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兴国际机场官微   新中国迎来七十华诞之际,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正式通航,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   机场冠名北京大兴。一期航站楼99%位于河北廊坊。始于天津西站的机场联络线,规划投资归天津,拆迁建设在河北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做好这件历史性工程今年1月18日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面对齐聚一堂的京津冀负责同志,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蓝天下,大兴机场金色的航站楼如同一枚熠熠闪光的勋章,又像振翅欲飞的凤凰,镌刻着京津冀协同发展5年来的荣光,鼓荡起5年之后再出发的梦想。   布新局,夯基垒台   一张图、一盘棋、一股劲。协同发展五年间,最美的收获莫过于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这5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行走京津冀,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变化来自对困局的突围。曾经,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   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方向,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幕初启。   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这5年,高瞻远瞩顶层设计,规划体系四梁八柱基本搭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十三五规划扎实推进。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京津冀。短短半年多,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   雄安动起来了!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工地塔吊林立,新区第一个大项基础设施项目,地下建设基本完工。千年秀林植绿1200多万株,地下管廊规划建设,启动区控制性详规公示从规划设计转入实质性建设,千年大计悄然提速。   一个天津港,多少新消息!   5月23日,天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讨论《关于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实施方案(20192023年)》。5月26日,中蒙国际物流园落户天津东疆保税港区。5月27日,天津港直达海口航线首航瞄准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京津冀出海口加快建设。   先行者一小步,千年古都一大步!   北京市发改委协同综合处处长周浩清楚记得,2019年1月,北京四大班子带头,市级机关首批35个部门、165个单位迁入通州,1月11日一早,升旗仪式就在城市副中心举行。   引领实践前行的,还是观念理念。   三地协同是跑出来的。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说,近年来,三地之间常来常往,走动日益频繁,人熟、事顺、心齐,共识逐渐凝聚,自然同向同力。   雄安新区设立半月,天津党政代表团即赴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提出:把支持雄安建设当成北京自己的事。   过去各管一张图,后来一起拼拼图。今天呢?廊坊北三县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标准、政策、管控四统一,成了一张图!河北廊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研员刘庆余感慨。   北京精雕,数控机床领军企业,服从大局移师廊坊。减量发展,北京疏解的,不乏优质企业。荣程钢铁,天津最大民营企业,主动减排转型升级。环境倒逼变自觉选择,舍就是得的内生动力潜滋暗长。   隔着一条创业路,天津京滨工业园和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连成一体,道路、燃气、暖气共建共享。过去,从京滨工业园到廊坊市得绕行5公里,去年5月这段拐把路取直拓宽。着力打通,通(州)武(清)廊(坊)成为协同发展桥头堡。   墙推倒了就是桥。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说。   协同5年,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刻重塑。   环北京半小时通勤圈覆盖范围逐步增大,轨道上的京津冀越跑越快。13个主要城市PM2.5平均浓度5年下降48.1%,蓝天下的京津冀刷屏朋友圈。2015年到2018年,北京对天津、河北投资的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产业转移链条上的京津冀人财两旺。   与共和国同龄的北京北内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商。如今移师天津武清,新厂房下半年竣工。借此东风,北内将与德国道依茨公司强强联合。   疏解不是空间平移,承接过来还要再起跳。北内公司副总经理王怀利说,我们就是要在转移中转型升级,与全球行业翘楚同台竞争。   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再出发,爬坡过坎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让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成为习惯成为制度   好做的已经做完,剩下的都是坡和坎。   京津冀三地采访,这是协同发展一线共同的感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5年之后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新的动员令。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仍是牛鼻子。中国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坦言,这是考验能否做好协同发展的关键。   严控增量,疏解存量,北京给自己动外科手术。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推行,拒之门外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2.2万件。5年来,北京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2648家,疏解提升市场581家、物流中心106个。刘伯正说,这叫内向优化,做好白菜心。   那边疏得出,这边能否接得住、留得下?   天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天津八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9条海河英才计划相继出台,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对标世界一流。面对北京来的靓女,天津滨海新区发改委副主任吴秀山说,当务之急是洒扫庭院,提质增效,软件配套。   从点状疏解到链状转移,整体联动怎么实现?   沧州现象令人振奋。总投资70亿元的北京现代汽车项目落地沧州。以商招商,沧州将北京120家现代汽车配件企业揽入怀中。28家一级配件企业,每家后面又有几十、上百家配套企业接踵而至。从一辆车到一条链,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从政府引导到市场主导,无形之手怎么用好?   在河北霸州,遇到牛玉辰。河北人,闯荡北京开馅料厂,创出牛氏运昌品牌。产能扩大,正愁没余地,霸州都市食品产业园伸出青青草。老牛心里没底,约了下游企业北京稻香村的老伙计,帮他实地参谋。这一看不打紧,伴娘也成了新娘,稻香村随之落户霸州。上游一家世界500强粮油企业又闻风而来,新厂房就粘在老牛公司对面。   抓住北京疏解机遇,以市场为纽带,霸州都市食品产业园聚集了35家企业,不少是行业龙头,穿成一串糖葫芦,市场关联度很高。霸州市委书记房欣介绍。   协同深入掘进,撬动深层利益,各方诉求怎么兼顾?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毗邻京津两大机场,大树底下难长草。如今,由首都机场集团托管,航班资源协同优化,竞争变竞合,去年正定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   为护天津大水缸,河北潘大水库拆除网箱近8万个,中央财政、天津、河北共同出资进行生态补偿。生态联防联治,亲兄弟,明算账,既要环保,又顾温饱。   天津把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736平方公里黄金地带拿出来,全部规划为生态屏障区,要为京津冀留一片绿谷。   以点带面推动协同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要摸着石头过河,更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眼下可操作,今后可持续,长效机制怎么构建?   现行的执法监管、干部考核多以行政区划为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南开大学教授刘秉镰说,一些行政壁垒和利益藩篱要进一步拆除,更多地依靠市场化、法治化推进协同。   打通堵点,纾解痛点,攻克难点。   站上新起点,一道道坡和坎,攀过去,就是身后美丽风景。   高质量,协同创新   牢牢抓住改革创新这个根与魂,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正拔节生长   协同发展纵深推进,动力何来?   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高擎新发展理念,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就必须牢牢抓住改革创新这个根与魂。   三地辗转调研,一路新风扑面   在致导创新科技公司,遇到90后工程师孙安琦。公司原在北京中关村,研发无人机飞行控制器,2017年5月飞到北塘海边,成为落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第一抹新绿。   这个中关村,有啥不一样?   北京中关村有的,这里有;没有的,这里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续光说。拿孙安琦来说,轻松落户天津,人才公寓拎包入住,每月还有1000元住房补贴。揭牌两年多,这里吸引企业1130家,1/4来自北京中关村。   去年底,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成立。走进示范基地雨林空间,咖啡配绿萝,人脑加电脑,创意火花时时激荡。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公司总经理郑毅,频繁往来京津两地,从建园区到做服务,中关村已进入3.0版本,更注重培育创新生态。   一抹绿到一片林,再到一个生态空间。五年来,北京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7700多家,协同创新释放新动能。   襟带崇墉分淀泊,阑干依斗望京华。跳出北京,集中建设两座新城,架起千年古都的两翼,无疑是在铸就改革创新的时代地标。   古都新两翼,到底新在哪?   走进雄安,未见楼,先见绿,白洋淀波光粼粼,千年秀林郁郁葱葱。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始前,先启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以绿为底色,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雄安质量感召,百度、阿里、腾讯等创新型企业纷纷抢滩,未来之城必将活力流淌。   位于北京通州的运河商务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功能区。登上市政综合配套服务中心163米高的顶楼,晴空极目,五河交汇,69座写字楼合围。楼宇之下,1.2万平方米空间,藏着智能化监控中心、立体停车场、空气动力垃圾收送系统。不远处,是东方化工厂变身的城市绿心。   有改革,就有出路。   一个渤海湾,几家津冀大码头,多年各自为营,难免磕磕碰碰。如今向改革要动力,以资本为纽带,天津港与河北港口集团组建投资运营平台,资源优化组合,共建共享共赢。散杂货分流过来,唐山港吞吐量上升;聚焦集装箱建设,天津港提质增效,做强做优。去年天津港开通至环渤海内支线,吞吐量超百万标准箱,河北货源约占九成。   有创新,就有突破。   京冀共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北京药企转沧州,舍不下京牌。京冀大胆探索,京籍药企保留北京身份,仍由北京市药监部门实施许可和认证,延续京药品牌和市场。产业园4年聚集药企137家,京字号95家,沧州由此崛起一个医药产业集群。   以人民为中心,以绿色为底色,以改革为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曲激荡时代潮,写满获得感。   一飞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天津滨海,短短两年估值增长近百倍。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一飞智控年轻的创始人齐俊桐向总书记当面汇报:您脚下的滨海新区有活力,我们有梦想、有志气、有创新热情和潜力!   一个协同追梦的京津冀,华彩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