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武汉封城已有两个多月了。在过去的两个多月中伟大的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全国人民以整个社会停摆为代价,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将国内疫情彻底控制住并进行清零。 然而,在国内疫情已经全面得到控制,援鄂医疗队开始凯旋归来之际,新冠疫情在国外已四处开花,多个国家确诊人数已经或即将超过中国。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国内外形势180度大逆转,本来最安全的国外成了最危险的地方;而原本最危险的国内成为了最安全的地方。 形势的逆转让在国外的人员大量选择返回国内来避开疫情,也带来了相当数量的外来输入病例,这给全国各大主要国际机场口岸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自二月底出现输入型病例以来,疫情重点防控国家的数量也从最初的四个(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逐步增加为八个、十六个、二十四个。全国机场口岸对来自疫情重点国家航班的旅客进行重点筛查与检验检疫,并对入关人员进行转运与强制隔离。 这些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外来输入型病例对国内倒灌所带来的第二波爆发,但日益严峻的输入型病例形势以及越来越多的疫情重点防控国家给国内机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最终在3月26日晚上民航局发布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其中最重要的是宣布: 国内每家航空公司任一国家的航线只保留一条,且每周不超过一班,而国外航空公司飞往中国的航线只能保留一条,同样每周不超过一班。 这是迄今为止民航局对于疫情防控所出台的最严厉的管控措施,也得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目前机场口岸所面临的压力。 对于境外输入型病例的防控早在二月下旬就已经开始,而进入三月以后形势才真正的开始严峻。大量在海外的中国公民由于担心所在地的疫情而选择返回国内,此时对于机场口岸的压力才开始显示出来。 在近一个月的防境外输入中,疾控中心、航空公司、机场方面通过健康申明卡的申报、流行病学调查、旅客的隔离与转运、闭环运输管理对入境旅客进行检疫管理。浦东机场作为国内最大的国际航空口岸,在近期承受了大量的入境客流,也接受了数量不少的境外输入病例。 面对大客流,各方面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应对,一个是集中力量,一个是分散压力。以上海两场(浦东机场与虹桥机场)为例,两个机场都有国际航班,也有相应配套的海关边防与检疫。浦东机场承受最为主要的检疫压力,而虹桥机场的国际航班数量较少但是以日韩及港澳台航班为主。 两场都有国际航班得维持两套检疫力量,分散了不少精力,而虹桥机场由于国际航班数量较少使得配套的配置显得有些浪费。也因此在一周前上海进行航班调整,将虹桥机场数量本来就不多的航班集中到浦东机场,并将虹桥机场的海关边防及检疫人员也调派去浦东进行增援。 这种集中力量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确保可以集中优势兵力,而随后周边省市地区也派遣海关及医疗力量支援上海。但就算集中力量并有周边省市支援,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而形势比上海更加严峻的,是北京。 在三月中旬,北京也进行了机场入境口岸的调整,与上海一样将国际航班并不多的大兴机场国际航班全都调整到首都机场,以便将边检力量集中在首都机场。然而作为首都北京最主要的机场(大兴机场投入运行不足半年,航班量远少于首都机场),其承载的来自重点疫情国家的航班量也大于国内任何一个机场。就算民航局对于国际航班只减不增,持续不断的入港压力也使得首都机场不堪重负。 各省市接收的境外输入病例数量表中可以看出北京所面临的巨大防控压力(图为2月26日至3月24日的数据)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的防疫是容不得一点疏漏,也因此将北京国际进港航班全都分流到周边数个大型机场(天津、石家庄、上海等),在分流机场先下客进行检验检疫,将疑似高危旅客就地隔离分流,而符合入京条件的再乘坐飞机飞往北京。 以上海浦东机场承接的北京分流航班为例,首班分流航班降落浦东机场后就安排在专门机位,5辆摆渡车临时改造成采样工位,安排旅客分批下飞机在机坪上就地进行检测。 这架从北京分流过来搭载着248名旅客的航班降落在浦东是下午一点五十分,而完成分流检疫后于第二天早上六点四十五分搭载着经过排查后没有风险的148名旅客从浦东机场起飞飞往首都机场,单个航班耗时19小时完成了排查工作。 由摆渡车改造而成的采样工位在机坪上对分流旅客进行排查(图/央视新闻客户端) 笔者曾经在浦东机场工作多年,虽然现在已经离开浦东机场,但是对浦东机场的防疫情况也非常关心。浦东机场的入境防控除了针对来自重点疫情国家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健康申明卡以及测温外,核心就是16+3以及130转运。 16+3是指上海16个区以及周边三省市(江苏、浙江、安徽)转运。 从机场口岸入境的旅客(浦东及虹桥机场)如果是上海市民且有固定住所,则由所属的区接走,集中运输到所在区的隔离点进行隔离;如果是周边三省市,则由所属省市的驻机场人员接走,集中使用大巴运回该省市并进行隔离。而不属于上海市及周边三省市的重点防控人员,则集中转运至隔离点进行强制隔离。 而130转运,就是将重点防控入关旅客进行集中转运。有发烧有症状的旅客,直接120拉走去定点医院进行排查;而没有症状但是有重点区域旅行史或者高危接触的,则使用130转运到集中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随后转运到集中隔离点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 这些严密的措施保住了上海的一方太平,但毫无疑问,对所有旅客都采取如此细致的检疫措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执行,而浦东机场工作人员的超负荷工作也早已不是新闻了。以参与130转运的工作人员为例,从三月初起就开始进行高强度转运工作,而三月下旬时更是经常通宵工作。做一休二上24小时时,经常从早上九点到凌晨两点忙个不停,中间只有吃饭时间能稍微休息下,而吃饭往往也只是在路边坐下来拿着盒饭吃起来。 以笔者在一线工作时的经验,如此高强度运作短时间内尚能维持,而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会带来极大的生理及心理压力。 笔者在虹桥机场作为支援力量在现场引导国内入港旅客时每次执勤4小时。结束了4小时的执勤引导无数旅客之后,只想瘫坐在椅子上不想站起来了。执勤四小时尚且如此,连续在现场执勤十几小时,还是强度更高的国际进港旅客,其对人体负担可想而知,在社交媒体上也能看到穿着全套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实在吃不消在廊桥上靠着就睡着了的画面。 微博用户发的浦东机场检疫人员累瘫在地 三月份浦东机场每天入境人流有约一万人次,在对入境人员执行100%核酸检测及强制隔离后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每天上万入境就意味着需要约14万间房间供入境人员隔离,也代表着要对上万人进行一系列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检测。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之下,可以说机场口岸崩盘只是个时间问题。 也因此,当笔者得知民航局采取果断措施,宣布29日起每个航司每个国家只能保留一条航线,每周最多只能执行一班且上座率不得超过75%时,深深地松了口气。为在浦东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的同志们而高兴,也为接下来的防疫形势松了口气。虽然目前民航局并没有彻底关死国门,但实际上已经和把门关上差不多了,只不过留了条门缝没把门关死。 根据估算,采取该措施后全国范围内每日国际进港人员人数会下降到约5000人,极大减轻了各大机场口岸的负担,也缓解了大量归国人员进行14天强制隔离的保障压力。以浦东机场为例,根据笔者估算,在执行新政策之后一周内的国际进港航班总量不会高于40班,平均到每天只有约五六班。这一策略有效地缓解了浦东机场这样大型航空口岸的压力,也能更好地对入境人员进行检疫与隔离。 当然,如此严厉地收紧国门,并不代表着抛弃目前仍然在海外又急迫想要回国的中国公民。而民航局也表态将视情况启动针对海外华人的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并且考虑以包机形式将有需要的海外同胞接回国内。作为人民航空,笔者相信中国民航局以及各大航司有能力执行这一任务,并且能圆满处理检验检疫等事项。 在祖国危难之际,海外同胞踊跃捐献医疗用品;而当海外同胞需要祖国帮助之时,相信祖国也会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