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连接欧洲的最近门户,我国西部地区如何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加快西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明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正式投入使用,面对一市两场,成都的航空货运将作怎样的布局调整?如何实现两场协同高效运行?围绕这些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一场在成都举行的高端论坛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11月10日,2020第三届中国西部航空货运合作论坛在成都举行。此次论坛围绕疫情影响下中国航空货运发展展望及泛欧泛亚跨境物流发展与西部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两大主题,来自政府机构、协会组织、专家学者、物流企业、民用机场等嘉宾和代表,就疫情后航空货运发展趋势、方向、应对措施,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下双城航空经济协同发展方向、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明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入使用,成都是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大陆地区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那么,在一市两场格局下,成都的航空货运如何实现高效协同运行?这成为此次论坛上参会嘉宾和代表最为关注的一大话题。为此,首都机场集团货运部总经理韩伟介绍了北京首都与大兴两个机场协同运行的实践和探索经验。   在全球疫情影响显现韧性活力   前三季度成都航空货运量居中西部第一   成都作为航空第四城,目前在中西部面向欧洲的门户枢纽特性日益显现,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29条,是中西部地区拥有洲际航线最多的城市,已有超过70家中外航空公司在成都机场运营客货运航线。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航空业带来的巨大冲击,成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保通保运保供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城市生产消费、航空生产运行信心迅速恢复,航空第四城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   受全球疫情形势影响,大量国际客运航线纷纷停航,客机腹舱资源急剧下降,全货机、货运包机等成主要运输方式。据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双流国际机场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中全货机运输方式约占25%,而今年前三季度全货机运输方式占比超过70%,货运骨干航线维持稳定运行的同时,欧洲、北美全货机航线取得突破,服务于重点产业全球供应链组织需要的骨干全货机航线网络基本形成。面对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成都在全国率先推出疫情期间扶持成都国际航空货运发展措施,有力保障了供应链国际运输的稳定和畅通。   与之相对应,成都的外贸发展今年以来持续保持逆势增长态势。前三季度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231.5亿元,同比增长25.3%,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额、出口额分别增长23.7%、26.5%。与此同时,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连续7个月保持回升态势,其中9月当月增长8.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增加值增长10%以上。   统计表明,今年5月双流机场起降架次2.5万余架次,跃居全球机场榜单首位,成为全球最繁忙机场。今年前三季度成都机场实现货邮吞吐量45万吨,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六,到今年9月份成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机场起降架次均实现正增长。在双循环战略中,成都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国际大循环的门户枢纽。   成都如何实现双机场协同运行?   首都机场集团以实践探索经验抛砖引玉   按照计划,明年7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建成投运。天府国际机场远期规划4座航站楼、6条跑道,届时双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1.5亿人次,年货邮吞吐能力达450万吨。那么,成都迈入双国际枢纽机场时代后,如何实现两场的高效协同运行?这还得参考借鉴国内其它一市两场城市的经验和做法。论坛上,首都机场集团货运部总经理韩伟就介绍了北京推动一市两场协同运行的实践和探索。   以将首都、大兴分别打造成为国际航空货运门户枢纽和东北亚航空货运枢纽为目标,首都机场重在提质,大兴机场重在上量,最终形成两场错位、互补发展的新格局。韩伟称,这是统筹北京两场航空货运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据韩伟介绍,为了推进两场协调运行,北京大兴机场货运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方面也围绕功能区划分、管理模式创新、资源配置市场化、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推出了相应的措施,在管理上实现战略规划、市场营销、服务标准、航线网络和运力引入、信息系统、货邮安检六统一,在市场运作方面实现货物品类、运力结构、航线网络、资源配置、客户引入的五差异,并且在运营方面实现对开卡车航班,货物便捷中转货物机动调配收费标准适度平衡人力、设备实现共享的四协同。   小锦从此次论坛上获悉,目前我市正在加紧研究制定推动一市两场高效协同运行的相关方案,将根据双流和天府两个机场的各自战略功能定位确立推动协同运行的措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