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中,小型机场是神经末梢和基础节点,支线航空是毛细血管。整个航空运输是一个网络,大、中、小机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小型机场发展起来了,我国航空运输网络才能真正实现四通八达。   通辽机场始建于1958年,是内蒙古自治区较早运营的机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地区经济的欠发达和机场可有可无的功能保障型尴尬地位,机场发展缺少活力。2003年,自机场公司属地化改革以来,在内蒙古机场集团公司实施支线强区战略的引领下,通辽机场借助良好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及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非航开发、安全运输生产、管理创新等领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让通辽机场旧貌换新颜。 铺设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路   近两年,我们机场管理人员变化很大。从2013年开始,我已经先后在飞行区管理部和地面服务部任主管助理,还在安全质量部挂职任见习主管。我感觉这种部门之间的轮岗交流,让我成长更快了。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通辽机场地面服务部主管海山说。   作为老机场,通辽机场2013年以前,各岗位上的管理人员多为经验丰富的老主管。由于经验丰富,在相同的岗位上待的时间久,不能充分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为此,2013年,通辽机场出台了《通辽机场业务骨干选拔管理办法》,让内部干部流动起来,同时提拔大量年轻干部,让管理人员岗位上进行良性循环。此外,各岗位上的干部年龄搭配更合理,使人才使用收到了1+12的良好效果。以分队长选拔为例,自改革至今,通辽机场有79人次员工参与到分队长选拔中,平均年龄也由最初的37岁,减小至目前的27.4岁。   2014年,在通辽机场新年联欢会上,一群可爱的保洁大妈华丽丽亮相联欢会的舞台上,伴随着欢快喜庆的乐声,大妈在台上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天外来人》,赢得了全体参加人员的热情掌声。   像这样有驻场单位人员参加的活动自2013年以来逐渐多了起来。2013年以来,通辽机场打造大机场思维,在员工活动中把机场贵宾、保洁、货运、售票等驻场单位的员工一起邀请进来。保洁人员吴大姐说:其实,工作和做人一样,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在这种氛围下,我们都觉得不把活儿干好了,自己都不好意思。   其实,正是有了这种氛围影响,通辽机场目前人心很齐。 构建呼通快线到云上公交的品牌升级路   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进入2015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民航业发展方式和发展环境发生改变。通辽机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重要空港,在地区经济环境和民航发展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主动转变方式,创新思维,升级呼通支线快线,打造支线快线品牌,载着云上公交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5年5月15日,华夏航空云上公交发布会在通辽机场航站楼召开。这标志着我国民航首款云上公交产品正式推出。云上公交是华夏航空支线战略与通辽市政府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对接的产物。从2015年5月开始,华夏航空增加了呼通快线频次。目前,最高达到了每天8班(每周一、周三、周五、周日),预计到2015年底,呼通快线可完成年旅客吞吐量20万人次。   华夏航空副总裁罗彤这样解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飞机公交化将成为未来航空发展的趋势。而从国内来看,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短途云上公交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这也将使得一直致力于支线航空的相关航空公司受益。云上公交产品的推出,无论对普通乘客,还是对一个省,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华夏航空打造的云上公交航空品牌与通辽地区经济发展新常态相匹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辽民航正需要这种先进的航空运行模式。通辽市政府将继续大力支持通辽机场,加强与华夏航空的合作,借助华夏航空丰富的航空市场运作经验,共同推进通辽民航的发展。通辽市常务副市长孙振云在谈到云上公交时表示。 拓展非航业务开拓创新发展路   随着通辽机场属地化改革工作的完成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机场走向市场化,成为自主的经济实体。从国内外机场的成熟经验来看,要改善机场的运营现状,必须大力发展商业、特许经营等非航空性业务,开展多元化经营,这也是当今民航机场业发展的一种主流趋势。   早在2013年,通辽机场就与内蒙古空港贵宾公司率先进行了创新之旅,签署了《贵宾服务委托管理协议》,采用经营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方式,实现了贵宾业务由自营+管理出入模式向托管模式的全方位转变。托管至今,贵宾公司凭借提供的一流管理和专业服务团队,为通辽机场赢得了良好的服务口碑,贵宾服务品质大幅提升,同时也为机场贵宾厅冠名提高了议价门槛。   随着运输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通辽机场客票销售业务和货运业务遭遇发展瓶颈,其经营情况与发展速度极其不匹配。2013年,通辽机场通过公开招投标形式,选择具备资质和条件的专业公司,全面开展运营售票(包括旅客问询、96777电话咨询业务)和货运(包括行李装卸、行李分拣)业务。外包以后,通辽机场共撤回工作人员15人,分别转岗至机场公司其他岗位,有效地解决了机场保障人员短缺问题,同时也降低了机场人工成本,盘活了部分资产(有偿使用货运车辆)。目前,上述两项业务,通辽机场费用支出为零。通辽机场客票销售和货运业务可谓是体制变革(无人无风险)、轻装发展(无费用无负担)。   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趋势下,通辽机场在非航开发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通辽模式道路。谈及经验,通辽机场总经理孙广平这样说:运营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们在与客户谈非航开发模式的时候,遵循的原则就是一定要把乙方当成自己人,互惠共赢,风险共担。 铸就三方共赢的和谐幸福路   尽管财政收入不高,但是通辽政府依然拿出不少费用,用于支持航线开发和机场运营。通辽市政府算了这么一笔账,一位旅客能为GDP贡献4000元左右,而每位旅客的补贴费也就约几百元,这么一比,值!时任通辽市常务副市长李杰翔在呼通快线开通仪式上就航空市场的发展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民航的快速发展是拉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架起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桥梁,是树立城市良好形象的载体。   与通辽市政府对民航机场业的关注相对应的是,通辽机场立足于服务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和行动。通辽机场的航线网络规划紧跟通辽市发展的战略和规划:立足东北,辐射全区放眼全国。在具体航线的选择上,通辽机场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优先发展市民出行需求迫切、政府招商引资环境亟须解决的航线。无论是当时的呼通快线,还是后来升级版的云上公交,通辽机场都合理利用政府的航线补贴资金,把钱用在刀刃上。在政府补贴的航线上,通辽机场利用空余的座位,推出针对通辽地区老人、学生、教育、军官等特殊群体的超低价优惠机票,合理地将政府资金广泛惠及给当地百姓,受到政府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正如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所说的:在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中,小型机场是神经末梢和基础节点,支线航空是毛细血管。综合实力强的民航强国,都具有发达的支线航空。整个航空运输是一个网络,大、中、小机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小型机场发展起来了,我国航空运输网络才能真正实现四通八达。相信在通辽机场这种支线模式的有效推动下,内蒙古自治区的民航事业将会迎来更辉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