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冬春航季开启,近日,多家外国航空公司对至华航线航班作出调整。汉莎航空、北欧航空、波兰航空等部分欧洲航空公司宣布将暂停至华航线,引发关注。与此同时,达美航空宣布将于2025年6月恢复上海浦东至洛杉矶的直飞航班,每周3个航班;沙特航空将于10月28日开通北京大兴直航达曼的航班,每周2班;肯尼亚航空计划开通内罗毕至北京的直飞航班;新加坡航空将扩展中国内地网络航线布局,覆盖7个城市8座机场,并逐步增加航班密度至每周98班。截至目前,国际客运航班量总体已恢复至疫情前的八成左右。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这个潜力巨大的超大航空市场将依然对国内外航空公司保持强劲吸引力。新形势下,如何把这块蛋糕做得更大、更好,也将是中国民航在提质增效、追求更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   市场因素驱动航线调整   近日,汉莎航空宣布,将自2024/2025年冬春航季暂停法兰克福至北京航线;北欧航空宣布暂时退出中国市场,暂停其哥本哈根至上海航线;波兰航空宣布,将自2024/2025年冬春航季暂停华沙至北京航线。此前,英国维珍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也暂停了其伦敦希斯罗至上海、北京的航班。多位专家分析认为,部分欧洲航空公司所作的航线调整,属于市场调节作用下的企业自主经营行为。   一般来说,北半球冬春航季的市场需求低于夏秋航季,航空公司通常会在换季时对运力安排进行相应调整,导致冬春航季开始后航班减少。此次冬春航季欧洲航空公司航班计划较夏秋航季有所减少,其变化趋势与疫情前相比整体一致,也符合历年来的航班计划安排特点。   此外,受航线绕飞影响,欧洲航空公司至华航线运营成本增加、收益降低。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津表示,俄罗斯空域绕飞大大增加了欧洲航空公司至华航线的飞行时间、燃油消耗以及人力成本等,同时还会影响整体生产要素安排、航班准点率和后续服务,增加运营复杂性。出于盈利考虑,欧洲部分航空公司依托欧洲与美国、日韩的紧密联系,调整了全球航线布局,将运力更多调配至自身更有优势、票价更高的美国、日韩等航线。   民航新型智库专家林智杰认为,当前我国国际航线结构的变化,也反映出全球民航市场的格局转变,国内、中东等的航空公司凭借成本控制、地理位置、服务体验、中转网络等方面优势,竞争力逐步提升,欧美传统航空公司受到更大挑战。当前国内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空运输市场上的恢复水平已达疫情前90%以上,外国航空公司约为疫情前的60%。   尽管如此,各国航空公司依然对中国市场保持着高度关注。英国航空相关发言人表示,他们始终看重中国市场,暂停伦敦往返北京航线只是暂时的措施,此外,他们仍将继续运营每天飞往上海和香港的航班。芬兰航空公司首席营收官ChristineRovelli也表示,芬兰航空按计划继续运营飞往中国的航班,他们密切关注中国市场,并已宣布在2025年夏季增加运力,以实现更高效的运营。   一带一路牵动市场新机   数据显示,国际航班恢复水平呈现出地区差异,相较于欧美及大洋洲航空公司,亚洲和非洲航空公司恢复水平较好,其中有36家运营量已达到疫情前的80%以上。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表现亮眼。航班管家数据显示,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间的客运航班量占比达70.8%,较疫情前提升3.2个百分点。   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我国立体互联互通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末,我国企业在共建国家设立境外企业1.7万家,直接投资存量超3300亿美元。李晓津分析认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通过促进经贸和人文交流为航班恢复提供了动力。以哈萨克斯坦为例,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成为中亚国家与中国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大量货物在中哈之间流通,使得两国间的商务往来频繁,企业代表、贸易商等人员的出行需求大幅增加,从阿拉木图、阿斯塔纳等城市往返北京、上海、乌鲁木齐等中国城市的航线客流量不断上升,两国航空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航班计划、增加运力投入。此外,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等枢纽机场优化航线布局、时刻安排,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航线连接,进一步提高了航空运输的效率。   近日,塞尔维亚航空开通了贝尔格莱德至广州航线,并将自2025年1月11日起开通贝尔格莱德往返上海直飞航线。我们在中国市场不断加大运力投入,源于对中国市场的深入分析和坚定信心。塞尔维亚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开通的天津至贝尔格莱德航线以及近期开通的贝尔格莱德至广州航线均上座率高企,商务及休闲旅行频繁,此外,他们还与中国航空公司深度合作,并在货运及第三方业务领域拓展合作,希望增强全球航线网络的互补性,为旅客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出行选择。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綦琦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对于国际航班恢复影响积极,我国国际航线网络当前呈现出结构性变化,往返中亚、中东、东欧、中欧、北非、中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航点新增、航线新开、航班加密,促进一带一路人民便捷往来的空中丝路正逐渐成形。   做强中国航空市场引力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其中,通过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同比上升78.6%。截至目前,中国已同24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16个国家实行免签入境政策,对54个国家实行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免签政策及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带动入境游热度走高。携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多位专家对中国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态度。民航新型智库专家韩涛表示,中国市场依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国际旅行和商务往来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而现代化国家综合机场体系和空中交通管理体系的加快建设,也将进一步提高航空服务的覆盖率和运行效率。李晓津分析认为,中国有约12亿人未出过国,未来有强劲的出国需求,潜在市场将逐步变为现实市场,对于外国航空公司而言,当前正是抢占中国重要机场时刻资源的机遇期。正因如此,中东、非洲等地区航空公司纷纷积极增加在华运力投放。   目前,中国民航运输规模已连续18年位居全球第二,有预测认为,中国航空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未来或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如何发挥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双重作用,推动我国国际航空运输市场恢复发展从增供给、促恢复、扩份额向保稳定、优结构、提品质转变?   林智杰认为,国际航班恢复与宏观经济发展及对外交往紧密相关,需要通过进一步推动旅游市场开发、出入境便利政策优化、在华生活便利化水平提升、密切对外交流等方面工作,吸引更多外国旅客来华,做大国际市场蛋糕。   李晓津表示,建议民航管理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旅游热点,继续鼓励中外航空公司开通更多通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尤其是新兴旅游市场和潜力地区的航线,如加强与南美洲、非洲等地区的航线连接;鼓励航空公司优化航班时刻安排,提高航班的准点率和衔接性,方便国际旅客中转、出行,同时,积极落实《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中外航空公司通过代码共享、合作联营等方式,优化服务产品,持续加强与外国航空公司合作,吸引欧洲到澳洲、欧洲到日韩的中转旅客,提高我国航空公司和机场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竞争力,吸引更多外国航空公司参与到中国的航空运输市场。   綦琦建议,积极宣传我国优质旅游目的地,用好类似黑神话:悟空宋元泉州多彩贵州七彩云南等有国际推广潜力的文旅IP,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国外游客来华旅游和交流,开拓更多的境外旅客来源地。他表示,国际航班的恢复与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国际交往的成效密切相关,未来,全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越足、参与力度越大,中国航空市场对各国航空公司的吸引力也将越强。(中国民航报记者 潘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