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由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三方合作共建的机场鸟击防控研究中心在昆明机场举行揭牌仪式。这标志着国内民用机场在鸟击防范工作上首次整合行业和社会优势资源的成功,为西南地区鸟击预防性工作搭建了有效支持平台。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机场鸟击防控研究中心充分依托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端的人才资源、前沿的科研技术,立足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鸟击防范工作实际,重点开展两方面建设内容:   一是建立鸟击残留物多维鉴定平台。整合分子学与形态学两大鉴定工具,建立鸟击残留物分子鉴定数据库、威胁性鸟类形态识别数据库和威胁性鸟类样本库三大鸟类信息数据库,形成高效、准确的机场鸟击残留物鉴定体系;   二是建立驱鸟设施设备效能评价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理论体系,对驱鸟设施设备运用过程中的布局、分类和效果做出定性评价,进而对设备进行有效整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   中心正式运行之后,将承担起云南机场集团下属15个机场鸟击残留物样本DNA的鉴定和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驱鸟设施设备效能的量化调查及评估工作。预计通过3年时间最终建成具有完备、精准功能的机场鸟击防控研究中心。   中心定位明确,目标清晰:先立足于云南机场集团所辖各支线机场,未来的发展中,将面向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各机场,为其提供专业的鸟击残留物鉴定及驱鸟设备效能评估服务。   据了解,机场鸟击防范工作由于受不确定因素影响程度较大,一直以来都被国际上公认为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为切实提高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鸟击防范工作的精细化、专业化、高效化水平。   2015年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创新性的提出了发挥行业和社会资源优势,建立威胁性鸟类防控中心的构想。   2017年   经过两年的实地调研和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编写完成了《云南机场集团威胁性鸟类防控中心项目策划书》并上报集团公司以创新性项目进行审批。   2018年   项目确定与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合作进行三方共建,中心名称最终确定为机场鸟击防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