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成都双流机场的国内旅客吞吐量排名第一,成为全国最繁忙的机场。而在2020年,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074万人次,超过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机场,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州白云机场。 尽管这些排名都受到疫情影响,但成都双流机场为什么这样忙?这与它的区位优势、战略定位和近些年所在城市的发展都密切相关。 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 成都双流机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1938年,出于军事需要,在成都双流县双桂寺地区紧急修建了一个国防工程双桂寺机场。 1954年,成都逐渐成为西南交通枢纽,西南空管局及其前身都设在成都。1956年,双桂寺机场划归民航,更名双流机场,至今已有65年。 在航空领域,成都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背靠川西、青藏高原等热门旅游地,是前往这些地区的重要中转基地;受西南地区地理环境限制,铁路欠发达,航空成为许多旅客的首选交通方式,川内大部分客流都向成都双流机场集中。 国际方面,由于成都飞往欧洲、中东、非洲地区的距离相对较短,成都双流机场是中西部地区国际航线最多的机场。 成都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东西方互助开放的新格局形成,成都也逐渐从西南腹地跃升到开放的前沿。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双流机场201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2018年达到5295万人次,成为国内第4座突破5000万人次的机场。 根据航旅纵横大数据,2019年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第4。在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及占比数据中,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机场的国际和地区旅客吞吐量及占比均超过成都双流机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北上广的国际和地区航班受影响更大,而成都双流机场依靠占比更大的国内市场,又得益于当地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和较快的复工复产,航班数量一路领先。 在全球民航形势低迷的2020年,成都凭借独特优势和内在活力,支撑了民航业平稳较快恢复。 最具幸福感的新一线城市 民航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回看成都近些年的变化,可谓是发展迅猛:2014年GDP超过万亿元,2019年全国城市GDP排名第7;常住人口稳步增长,2019年人口增量在新一线城市里仅排在杭州之后;城市面积持续增大,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个拥有六环路的城市。 不仅如此,成都还在历年的新一线城市榜单上蝉联第一,并连续12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疫情防控期间,网友热衷于从流调中总结地域特色。用几个案例来对比各地的生活方式当然是片面的,但这恰好说明大众对成都生活的印象:安逸、巴适、幸福。 在成都,你可以体会到千年老城的历史韵味,也可以感受到网红都市的时尚魅力;你可以努力奋斗、施展抱负,也可以安逸随性、体验生活烟火。 成都打造了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在这里,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并存,慢节奏与现代化实现了难得的平衡。 成都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无限可能,于是它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逃离北上广的归宿。美食、熊猫、茶馆、麻将这些被人津津乐道的成都特色也让它成为旅客心中的热门目的地。 新一代蓉漂和持续慕名而来的旅客正在为这座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第三个拥有两座国际机场的城市 随着成都双流机场逐渐饱和,成都的新机场天府机场即将投入使用。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4F级国际机场,是全国唯一同时建设两座航站楼的机场,启用后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的出行需求。 目前天府机场已完成了6家航空公司的试飞,预计于2021年6月30日前投运。投运后,成都将成为继上海、北京后国内第3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 如果只看机场数量,很多地级市都拥有两座机场甚至三座机场。但我们通常提到的双机场城市,是指同时运营两座大型(4E级以上)民用机场的城市。 成都实现两场一体的运营基础 GaWC(全球化与世界城市)被公认为最权威的世界城市排名。在这个榜单上,可以发现世界上拥有4F级双机场的城市几乎都排在Alpha(一线城市)或Beta(二线城市)级别。 在2020年GaWC发布的最新世界城市排名中,成都紧随北上广深,排名较两年前提升12位,列全国第5名、全球第59名,为Beta+(二线强)级别。 在北京、上海、成都的6个机场(包括天府机场)中,上海虹桥机场为4E级,其他5个机场均为最高等级4F级。 机场等级用数字加字母来表示。第一部分是数字,表示跑道长度,4表示1800米以上。第二部分是字母,表示能起飞和降落飞机的翼展与轮距,从小到大分为A、B、C、D、E、F6个等级,越往后越大。 成都即将形成两场一体格局以天府机场为主,运营覆盖广泛的国内、国际航线;以双流机场为辅,运营国内商务航线、高原航线、港澳台地区航线。 双机场共同赋能,不仅可以带动临空经济产业链发展,还能增强所在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双机场的格局对于区域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天府机场位于成渝之间,区位优势明显,将作为成渝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推动成渝双城相向发展。 但同时,两场一体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何降低机场群内耗、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两场协同发展,也是成都即将面临的巨大考验。(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