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脉动 即将投入正式投用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是一座艺术博物馆。 红星新闻今日(6月8日)从四川机场集团获悉,基于对功能空间的梳理和旅客动线的研究,天府机场建设指挥部将蜀风雅韵植入了航站楼整体设计。 比如,楼前景观绿地和T1航站楼迎宾厅,各有一处由国内著名艺术家创作的标志性雕塑作品; 旅客候机区、到达廊、庭院、T1航站楼值机大厅的天府巷、VIP大厅通道等区域,散落着分别由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顶尖艺术院校及国内知名艺术机构、艺术家团队创作的各种公共艺术作品; 成都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7家川内知名博物馆也与天府机场合作,共同打造了航站楼文博空间,展示传播四川悠久的历史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对机场进行全面系统的文化艺术建设规划在全国为数不多,天府国际机场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 除了搭建专业团队,既发挥本土文化机构优势,又与国际接轨之外,机场还与专业机构开展合作,充分整合社会优质资源,让相关各方充分参与方案编制过程,并建立艺术咨询论证机制,组建专家委员会,对实施过程提供咨询和质量把关。 ▲金沙遗韵 01、到达廊墙面艺术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内艺术品,主要由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两家专业机构担纲,各显所长,完成具体点位的创作。 比如,T1航站楼前的水池和迎宾厅两个标志性点位则采用面向国内知名艺术家公开征集方式,完成作品的创作设计。 ▲彰显四川元素的摄影海报 据悉,航站区标志性公共艺术作品《团团》,就是由著名雕塑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焦兴涛创作。雕塑的大熊猫形象表现,从源远流长的川剧艺术的变脸绝艺获得灵感,通过脸谱化的造型,形成雕塑独特的语言,风动结构的运用使得雕塑得以随四时变化而呈现丰富的光影变化,恰与川剧变脸中抹脸吹脸的独特技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的作品中,也不乏成都色彩。 比如,作品《荫》由中央美术学院卓凡创作,以成都市树银杏为设计元素,紧扣地方自然风情和地域文化的公共座椅设施。 作品《》由中央美术学院马浚诚创作,以竹子、竹编的形式再现天府之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之间相生相育的生命状态;造型围合呈现形态喻示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天府乐园 02、天府巷墙面艺术 在天府机场T1航站楼到达廊中,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依次将四川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休闲生活等通过艺术的方式进行表达,将川剧、蜀绣等非遗项目巧妙地融合,将成都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以三星堆金沙汉代画像砖汉代俑等代表文物为素材,艺术家巧妙地进行构图,形成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每幅画面中各个地区的古文物仿佛此刻具有了生命力。作品结合二维构成和立体镶嵌,以多种工艺与手段,表现四川璀璨的历史文明,通过精简概括和高度提炼的艺术表现方式,综合壁画、装置艺术为一体,营造出天府古国扑朔迷离的文化之美,引领人们走进历史,在观众和画面之间搭建起了探索的桥梁。 ▲蜀绣华彩 天府巷墙面艺术,则颇具成都味。 据介绍,天府巷组画中间部位的三幅,尺幅总长为2400cm、高度250cm的壁画,关注于当代成都城市精神,围绕成都生活美学的核心主题进行创作,主要表现当下成都独特城市的文化品味和文化精神。 长1200厘米、宽250厘米的中心画面自左往右依次展开 以长嘴壶茶艺及茶饮龙门阵的画面,展现了成都特色的都市茶文化风情;在青砖黛瓦灰檐乌门的风格建筑背景前,有铜人活动雕塑、街拍、游客,呈现成都特有味道; 风范时尚的太古里,向上生长的摩天楼(西部第一高楼成都电视塔、国际金融城双子塔)与历史感厚重的望江亭交相辉映的场景中,共享单车都市男女,喜闻乐见的民俗麻将,广场街舞与滑板少年,组成最具中国特色的市民街头文化形象,表现具有低碳、绿色、互联网+的新型城市发展理念,年轻又古老、悠闲又奋进的今日成都的整体风貌。 而《锦绣蜀山》则位于T1航站楼核心庭院。雕塑以山水为主要设计元素,用抽象手法表现四川壮丽的山水自然景观。雕塑以纵向线条构成,又由无数线组成了面,突出了四姑娘山和峨眉山等名山大川的剪影。前后共有五层山峦重叠在一起,入夜后内部灯光由缝隙透出,散发着神秘光彩。 ▲戏里乾坤 ▲画说三国 03、天府机场迷你博物馆 位于天府机场T1航站楼和T2航站楼的两处迷你博物馆,采用与成都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共7家本土文博机构合作共建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传播四川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博物馆资源。 T1航站楼迷你博物馆服务对象为国际离港旅客,设四川文博资源宣传区、博物馆主题陈列区、文博数字化体验区和辅助功能区,分别提供全省知名文博资源宣传推介、博物馆文化精粹展示、文博互动体验和博物馆特色文创产品展售。T2航站楼迷你博物馆服务对象为国内进出港旅客,设博物馆文化展示区、数字文博区、文旅咨询服务区和辅助功能区,分别提供四川文博旅游资源导览和博物馆主题文化展示、博物馆互动科技体验、文旅咨询服务和博物馆原创文创商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