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将为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带来新一轮的机遇,成为推动民航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实现京津冀机场系统的协同发展、促进三地民航一体化战略实施,创新行业发展的思路尤为重要。   民航新规划   6月24-25日,以互联互通:中国民航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国际视野为主题的2015中国民航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   在论坛开幕当天,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发表讲话,介绍了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所做的工作,特别是就市场开放、安全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并向世界发出了中国民航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   李家祥表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互联互通是关键。交通运输是基础,而航空运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建设的互联互通,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这一战略构想将惠及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的44亿人口,惠及整个世界。   目前,中国民航已是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体系。拥有航空运输公司52家,运输机场现在是202个,而且每年以10-15个的速度在增加。中国航空公司开通了51个国家、127个城市的553条国际航线;来自57个国家的114家航空公司开通了我国48个城市的国际航线。连接中国的航线遍及全球。   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司长王长益在总结十二五以来中国民航的发展时表示,十二五以来,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年增长分别为6%和10%,旅客运量达到预期;航线网络进一步优化,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枢纽机场客货中转率均有提升,枢纽功能有所增强;民航运输飞机达到2370架,年均增长10%以上;民航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02个,覆盖全国超过83%的经济总量和93%的人口;2014我国民用机场年完成旅客吞吐量8.31人次,货邮吞吐量1353万吨,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2.6亿人次和225万吨,   此外,目前机场建设仍在加速推进,空管系统保障能力稳步提高,通用航空发展也初见成效。民航的十三五规划也正在研究制定阶段。   在谈及中国民航未来重点建设的项目时,李家祥透露,在基础建设方面,将加强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机场的枢纽建设;打造西安、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厦门等区域门户枢纽,加大中小机场建设的力度。未来,还将重点推进193个大中型国内航空项目,总投资将达5000亿元。   论坛当天,来自民航各界的与会代表也认为,中国民航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已具有坚实的基础。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中国民航和世界民航的发展提供机遇,成为新一轮推动民航合作和交流的平台。   整合在加速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创新求变、共商行业发展的新思路尤为重要。京津冀机场系统的协同发展、促进三地民航一体化战略实施的议题也备受关注。   6月25日,首都机场集团总经理刘雪松在论坛上表示,随着国家出台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首都机场集团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据新金融观察记者从论坛上获悉,目前,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已经完成对河北机场的托管,京津冀机场已经实现一体化管理。山西省机场集团的托管目前也正在抓紧推进,届时京津冀及华北地区主要的机场将在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管理基础上进而实现华北区域的民用机场一体化管理。   去年12月,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启动。根据民航局《关于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意见》,提出全面提升京津冀地区航空保障能力和运输服务水平,全力推动京津冀民航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三地机场的协同错位发展。其中,北京首都机场将完善服务首都核心功能的保障能力;天津滨海机场将强化其枢纽功能,大力发展航空物流;石家庄机场将培育为枢纽机场,积极发展航空快件集散及低成本航空,三地机场配套设施是下一步建设重点。   刘雪松进一步表示,构筑多机场系统建设,要完成实现机场群的协同运营、提升机场与地方的发展融合、持续提升机场运营品质,服务社会大众三个层次的目标。到2025年,要实现京津冀三地三市四场的协同联动成熟;在首都新机场建成投运前,三市三场协同联动。首都机场重在提质,其他机场重在增量,实施差异化定位,互补资源效能。   目前首都机场正推动多方面举措,努力释放成员机场的综合价值,包括首都机场的国际枢纽建设,北京新机场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争取空港贸易便利化示范区试点等等。刘雪松称,在一体化运营方面,还将搭建三地机场安全服务协作、航空市场联合营销、非航业务发展、数据共享、协同运营、人才交流培训六大平台。