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凌晨四点半,娘热路1号灯火通明,人来人往。从拉萨市区前往机场的当日第一辆班车满载旅客驶出车站。而一墙之隔,往日里灯火辉煌的民航拉萨售票服务处,此时却寂静一片。 这座见证社会主义新西藏巨大成就的地标性建筑,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根据民航西藏区局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其业务划转到拉萨贡嘎机场地面服务部,在机场继续保留售票服务功能。 沉寂的售票大厅,与曾经的熙来攘往、人头攒动形成强烈反差,而这一冷一热的对比之中,折射出了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西藏民航事业的日新月异。 兴:踏上空中金桥 1965年的3月1日,民航西藏区局的前身民航拉萨站正式成立。翌日,从北京飞来,经停成都的伊尔-18飞机安全降落在当雄机场,空中禁区西藏航线正式通航。同时,民航拉萨市营业处走上了历史舞台。在此后的时间里,直到2006年,尽管航线数量、旅客吞吐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售票模式几经变化,从拉萨到机场的路也几经调整,但通过民航运输出藏的旅客,都要先到这里购票,再持票前往拉萨机场办理乘机手续,民航客票也时刻处于一票难求的状态。在不少干部群众心目中,这里就是民航西藏区局,是空中金桥的出发点,无数前往祖国内地的干部群众的幸福点。 最初的时候,航线只有成都-拉萨。月初、月中各飞一班,没有具体的日期。直到5个月后,改为每周一次。 1966年2月15日,民航拉萨市营业处改称为民航拉萨售票服务处。贡嘎机场的开工建设还要等33天。 1966年3月20日,贡嘎机场动工修建。同年11月23日民航拉萨站从当雄机场迁至贡嘎机场。25日投入运营。 1977年,经过12年发展,贡嘎机场有了北京-成都-拉萨,成都-拉萨、兰州-格尔木-拉萨等3条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由开航时的0.44万人次增长到5.31万人次。售票处的业务,翻了许多番。 变:客票服务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以后,西藏民航发展进入快车道。 民航的市场需求始终旺盛,客票销售常常一票难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多样化需求为目标,民航西藏区局历届党委班子开始了漫长的开辟航线、引进航空公司、尝试新机型、建设新机场的求实探索之路。 1991年、2000年,拉萨贡嘎机场先后两次进行改扩建;1995年,区内第二座机场昌都邦达机场通航;到2000年,西藏民航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了50万人次;2003年,区内引进第二家执飞航空公司;2006年,林芝米林机场通航,西藏民航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 20多年间,民航拉萨售票处也历经更迭。售票方式几经更改,从控制售票到联网售票,到开放式售票、代理联程业务,再到电子客票、市场全面放开;管理部门的变化则反映了市场及经营理念的变化,从运输部到客货销售公司、客运销售部,再到空港票务销售有限公司,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航空客票销售市场尽管依然火爆,但其终端,各类代理和售票点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继区局和航空公司之后的第三大力量。 2006年6月,电子客票行程单作为全国统一报销凭证,正式启用。电子客票可以在互联网上轻松地完成预定、支付、出票。售票处自此不再拥挤,这也成为民航拉萨售票服务处一次重要转折。 退:只为更好的发展 2012年同年,西藏民航的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万人次。 此时,民航拉萨售票服务处的管理单位是西藏民航空港票务销售有限公司,为西藏民航空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新技术革命已然来临。RNP技术全面应用到区内机场、拉萨-成都航路实现ADS-B和VHF通信覆盖,诸多发展瓶颈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航空安全保障更加可靠。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人民思想观念的变革,带来了航路上更加繁忙。高达近80%的客座率吸引了11家航空公司的投放运力热情,102条航线四通八达,每天100多架次的航班起降已成常态,机场候机楼拥挤的样子,像极了每一个人流密集街区。 区内航空客票市场业已完全放开。网购及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相比传统线下的售票模式,线上App购票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人群的青睐。 随着业务的萎缩,民航拉萨售票服务处来往旅客购票的忙碌身影渐渐不见。2013年,民航拉萨售票服务处的管理机构继2010年后,再次进行改革,降为正科级,人员也实现了一定的分流;而随着代理收入的下降,2018年,首次出现亏损。这一年,区局的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万人次,达530万人次。航空客票销售收入的下降与旅客吞吐量持续高位增长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 2019年,民航西藏区局党委做出调整客票销售策略的战略部署,民航拉萨售票服务处于2020年1月1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55年来,民航拉萨售票服务处从设立到蓬勃发展,再到如今退出历史舞台,它的变迁见证了西藏民航事业的巨变,也见证了西藏经济社会和群众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变。西藏民航将以此为契机,在改革创新之路上勇往直前,为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为改善人民群众出行质量提供最周到的服务。(李海滨 贾振徽 记者 刘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