从A320升级到A330系列,再到B737大型客机完工及交付中心先后入驻中国,从航空制造业这个领域反映了中国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思路;从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到下线,再到不久以后的试飞,反映了中国科技和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历程。   中国企业正在为欧洲血统的空客飞机注入更多的中国血液,西飞公司组装的A320大翼组件中国造程度已达90%以上,组装全部在中国国内完成;具有美国血统的B737、B747也将开始其混血的发育生长期。至此,中国航空制造业又将迎来一个多头并进的发展机遇期。   当今这个世界,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竞争取代冲突,合作取代封锁,信任取代猜疑,正应该是世界和谐发展的正能量,比翼双飞才是人类共同天空的最美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