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枢纽的竞争,正成为城市竞争的主战场之一,折射出一座城市的交通通达度、经济活跃度和对外开放度。 5月20日凌晨,我国西部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空域调整方案正式实施。此次空域调整,涉及调整航路航线83条,调整班机航线走向2000余条。据悉,此次调整不会对航班时刻造成较大影响。 记者了解到,此次空域结构调整自2011年开始就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同步规划,至今已持续了10年时间,涉及七省份的空域调整优化。其中,包括涉及西南、中南、西北等三个地区空管局,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陕西、重庆七省份。 在新的历史机遇期,此次西部史上最大空域调整对于不断深化推进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意味着什么? 2021年1月22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举行试飞仪式。图为天府国际机场效果图 IC photo 天路更宽阔 一座机场能否顺畅运行,空中环境至关重要。与地面交通不同,空中交通环境更复杂、更立体、涉及范围更广,空域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稍有变动就有可能引发大范围的调整。 作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此次调整为保障成都新机场顺利开航投运做好准备。由此涉及的重大空域调整、重大飞行程序调整和航路航线走向调整等重要航行资料将共同正式启用。 据悉,此次空域调整方案按照单向运行理念,对标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投运需求,在充分总结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配套空域方案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成渝及周边地区空域使用实际,以全国10+3空中骨干大通道建设规划为引领,实施B213(航路航线代号)等东西方向航路的平行化改造。 对京昆、广兰大通道进一步优化,打造多条单向航线集群,打通外部循环,畅通内部循环,整体形成了成渝地区四纵两横的骨干航路网体系,努力建立与成都、重庆等国际航空枢纽相匹配的空域格局。民航西南空管局空管部副部长郭军表示。 与此同时,伴随此次空域调整实施,沪蓉大通道也同步贯通。沪蓉大通道是此次成都地区外围空域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通道抓住成渝地区东向的航路拥堵问题,通过对B213航路的平行化改造,打通成渝地区往返华东地区的单向空中大通道,有效提升航路通行能力和空中交通服务品质。民航西南空管局运管中心党委副书记钟履吉表示。 钟履吉介绍道,目前成都至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方向,是飞行流量最为集中的,大约三分之二的飞行流量集中于这三个方向,此次空域调整结合衔接航路,优化了京昆(北京至昆明)、广兰(广州至兰州)两条大通道,贯通了沪蓉大通道,既提高了航路容量,也提升了空中交通服务品质。新贯通的沪蓉大通道不仅仅惠及成都和上海两地,沿途的湖北、江苏等地也会因此而受益。 此次调整优化后,通过整合空域资源、提升空域容量等措施,未来往来成都的天路将变得更加宽阔、通达和顺畅,空中出行选择也更加丰富。 世界级机场群崛起 再过一个多月,备受关注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就将正式开航投运。届时,成都将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又一个拥有双枢纽机场的城市,正式迈入两场一体协同运行的发展新格局。 一直以来,货邮吞吐量、飞机起降架次,是衡量航空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综合反映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开放程度、活跃程度。 近年来,成渝地区民航运输市场发展迅速,特别是成都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飞行量增长非常快,连年稳居中国内地航空第四城。去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双流国际机场航班起降量在全国率先恢复,并一度达到全球第一。 今年4月,中国民航局发布的《2020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仅次于广州白云机场,在我国内地241个运输机场中位居第二。此外,双流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飞机起降架次两大指标也名列全国前茅。 航运通道的畅通折射出成都的经济活力,也促进了成都外贸进出口的持续增长。去年成都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突破7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2.4%,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成都外贸进出口增速位列第二、规模位列第四。 记者观察到,这与近年来成都始终坚持高水平规划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以国际视野谋划推动国际战略通道建设,加快布局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息息相关。截至今年3月底,成都的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线数达131条,其中定期直飞航线目前已达81条,航线规模位居中国内地第四、中西部第一。 成都航空业的迅速发展,无疑是近年来成渝地区航空枢纽地位持续提升的一个集中缩影。据中国民航局的统计公报数据,去年成渝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8383万人次,虽受疫情影响吞吐量有所下降,但在全国主要机场群中同比降幅是最小的,充分彰显出成渝机场群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的韧性。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推进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纳入国家综合交通网规划布局,成渝地区航空枢纽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此基础上,此次历史性的空域调整,可以说是酝酿已久,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接下来,通过民航10+3空中大通道规划建设,全面梳理班机航线走向,更加紧密地围绕成渝地区机场群的发展需求,成渝地区将形成全新的空域结构,助力打造世界级的机场集群。 空域调整是跟发展需求息息相关的。钟履吉表示,透过此次空域调整,可以看到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正在崛起。 赋能双城经济圈建设 十三五收官之际,中国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完成《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二是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意味着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欧盟、东亚势必会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市场。这为国内的航空枢纽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 一直以来,满足航空出行需求,吸引高端资源聚集,串联不同的经济节点是航空枢纽的重要本质。 不过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尤其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之下,成渝地区航空枢纽的建设将承担起更为重要的战略功能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成渝地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铺平道路。 在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看来,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而世界级的城市群主要体现出两大特征机场群支撑城市群;机场群相互之间联系紧密。 此次重大的空域调整为成渝地区世界级机场群和城市群建设提供了基础和先决条件。李晓津表示:城市群需要机场群支撑,而成渝地区有着发展民航业的天然优势。即将建成的天府国际机场将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 与此同时,从成渝地区机场群的联系度来看,目前成都及周边城市形成了门类齐全、产业完整的飞机设计、研发、制造、维修产业链,拥有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发动机公司等飞机制造及配套企业。重庆,作为国家重要的三线建设基地,拥有众多高水平的机械加工企业,又有一大批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熟练技术人员。 专家指出:成渝地区在机场群建设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以此为基础,将促进更大范围内的深度合作。 记者观察到,成渝地区正大力打造世界级的机场群,进一步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承载能力。这也是成渝地区积极融入双循环,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群的关键一步。 在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经济系教授彼得卡尔克罗索(Peter Karl Kresl)看来,如今,要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成渝需要进一步挖掘城市内在动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无疑,建设世界级的机场集群就是关键所在。 根据相关规划,成渝地区力争2035年实现成都国际航空枢纽1.6亿人次、重庆国际航空枢纽1.2亿人次的吞吐量目标。一个剑指近3亿人次吞吐量的世界级机场集群正在成型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