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   要牢记冬奥保障这个国之大者,继承和发扬2008年北京奥运会保障零事件、零事故、零投诉的成功经验,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贡献民航力量。民航局党组精准部署。   瞄准好来快走的保障目标,民航各保障单位在机场运行团队平台上各司其职、协同联动、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全力确保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抵离安全、顺畅、便捷。2021年10月3日~2022年3月16日,首都机场闭环累计保障涉奥航班969架次、旅客42206人次、行李113126件次,用零事件、零失误、零投诉、零感染的责任担当,擦亮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民航名片。   这个冬天,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冰雪健儿赴约北京,全力追梦;无数国人关注冬奥、支持冬奥、参与冬奥,个人梦、冬奥梦、体育强国梦正源源不断汇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   为超越自我的梦想助力,为双奥之城的荣光添彩,时隔14年,中国民航再一次不负使命。   全链条无缝衔接 下好民航冬奥保障一盘棋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抵离高峰保障期间,最忙碌的莫过于机场场馆运行中心指挥部了,这里是整个机场运行团队保障涉奥人员进出北京的总调度。民航、海关、边检及北京冬奥组委等单位的代表每人手中一部对讲机,紧盯抵离流程关键节点的实时监控屏幕。时间、数据等信息在这里共享、流转,一个又一个涉奥航班在无缝衔接的保障中顺畅抵离。   无缝衔接,离不开协同平台。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机场运行团队是2021年4月13日由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牵头成立的。也是在那时,中国民航保障吹响了全力冲刺、全面就绪、决战决胜的冲锋号。机场运行团队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机场运行团队管理办法》,明确了14个管理层岗位和4个执行层模块的岗位设置及职责分工。   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国航、首都机场、华北空管局、首都机场公安局及海关、边检等单位按照最高标准、最强配置选派人员加入机场运行团队,实施最强部署、最严措施,以确保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的最佳状态、最优效果。   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风险的前提下,举办一届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和美好回忆的奥运盛会,需要各单位将工作重点聚焦到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上。从成立那天起,机场运行团队就秉持着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宗旨,衔接上下、沟通内外,扎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按照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想全、想细、想万一的指示精神和北京冬奥会机场服务保障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重大风险防控的要求,机场运行团队先后组织了30余次各类测试演练,制订了涉奥来访考察活动机场抵离服务保障、冬奥测试赛及涉奥人员来华访问机场抵离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交通运行计划、冬奥枪弹运输机场保障、机场场馆实地踏勘等15项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同时,机场运行团队积极对接机场、航企、空管、油料、海关、边检、安保等各保障单位以及北京冬奥组委相关业务领域,相继出台了值机柜台前移保障方案等31个服务保障方案。   航班备降、长时间延误或取消导致涉奥人员滞留如何处理?轮椅旅客如何无障碍完成健康申报、测温等流程?在风险认知、风险研判、风险预警、风险处置等流程中,各单位也下足了功夫,编制了包含10个类别、130个项目的风险管控清单。在首都机场保障专区内,应急通道、行李应急处置区、楼前旅客活动区、新增超规行李电梯、扩容行李分拣区等划分清晰。事不过夜、环环相扣的协同平台,确保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保障的质量与效率。   兼顾防疫与服务 好来快走彰显民航速度与激情   2月22日,313名旅客须经卡塔尔首都多哈中转至35条航线连接的各国目的地。为了保障旅客出行顺畅,国航决定提前7个小时开放柜台。地服人员做足准备,一次次组织会议,一次次研究每个目的站旅客情况,力求加快值机进度,保证航班正点起飞。值机战线拉长,对二级防护下的服务人员来说是一次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最终,他们克服困难,提前一小时完成了值机保障。   好来快走背后,是民航保障速度与激情的完美结合。面对疫情全球蔓延与新型变异毒株不时出现的双重夹击,北京冬奥会以成功的闭环管理,用实际行动和务实成果展示了中国强大的疫情防控能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其中一环,机场抵离小闭环的高效运转亦是如此。   本着少走一步路、少停一分钟,最大限度减少聚集交叉的原则,北京冬奥组委抵离中心与机场运行团队制订了周密的机场抵离方案,严格执行相关防疫政策。   少于50人的入境航班,从航班落地到旅客全部离开机场,全流程保障可以在90分钟内完成;百人航班则可以在两小时内完成。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运行控制中心副总经理王艳玲说。   北京冬奥组委机场运行团队防疫副主任游凯介绍,机场运行场馆与五棵松体育馆这样的独立体育场馆不同,机场运行涉及部门更多,防疫要求更严。保障闭环内有来自各保障单位的千余名人员,每一名人员都要通过严格的防疫考核后才能上岗。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民航也在尽可能满足涉奥旅客的不同需求。比如,涉及防疫和商业原因,抵离闭环内并无瓶装水售卖。为方便运动员饮水,机场运行团队将航站楼内所有饮用水点梳理了一遍,制作成饮水小贴士提交给北京冬奥组委,再通过他们告知运动员和其他涉奥旅客。   好来快走有赖于未雨绸缪,更需要随机应变。在离境高峰到来前,民航局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策,从2月20日开始,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所有资源将用于涉奥保障。北京冬奥组委机场运行团队常务副秘书长张阳介绍说,接到通知后,各单位系统统筹、集群作战,在32个小时内即实现了T3航站楼国内航班向T2航站楼的转场,完成了冬奥保障专区的扩展和布局。在3天时间内,3号航站楼就完成了冬奥会代表团的出境高峰保障。   在涉奥保障专区里,首都机场每天派出1800余名工作人员和600余名志愿者,24小时投入运行保障,并不断优化航班时刻,在3个冬奥村设置值机柜台,提前办理行李转运手续,增加落客车位、行李推车、引导人员等。在切换冬残奥会保障模式后,首都机场又连夜对相关设施进行改造,扩大奥运专区划分范围,增设两部无障碍电梯,紧急改造并配置了连接踏板,解决了无障碍旅客上下车难的问题。   科技赋能显真情 向世界展示双奥国门风范   在北京冬奥会机场运行团队保障中心,中国航信抵离信息系统项目团队的9名成员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系统巡检、漏洞排查、核对信息、手动修复,24小时坚守岗位,在近40万条数据中修炼尺一般的火眼金睛,瞄准系统数据准确率接近100%的最高要求。   这一次,民航科技扮演了涉奥人员的抵离管家。当涉奥旅客通过互联网登录抵离信息系统填报信息时,其北京冬奥之旅随之开启。抵离信息系统高效能、强逻辑、覆盖广的优点,在冬奥保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次,行业级的行李跟踪平台首次运用于国际大型赛事的行李保障。在首都机场与3个冬奥村之间,利用RFID(射频识别)等技术对行李的运输数据进行收集、共享,可以让行李抵离如同收寄快件一般,实现全流程跟踪。   这一次,首都机场集团、民航二所、中国航信等多家民航企业的创新成果亮相冬奥保障链条。首都机场的集中封闭管理系统实现了两集中人员全程管控和数据采集;首都机场集团成员单位自主研制了四大类18款消杀产品,其中货物自动消毒设备、安检仪消毒柜、无接触电梯按钮等应用于国家体育馆、北京颁奖广场、延庆颁奖广场等多个奥运场馆;首都机场塔台电子进程单系统完成优化调整,首都机场高级地面引导系统(A-SMGCS)服务器实现软硬件升级;5G技术传输跑道监控数据,实现地空双重通信保障可以说,以冬奥保障为契机,民航科技的应用效果得到提升,新的应用场景得以拓展。   以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为例。2021年初,民航局运输司成立了北京冬奥会行李全流程跟踪专项工作组,并正式印发《北京冬奥会行李全流程跟踪专项工作组工作方案》。由于海外各国环境和政策不同,与航企的沟通协调是最大的难点。考虑到各航企IT能力差异化和资源协调问题,基本上无法实施一刀切的解决方案。中国航信行李团队负责人智慧说。   为此,首都机场、中国航信与各航企建立了直接联系,一对一提供建议,帮助航企消除顾虑,提高了他们参与测试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团队通过反复排查和实验,解决了内容格式不标准、传输链路不通畅、发送端配置不正确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行李报文100%成功接收。   由于涉奥行李中超规、超重行李较多,首都机场优化了现有大件及特殊行李保障流程,并以此为基础安装了大量信息采集设备,再有效衔接分拣、装车、装机等流程。无论行李到港还是出港,都有专门区域进行消杀,这个环节也被纳入到行李保障的标准流程中。   践行节俭办奥运理念,冬奥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是在首都机场现有行李跟踪系统的基础上扩展开发的,所有系统接口和设备在冬奥会结束后将应用于常规业务,继续服务旅客。抵离信息系统也将作为冬奥遗产,应用到民航系统重大航空运输任务保障工作中。   科技成果仅仅是一方面。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民航积累的宝贵冬奥遗产还包括全流程、全封闭、点对点的疫情防控体系,创造性运用专区保障,四指定四固定两集中等机制措施等一系列工作模式创新。这些成果为全面提升民航重大运输保障水平和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提供了范例和样板。   在热烈的气氛里,在难舍的告别中,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民航运输保障落下帷幕。各项冬奥遗产将被复制、推广、应用到日常民航服务保障中,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民航服务。   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中国民航将继续在天高海阔间架设金桥,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进发。(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