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上海正式步入生活垃圾管理强制分类时代。大家热议完生活垃圾分类后,又将目光瞄准了起落上海的航班。   记者了解到东航已经对回程抵沪航线上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客舱中的垃圾由乘务员完成初步分装,客舱完成清洁工作后,垃圾车进行干湿垃圾分类收运,将机上干湿垃圾分槽卸料,分类运出停机坪。东航航线通达全球一百多个航点,每日有约30多吨机上生活垃圾从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的航班上卸下,垃圾处置任务主要由东航地服部承担。   据悉吉祥航空在今年6月中旬已经针对内部和飞机客舱出台了相应垃圾分类的规定,要求乘务员严格按照干湿垃圾、可回收垃圾做好初步分类并妥善交接工作。此外,春秋航空向民航资源网表示,飞上海的航班的航空垃圾都会由机上工作人员集中统一收集,然后到了机场后全权委托给专业有资质的垃圾分类公司来做妥善后续处理。另外春秋航空即将出版的八月机上杂志、微博、漫画等等,都已经开展相关宣传。   图:东航乘务员在机上用分色垃圾袋对垃圾作分类,用于区分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   那么为什么要对航空垃圾分类?   航空垃圾是指旅客在乘坐飞机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包含航班上丢弃的食品及饮料。航空垃圾产生的数量取决于航班是否配餐、配餐次数、客座率等因素相关。由于航空垃圾主要成分是有机物,具备组成较单一、便于分拣、可回收性高、可燃性好、热值大等特征。由于国际航空垃圾可能会携带一些外来的病原菌,为满足防疫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国际卫生条例》等法律法规一般会对其全部进行焚烧处理。在国内航空垃圾处理上,对于纸张、塑料、易拉罐等可回收利用资源进行分选回收,不可回收资源及来自疫区的垃圾则进行焚烧处理。   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平均每位乘客每次飞行产生1.4公斤的垃圾。仅在2017年,国内国际航班的旅客就制造了570万吨的垃圾。这个数字还包括厕所垃圾,但其中大部分是纸、硬纸板和塑料。另外在未来15年里,这一数字还会翻一番。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估计,航空公司每年的垃圾处理费用高达7亿美元。而且航空垃圾的增长伴随着处置成本的增加,航空公司在这方面费用的增长比客舱垃圾的增长还要迅速。因此航空垃圾分类可以简化接下来的垃圾处理流程,从而大幅节省了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   图片: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空垃圾处置流程图示   国内、外部分机场对于航空垃圾现有管理及处置方法   目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地区所产生的航空垃圾处理流程是由地服公司统一收集后运输至垃圾中转站,再由中转站运输至航空垃圾焚烧站。非疫区航空垃圾在航空垃圾焚烧站内进行分拣,可回收部分进行资源化利用,不可回收部分运输至市政生活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置。疫区航空垃圾按照检验检疫局要求,在航空垃圾焚烧站内进行焚烧处置,或者运输至市政医疗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   据了解国内一些大型机场,处理航空垃圾的方法一般是将航空垃圾的收运工作外包给一家或几家地面服务代理公司,各公司均配备收运人员、外运车辆等。此外,也有部分机场,因为本基地航空公司的航班量大,因此也建了自己公司的航空垃圾收运部门,自行处理本公司航班上的航空垃圾。另外像广州白云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成都双流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等国际枢纽,均建立了航空垃圾焚烧系统,但考虑到焚烧处置费用高等原因一般不启用该系统,航空垃圾主要送往市政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   据悉在国际方面,德国的慕尼黑机场,将航空垃圾中的纸类、塑料、玻璃瓶等进行分类和资源回收,大幅度降低需要后续处置的垃圾量。新加坡的樟宜机场对航空垃圾进行管理,将塑料类制品、纸杯、食品垃圾等进行源头分类和回收,其余的航空垃圾进行填海处理。日本的成田机场,对航空垃圾的管理处置模式是要求航空公司在飞机上进行分类,然后将可回收部分进行回收利用,其余部分通过机坪上的中转站转运至焚烧站焚烧处置。   推行航空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同时需要航企开展更多的相关培训和旅客的配合。   现在社会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绿色、无污染和环保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正在形成人们的自觉性,尤其地服、餐饮和清洁等相关服务部门也积极参与,旅客也会大力支持和协助这项有意义的工作,这项工作只会越做越好。这就是榜样和影响作用。民航专家王疆民表示,东航作为一家大航企,此次实现垃圾分类,既是相应上海实施垃圾分类的号召,也是一个大型企社会责任所在,其榜样作用也是很大的。当然,目前开始这项工作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毕竟在客舱有限的空间里,要完成好服务工作的同时,还有增加垃圾分类的新工作,会感到有压力。以后,随着工作不断深入,相信还会摸索出更多的经验,并把这种绿色理念推广到整个国内航空市场,可谓意义非同小可。   民航资源网专家林智杰认为,航司推行航空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上海搞垃圾分类,去上海的游客也要遵守,落地上海的航班也要遵守地方法规。但对机组来说又有很多困难,飞机空间狭小,空中服务时间紧,垃圾种类多,分类难度比地面更大。特别是一个机组一天可能要飞四个地方,要熟悉掌握四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这对机组来说更是考验。他建议,需要航空公司开展更多相关的培训,同时也需要旅客更好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