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机场的早晨。许多 摄   核心提示   2018年12月17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传来捷报旅客年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位居全国十大机场之列。   站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回顾重庆民航的发展历程,今年53岁的重庆机场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邹代彬和他的老同事们百感交集。   据邹代彬回忆,改革开放之初,重庆只有一个白市驿机场。1990年1月22日,江北机场正式通航。这一消息登上了第二天《重庆日报》的头版头条,全市人民一片欢腾。伴随着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庆先后建设了T1航站楼、T2B航站楼、T2A航站楼、T3A航站楼,重庆机场也从只有十几条航线的小机场,发展成了拥有294条航线,通达5大洲23个国家58个城市的枢纽机场。   40年巨变的背后,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图:1990年1月23日《重庆日报》一版头条消息:重庆江北机场正式通航。   航站楼还没建好,为何宣布开航   1990年1月22日下午2时,江北机场鼓乐齐奏,气球高悬,这里正举行隆重的开航典礼。   很多人不知道,当时T1航站楼还没有建好。邹代彬回忆,直到当年国庆节后,T1航站楼才竣工通过国家验收。举行开航典礼时,离T1航站楼不到1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货运库房,临时充当起了航站楼的角色。   为何航站楼还没建好,就宣布开航?而且,第二天《重庆日报》的报道也白纸黑字写着江北机场正式通航?   航站楼没建好,但跑道已经建成,完全可以保障飞机起降。邹代彬称,对机场而言,跑道比航站楼重要,跑道竣工就标志着机场具备了通航能力。所以,《重庆日报》第二天的报道是正确的,没有问题。   江北机场提早投用其实也是迫不得已。   邹代彬回忆,改革开放初期,重庆还没有一座真正的民航机场,白市驿机场是一座军民共用机场。   当时对白市驿机场有一个评价叫一小两少。邹代彬说,首先,3000平方米的规模比现在的很多支线机场都小;其次,航班少;再次,航线少。上世纪70年代,白市驿机场每天起降的民航班机只有四五架,80年代末时一共也只开通了十几条航线。   除了硬件上的不足,最头疼的还是白市驿非常不稳定的净空条件。每到冬春两季,大雾弥漫,机场经常关闭,有时候一周只能飞一趟航班。上世纪80年代,法国图卢兹市准备跟重庆缔结为友好城市,图卢兹市市长准备亲自来重庆看看。结果因为冬季起雾,白市驿机场关闭,他在上海等了3天后抱憾归去。   作为西南工业重镇,白市驿机场显然已经不适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江北机场提早通航,成了全市上下的共识。   现在来看,江北机场提前通航是完全正确的决定。邹代彬告诉记者,通航当年,其旅客吞吐量就实现翻倍,达到近44万人次。   江北机场的开航,拉开了重庆民航发展的大幕。   修跑道必须人工拉毛   对重庆机场扩建指挥部飞行区项目副总经理肖锋而言,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当年人工为跑道拉毛的场景。   众所周知,飞机跑道不能太平滑,必须有足够的摩擦力才能满足飞机起降的要求。现在各种设施都很先进,机械化程度高,这些施工环节都由机器完成。但在江北机场建设初期,这些都只能靠工人的双手。   肖锋说,当年,跑道的粗糙度要求达到0.8毫米,工人师傅们必须在跑道水泥快干的时候,用钢筋和刷子一点一点在上面塑形,行业内称之为拉毛。   第一条跑道的总面积为266250平方米,可以说每一寸跑道都包含了师傅们的汗水。肖锋说,江北机场开航当天,有一位师傅因为劳累病倒了,未能参加开航仪式,现在想想都让人心酸。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1999年10月,江北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70万人次,T1航站楼设计能力达到饱和。   2001年,重庆机场T2B航站楼和第一跑道延长工程动工,第一跑道延长至3200米。2004年12月12日,T2B航站楼正式投用。2007年,重庆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迈入千万级机场行列。   2010年12月21日,8.5万平方米的T2A航站楼、3600米的第二跑道正式投用,由此,重庆江北机场具备了满足波音747全货机满载直飞欧美的运行保障能力,进入双跑道运行时代。   2017年8月29日,重庆T3A航站楼和长3800米、宽75米的第三跑道投用。江北国际机场率先成为中西部地区三个航站楼、三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   第一跑道采用的是常规的拉毛技术,对人工的依赖比较大。第二、第三跑道采用了刻槽工艺,不仅机械化程度提高,还增加了跑道的摩擦系数,排水功能也更好,即使下雨天,飞机也不会打滑。肖锋说。   如今江北国际机场的第三跑道,等级为4F,可以起降空客A380等各种大型飞机。   一张机票的变迁   在重庆机场集团市场营销部,记者看到了一张已磨去棱角的老照片。   照片上是一张手写机票,乘客的姓名、始发地、目的地、票价、航班号等信息,都是由工作人员用笔手工填写。   当年从事过机票销售的老员工徐红回忆,一直到2002年,都是手写机票。那时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坐飞机。只有职务到达一定级别的人,才可以凭借单位的介绍信买票。徐红说,机票也从来不打折,另要额外收取50元机场建设费,订票只能到机场的柜台现场办理,机票全靠人工手写。机票还要分为内宾票和外宾票,内宾票稍微便宜些。   除了买机票需要单位开介绍信,重庆民航的许多往事现在看来都不可思议。徐红笑着说,比如,飞机上禁止吸烟,现在是人尽皆知的基本常识。但是那时候,旅客不仅可以在飞机上吸烟,机务人员还会给旅客送小盒装的中华香烟(5支)。   更搞笑的是,由于乘坐飞机的人少,为保持飞机前后平衡,有时候还要在飞机尾部装石头。   现在想来,真是啼笑皆非。徐红笑着说。   随着江北机场的投用,重庆民航逐渐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   2002年11月,江北机场开始使用电子机票。徐红还记得,当时最先推出的是南方航空公司。旅客在南航的官网上买票,到达重庆机场后,只要到柜台告知电子客票订单号并出示身份证,机场工作人员就能从电脑系统中查找到旅客的信息。工作人员核实身份证后打印出旅客电子凭证,并将事先办妥的登机牌一起递交旅客。   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机票了,只有旅客需要报销时候才提供凭证。徐红告诉记者,如今,旅客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在网上办理值机、选座,获取电子登机牌,然后轻松完成安检验证、登机口扫码验证等流程。我们称之为无纸化乘机。徐红说。   如今,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正面向智慧机场转型,不仅是无纸化乘机,一大波黑科技正接踵而至。如T3A航站楼的出发安检,上线了人脸识别系统,单人过检时间只需2秒;随身行李人包对应系统,可实现旅客信息、随身行李及安检时间的自动绑定;智能手推车,运用物联网技术,除了运输行李,还能查询航班信息、航站楼导航、移动充电、看电影等。   在2017年度国际机场协会ACI旅客满意度测评中,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荣获亚太区(2500万-4000万层级)最佳机场,并获评全球旅客吞吐量2500万-4000万层级最佳机场第一名。   重庆机场发展史   白市驿军民共用机场   1938年11月6日正式开工,1939年6月30日完工。有长1150米、宽100米的泥结碎石跑道。1966年7月15日,白市驿机场改建工程动工,1968年完成,可满足伊尔-18型以下各类飞机起降的需求,客机坪能同时容纳2架中型飞机和4架小型飞机。   江北国际机场T1航站楼   1990年,重庆机场T1航站楼正式启用。经过扩建后,航站楼面积约1.2万平米,机位数达到32个,跑道2800米,能够满足波音737系列、空客320等机型起降的需求。2005年,T1航站楼改造,成为国际航站楼。   T2B航站楼   2001年,重庆机场T2B航站楼和第一跑道延长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04年12月12日,T2B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投用后,重庆机场候机大楼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由30万平方米增加到38万平方米,机场生产保障能力年旅客吞吐量可到达1500万人次。   T2A航站楼   2008年9月,项目正式开工,2010年12月21日,三期扩建工程正式投入使用,新建一条3600米长的第二跑道、8.5万平方米的T2A航站楼、34万平方米的南北停机坪,新增机位40个和2万平方米的货运库房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由此,重庆江北机场具备了满足波音747全货机满载直飞欧美的运行保障能力,进入双跑道运行时代。   T3A航站楼   2012年8月开工建设,2018年8月正式投用。T3A航站楼总建筑面积约53.7万平方米,是现有航站楼面积之和的2.5倍,相当于29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投用后,重庆机场率先成为中西部地区同时拥有三航站楼、三条跑道运行的机场。   如今国际航线开了79条   截至目前,重庆机场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79条,其中客运65条、货运14条,通航5大洲24个国家59个城市。   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和地区开通国际航线50条,通航城市37个,其中客运43条、货运6条,通航国家15个。   在开通的国际(地区)客运航线中,洲际航线达到15条,航点覆盖伦敦、罗马、纽约、墨尔本、赫尔辛基、莫斯科、旧金山、洛杉矶、悉尼、奥克兰等,其中14条实现了重庆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